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略

副标题:无

作   者:汪子春等编

分类号:

ISBN:978753750902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介绍了生物学在中国的起源、发展、成就及其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地位、作用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历史概述
第二篇 古代生物学知识的萌芽和积累
第三篇 古代生物学的发展
第一章 古代生物学的萌芽期(原始社会,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
第一节 物质形态的生物学知识
第二节 艺术形态的生物学知识
第二章 古代生物学的积累期(奴隶社会,夏代至春秋时期,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前五世纪)
第一节 农业实践与动植物形态、分类知识的积累
第二节 动植物生态知识的积累
第三节 解剖和生理知识
第四节 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思想的萌芽
第三章 古代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前期,战国时期至南北朝,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六世纪)
第一节 关于动植物的著作的出现
第二节 古代生物学的思辨性认识
第四章 古代生物学在实际观察中得到持续发展(封建社会中晚期,隋至清中叶,六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
第一节 动植物专著的大量出现
第二节 古代生物学思想的发展
第五章 原始初民的生物学知识
第一节 采集和渔猎活动中生物学知识的孕育
第二节 原始农牧业中萌芽的生物学知识
第三节 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探索
第六章 动植物形态和分类知识的积累
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知识的积累
第二节 动植物分类知识的积累
第七章 动植物生态知识的积累
第一节 动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动植物与季节 、气象的关系
第八章 对人体器官的部位和生理功能的认识
第一节 对人体器官部位的认识
第二节 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
第九章 植物形态学、分类学的发展
第一节 植物形态知识的不断深化
第二节 植物分类知识的发展和运用
第十章 动物形态和分类知识的发展
第一节 动物形态和解剖知识
第二节 动物的分类系统
第三节 种的概念和分类命名
第十一章 植物生态生理知识的发展
第一节 植物与水
第二节 植物与土壤
第三节 植物与光
第四节 植物的生长
第五节 植物的发育
第六节 植物的休眠
第十二章 动物生态知识的发展
第一节 动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动物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人体寄生虫的发现
第四节 地理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第十三章 对昆虫的认识和利用
第一节 对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第二节 益虫的利用
第三节 害虫的防治
第十四章 对菌类的认识和利用
第一节 对大型真菌的认识和利用
第二节 对微生物活动的认识和利用
第十五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对内分泌作用的认识和利用
第三节 西方解剖生理知识的传入
第十六章 关于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知识
第一节 对遗传性、变异性的认识
第二节 对生物遗传变异的利用
第十七章 朴素的生物进化观
第一节 古代朴素的生命观
第二节 朴素的生物进化观
第三节 对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化石的认识
第十八章 几种有代表性的动植物著作
第一节 动植物志
第二节 动植物专著
var cpro_id = 'u317582';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略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