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的内容涉及三个大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与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全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只有一章,是贯串全书的饮,讨论中国运行的大背景,提出了“双重过渡”的观点:即体制模式转换与发展型式跃升。第二篇讨论制度变迁,即双重过渡中的一重过渡,包括市场化进程、所有制改革、企业体制改革、决生体制改革及总体改革的阶段、环境等;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总体市场化程序大约为60%多的看法,并以农业市场化作为正面案例、以价格管理制作为非市场导向的反面案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居“相对主体地位”的混合经济模式、“企业家主权论”、“经营损益责任制”、微观经济自我约束机制,以及“决策体制改革核心论”和“竞争环境制约论”等观点和问题。第三篇讨论关于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即双重过渡中的另一重过渡,包括体制变革与发展实绩、经济增长方式、速度、周期,二元经济、农业发展、营动力流动,失业与通贷膨胀等;提出了体制变革制约增长态势的“制度学派”观点、中国经济已经从低收入型进入“中等收入型”的判断,以及增长方式转型长期论、劳动密集技术选择论、最佳增长速度标志、中国经济从政治周期进入商业周期;考察了中国经济二元化的程度和特征、农业规模化、“民工潮”,特别是失业存在的原因、现状和前景、对策,以及“成本加价”通贷膨胀论和如何防止“滞胀”。第四篇讨论收入分配,这是作者近几年的专题研究。第五篇作为最后一篇,是相对独立的,也只有一章,专门讨论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规范化与民族化,以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与趋势;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规范程式,及“中国需要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也需要中国”的论点。
目录
第一篇 导言:中国经济的基本背景
第一章双重过渡:中国经济运行的大背景/3
第一节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双重过渡/3
第二节经济发展阶段的过渡/5
第三节经济体制模式的过渡/7
第二篇 制度变迁:市场化进程、所有制及企业体制
第二章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17
第一节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17
一、体制改革的推进阶段与市场化的涵义及其特征/17
二、中国经济各主要领域市场化程度/22
三、中国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28
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对策思路/39
第二节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42
一、农业市场化的含义/43
二、农业市场化推进阶段回顾/45
三、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测度/48
四、农业市场化引致因素分析/59
五、农业体制市场化的绩效/64
六、农业市场化趋势分析/67
第三节非市场导向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天津市鸡蛋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69
一、体制变革中天津经济发展概况/69
二、制度背景:天津市鸡蛋购销制度的演变过程/70
三、价格管制的运作过程/74
四、价格管制制度对鸡蛋销售中交易成本的影响/80
五、管制制度没有完全实现政府的预期目的/86
六、结论与建议/89
第三章中国的所有制改革/94
第一节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相对优势公有制的混合经济/94
一、国民经济大范围内的混合经济/94
二、企业内部的混合经济/104
第二节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07
一、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09
二、所有制改革的预期效果/111
第三节所有制改革与体制模式转换/113
第四章企业制度与企业家主权/116
第一节企业家主权是企业经营体制的基本模式/116
一、企业经营体制的类型、特征及趋势/116
二、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120
三、职工地位界定与经营模式选择/126
四、何为有效激励机制/128
五、世界趋势与企业模式选择/133
第二节经营损益责任制/137
第三节价格双轨制对企业生产影响的一个微观分析/144
一、从理论上看,“差价返还”不存在所谓“帕累托改进”/144
二、从实践中看,“差价返还”也存在局限性/149
第四节完善合资企业体制:提高中股比例,克服买断弊端/15l
一、20家合资企业的总体情况/151
二、20家合资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155
三、合资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原因/157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9
第五章体制改革推进战略、决策体制及竞争环境/163
第一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163
一、改革的阶段特征/163
二、改革战略思路的选择/165
第二节经济决策体制的改革/167
一、改革经济决策体制的意义/168
二、经济决策体制的内涵及旧体制的弊端/168
三、经济决策体制的改革方向/169
四、加速双重经济决策体制转化/171
第三节经济有效运行的竞争环境/173
一、竞争是导源于经济利益差别的市场经济现象/173
二、竞争是利用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174
三、竞争是保证企业充满活力的重要机制/177
四、展开竞争的必备条件/179
第三篇 经济发展:增长绩效、增长方式及二元经济
第六章体制变革与发展实绩/185
第一节体制变革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制约/185
一、定义性解说:生产可能性边界、最优福利点、生产紧张区1/85
二、体制制约:不同体制下经济总供求状况的比较/188
三、体制变革:经济变量显著变动的根本原因/192
第二节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199
一、中国经济总量增长实绩/199
二、中国经济人均增长实绩/202
三、人均GNP美元值的估算与比较/204
第七章增长方式、增长速度及周期/210
第一节经济增长方式及制约因素/210
第二节增长方式转型与技术进步/216
一、如何加快我国经济中的科技进步速度/216
二、高度重视技术引进/217
三、注意消化和吸收/218
四、注重劳动密集技术的开发/219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最佳速度/222
一、测度增长速度的指标/223
二、最佳速度的标志/224
三、最佳速度与最优速度的异同/227
第四节经济增长周期/229
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及成因/229
二、国民经济稳定适度增长/233
第八章二元经济与农业发展及劳动力流动/238
第一节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238
一、中国整体二元经济的转换程度/240
二、中国农村二元经济状况/245
第二节地区案例:天津农村二元经济转换状况/247
第三节二元经济中的农业发展/254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经济发展/255
二、农产品贸易、农业专业化与农业市场化/262
第四节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274
一、引言:“民工潮”的兴起/274
二、“民工潮”的主要起因/275
三、“民工潮”的基本特征/278
四、“民工潮”的利与弊/286
五、“民工潮”的发展趋势与对策/290
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295
第一节失业的类型、现状及根源和特征/296
一、我国的失业及失业类型/296
二、二元经济和体制改革与失业/299
三、我国近期劳动力供求状况及失业水平/304
四、近期我国失业的特点及评价/309
第二节减低以致消除失业的战略措施/313
一、建立并完善失业保障体系/314
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318
三、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19
四、调整城市结构,加大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力度/321
五、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就业机会/322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323
七、政府对失业的调节及再就业工程/324
第三节通货膨胀及“滞胀” /326
一、近次通货膨胀的现状与特征/327
二、近次通货膨胀的成因/33l
三、企业和政府行为不规范与滞胀/340
第四节治理通胀和滞胀的政策选择/347
一、国外治理通胀的做法与经验/347
二、中国治理通胀的政策选择/351
第四篇 收入分配:倒U理论、收入差别及影响因素
第十章收人分配倒u理论模型与假说/359
第一节陈氏倒u曲线: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模型/359
一、劳动差别及供求对收入差别的影响/359
二、生计剩余和资本积累对收入差别的影响/362
三、劳动差别一生计剩余模型/373
四、两部门转换对收入差别的影响/374
五、公有经济收入差别总模型与倒u假说/382
第二节倒u曲线的数学证明及阶梯形变异/384
一、倒u曲线的数学证明/385
二、“阶梯形”收入差别曲线/389
第三节库兹涅茨倒u理论统计检验评析/392
一、库兹涅茨倒U理论的提出/393
二、对库兹涅茨假设的统计论证/394
三、库兹涅茨假设统计论证评析/402
第四节库兹涅茨倒u假设理论论争评析/406
一、有关库兹涅茨倒u假设的理论论争/406
二、库兹涅茨倒u理论论争评析/4ll
第五节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418
一、研究主题及一些必要的说明/419
二、私有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421
三、公有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423
四、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I)/430
五、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Ⅱ)/432
六、政策建议/435
第十一章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及非正常收人的影响/439
第一节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439
一、引言/439
二、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在经济发展中扩大/440
三、收入分配差别扩大主要由收入中哪部分解释/442
四、哪些家户特征是制约收入差别的因素? /447
五、预测、结论与政策建议/452
第二节天津市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别/454
一、天津市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别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扩大——大致适当/454
二、导致收入差别扩大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家户特征的变动/457
三、对居民收入差别趋势的预测——接近于倒U曲线的拐点/466
第三节农村收入分配与二元经济发展/469
一、农村收入分配差别的现状/469
二、二元经济发展和转换对收入差别的影响/474
三、对收入差别的评价和预测/480
第四节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的估算/482
一、测算方法/483
二、私营经济的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85
三、部分党政官员的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88
四、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89
五、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分配的总影响/491
六、结论和对策/493
第五节人口/就业与收入分配/494
一、城乡人口流动加快/495
二、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496
三、非国有经济吸收逾80%的劳动力/497
四、失业率将持续上升/498
五、国民收入日趋向个人倾斜/499
六、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0年后可能缩小/500
第六节产业深化/分工细化与收人分配/501
一、产业深化/分工细化对劳动差别及收入差别的影响/502
二、产业深化/分工细化对劳动供求及收入差别的影响/503
三、产业深化对劳动转移及收入差别的影响/505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506
第一章双重过渡:中国经济运行的大背景/3
第一节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双重过渡/3
第二节经济发展阶段的过渡/5
第三节经济体制模式的过渡/7
第二篇 制度变迁:市场化进程、所有制及企业体制
第二章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17
第一节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17
一、体制改革的推进阶段与市场化的涵义及其特征/17
二、中国经济各主要领域市场化程度/22
三、中国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28
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对策思路/39
第二节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42
一、农业市场化的含义/43
二、农业市场化推进阶段回顾/45
三、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测度/48
四、农业市场化引致因素分析/59
五、农业体制市场化的绩效/64
六、农业市场化趋势分析/67
第三节非市场导向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天津市鸡蛋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69
一、体制变革中天津经济发展概况/69
二、制度背景:天津市鸡蛋购销制度的演变过程/70
三、价格管制的运作过程/74
四、价格管制制度对鸡蛋销售中交易成本的影响/80
五、管制制度没有完全实现政府的预期目的/86
六、结论与建议/89
第三章中国的所有制改革/94
第一节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相对优势公有制的混合经济/94
一、国民经济大范围内的混合经济/94
二、企业内部的混合经济/104
第二节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07
一、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09
二、所有制改革的预期效果/111
第三节所有制改革与体制模式转换/113
第四章企业制度与企业家主权/116
第一节企业家主权是企业经营体制的基本模式/116
一、企业经营体制的类型、特征及趋势/116
二、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120
三、职工地位界定与经营模式选择/126
四、何为有效激励机制/128
五、世界趋势与企业模式选择/133
第二节经营损益责任制/137
第三节价格双轨制对企业生产影响的一个微观分析/144
一、从理论上看,“差价返还”不存在所谓“帕累托改进”/144
二、从实践中看,“差价返还”也存在局限性/149
第四节完善合资企业体制:提高中股比例,克服买断弊端/15l
一、20家合资企业的总体情况/151
二、20家合资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155
三、合资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原因/157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9
第五章体制改革推进战略、决策体制及竞争环境/163
第一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163
一、改革的阶段特征/163
二、改革战略思路的选择/165
第二节经济决策体制的改革/167
一、改革经济决策体制的意义/168
二、经济决策体制的内涵及旧体制的弊端/168
三、经济决策体制的改革方向/169
四、加速双重经济决策体制转化/171
第三节经济有效运行的竞争环境/173
一、竞争是导源于经济利益差别的市场经济现象/173
二、竞争是利用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174
三、竞争是保证企业充满活力的重要机制/177
四、展开竞争的必备条件/179
第三篇 经济发展:增长绩效、增长方式及二元经济
第六章体制变革与发展实绩/185
第一节体制变革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制约/185
一、定义性解说:生产可能性边界、最优福利点、生产紧张区1/85
二、体制制约:不同体制下经济总供求状况的比较/188
三、体制变革:经济变量显著变动的根本原因/192
第二节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199
一、中国经济总量增长实绩/199
二、中国经济人均增长实绩/202
三、人均GNP美元值的估算与比较/204
第七章增长方式、增长速度及周期/210
第一节经济增长方式及制约因素/210
第二节增长方式转型与技术进步/216
一、如何加快我国经济中的科技进步速度/216
二、高度重视技术引进/217
三、注意消化和吸收/218
四、注重劳动密集技术的开发/219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最佳速度/222
一、测度增长速度的指标/223
二、最佳速度的标志/224
三、最佳速度与最优速度的异同/227
第四节经济增长周期/229
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及成因/229
二、国民经济稳定适度增长/233
第八章二元经济与农业发展及劳动力流动/238
第一节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238
一、中国整体二元经济的转换程度/240
二、中国农村二元经济状况/245
第二节地区案例:天津农村二元经济转换状况/247
第三节二元经济中的农业发展/254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经济发展/255
二、农产品贸易、农业专业化与农业市场化/262
第四节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274
一、引言:“民工潮”的兴起/274
二、“民工潮”的主要起因/275
三、“民工潮”的基本特征/278
四、“民工潮”的利与弊/286
五、“民工潮”的发展趋势与对策/290
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295
第一节失业的类型、现状及根源和特征/296
一、我国的失业及失业类型/296
二、二元经济和体制改革与失业/299
三、我国近期劳动力供求状况及失业水平/304
四、近期我国失业的特点及评价/309
第二节减低以致消除失业的战略措施/313
一、建立并完善失业保障体系/314
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318
三、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19
四、调整城市结构,加大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力度/321
五、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就业机会/322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323
七、政府对失业的调节及再就业工程/324
第三节通货膨胀及“滞胀” /326
一、近次通货膨胀的现状与特征/327
二、近次通货膨胀的成因/33l
三、企业和政府行为不规范与滞胀/340
第四节治理通胀和滞胀的政策选择/347
一、国外治理通胀的做法与经验/347
二、中国治理通胀的政策选择/351
第四篇 收入分配:倒U理论、收入差别及影响因素
第十章收人分配倒u理论模型与假说/359
第一节陈氏倒u曲线: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模型/359
一、劳动差别及供求对收入差别的影响/359
二、生计剩余和资本积累对收入差别的影响/362
三、劳动差别一生计剩余模型/373
四、两部门转换对收入差别的影响/374
五、公有经济收入差别总模型与倒u假说/382
第二节倒u曲线的数学证明及阶梯形变异/384
一、倒u曲线的数学证明/385
二、“阶梯形”收入差别曲线/389
第三节库兹涅茨倒u理论统计检验评析/392
一、库兹涅茨倒U理论的提出/393
二、对库兹涅茨假设的统计论证/394
三、库兹涅茨假设统计论证评析/402
第四节库兹涅茨倒u假设理论论争评析/406
一、有关库兹涅茨倒u假设的理论论争/406
二、库兹涅茨倒u理论论争评析/4ll
第五节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418
一、研究主题及一些必要的说明/419
二、私有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421
三、公有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423
四、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I)/430
五、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Ⅱ)/432
六、政策建议/435
第十一章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及非正常收人的影响/439
第一节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439
一、引言/439
二、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在经济发展中扩大/440
三、收入分配差别扩大主要由收入中哪部分解释/442
四、哪些家户特征是制约收入差别的因素? /447
五、预测、结论与政策建议/452
第二节天津市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别/454
一、天津市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别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扩大——大致适当/454
二、导致收入差别扩大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家户特征的变动/457
三、对居民收入差别趋势的预测——接近于倒U曲线的拐点/466
第三节农村收入分配与二元经济发展/469
一、农村收入分配差别的现状/469
二、二元经济发展和转换对收入差别的影响/474
三、对收入差别的评价和预测/480
第四节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的估算/482
一、测算方法/483
二、私营经济的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85
三、部分党政官员的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88
四、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89
五、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分配的总影响/491
六、结论和对策/493
第五节人口/就业与收入分配/494
一、城乡人口流动加快/495
二、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496
三、非国有经济吸收逾80%的劳动力/497
四、失业率将持续上升/498
五、国民收入日趋向个人倾斜/499
六、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0年后可能缩小/500
第六节产业深化/分工细化与收人分配/501
一、产业深化/分工细化对劳动差别及收入差别的影响/502
二、产业深化/分工细化对劳动供求及收入差别的影响/503
三、产业深化对劳动转移及收入差别的影响/505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506
双重过渡经济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