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好文学:2012最佳文学批评》荟萃了2012年最好的中国文学评论和思想者,林建法先生精心遴选的篇目,代表了2012年中国文学批评的高度,入选文章站在当代文学、文化的最前沿。《中国好文学:2012最佳文学批评》集中展示了而当下学人的风采,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年鉴的性质。
目录
批评的视阈与深度(序)
当代作家评论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面对历史纠结时的精准与老到——再论莫言《蛙》的文学贡献
春梦,革命,以及永恒的失败与虚无——从精神分析的方向论格非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与《巨流河》
破碎如瓷:《古炉》与“文化大革命”,或文学与历史
虚构
《遍地月光》与长篇小说的语言问题
解构者·乐观者·见证者——论余华《兄弟》中的李光头形象
现代汉诗研究
“搭建一个古瓮般的思想废墟”——评欧阳江河的《凤凰》
文学讲堂
文学与世界
我的中国经验
文学对话录
做同代人的批评家
文学思潮与流派
文学“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史研究
文学经典、审美与文化权力博弈
从文化研究的窗口望出去
去历史化的大叙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
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
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论
文学史写作与研究
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批评观的另一种理解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
海外汉学研究
从反文典到后文典时期的超文典:作为文本和神话的张爱玲
当代外国文学
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当代作家评论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面对历史纠结时的精准与老到——再论莫言《蛙》的文学贡献
春梦,革命,以及永恒的失败与虚无——从精神分析的方向论格非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与《巨流河》
破碎如瓷:《古炉》与“文化大革命”,或文学与历史
虚构
《遍地月光》与长篇小说的语言问题
解构者·乐观者·见证者——论余华《兄弟》中的李光头形象
现代汉诗研究
“搭建一个古瓮般的思想废墟”——评欧阳江河的《凤凰》
文学讲堂
文学与世界
我的中国经验
文学对话录
做同代人的批评家
文学思潮与流派
文学“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史研究
文学经典、审美与文化权力博弈
从文化研究的窗口望出去
去历史化的大叙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
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
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论
文学史写作与研究
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批评观的另一种理解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
海外汉学研究
从反文典到后文典时期的超文典:作为文本和神话的张爱玲
当代外国文学
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2012最佳文学批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