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育乐学简史

副标题:无

作   者:董远骞,董毅青著

分类号:

ISBN:97875338611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从孔子所在的时代到20世纪末,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这传统又影响着乐育乐学向多方面扩展,显示出乐育乐学史的精华。这传统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需要深入地研究。本章先就研究该传统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核心问题作概略的论述,以后各章再展开探讨。    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幽默教育艺术发展研究。    首先,应关注古代孔子幽默教育艺术的萌芽。其次,林语堂引进西文的“HUMOUR”,郑重探讨闲适性幽默,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鲁迅强调讽刺性幽默的重要性,不但在文章中的幽默全近讽刺,也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陶行知这位富有幽默感的教育家,所创造的教育性幽默艺术更是丰富多彩。其三,在现代,开展了教育幽默等理论和教师幽默感的探讨,幽默方法在现代教育中运用的艺术如百花竞放,使幽默教育艺术前进了一大步。这些教育史上的财富,对学校教育中实施正确的、健康的幽默教育,培养教师幽默感,“增殖”学生的“幽默细胞”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愉悦教育艺术发展的研究。幽默愉悦教育艺术的发展所研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    乐育乐学思想发展的研究。教育思想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乐育乐学的实践,特别是幽默愉悦教育艺术的经验积累,必然会产生乐育乐学思想。不论是经验思维水平还是理论思维水平的乐育乐学思想,都能用来指导幽默愉悦教育艺术的实验,并推动它前进。用哲学的语言,不断发展的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研究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的必要性
乐育乐学史是客观存在
教育史研究的必要专题
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需要
对未来教育的意义
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幽默教育艺术发展的研究
愉悦教育艺术发展的研究
乐育乐学思想发展的研究
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探讨的核心问题——乐学与厌学
勤趣的学习
乐学与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
乐学与学习信心和动机
厌学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孔子的乐育乐学思想和幽默愉悦教育的艺术
乐育乐学思想
快乐的学校
乐学好知的思想情感
爱人和因材
一张一弛
幽默愉悦教育的艺术
幽默
启发
激励
弦歌
游学
言语的文采和节奏
第三章 古代对乐育乐学思想和幽默愉悦教育艺术的继承
孟子的乐育特色和幽默愉悦教育艺术
孟子的乐育特色
幽默风趣的比喻
机敏思辨的启发
《学记》的乐学思想和教育艺术的见解
善学和乐学的思想
愉悦教育的艺术
胡瑗的乐育乐学思想和愉悦教育艺术
分斋教学
游息与弦歌
游学
王守仁论儿童的乐育乐学
常存童子之心
儿童的诗教
诗教的传统
《诗经》
唐诗
《千家诗》及其他
民间的乐育乐学
第四章 古代乐育乐学的重大挫折
科举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
从唐宋到明清
蠢笨的八股考试与教育
教鞭下的学生
“扑作教刑”之后
体罚(与变相体罚)之危害
死教书、死读书
第五章 近现代乐育乐学思想和幽默愉悦教育艺术的发展
古今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乐育乐学与古今的素质教育
古今的应试教育与厌学
古今的幽默教育艺术
中国古代幽默的优良传统
近现代幽默教育艺术的超越
近现代教育艺术理论和技巧研究的兴起
从弦歌教学谈起
国外有关教育艺术理论的引进
从片段文字到教育艺术论著
近现代教育实验及其新亮点
第六章 俞子夷的教学艺术观点和手腕
教学艺术的观点
教学艺术以教学科学理论为依据
教师循循善诱和学生自动学习
兴味与努力是一体的两面
教学艺术手腕的形成
教学艺术手腕
讲述
问答
设计
研究
游戏和玩中学
第七章 陈鹤琴的艺术化教育方法和心理依据
艺术化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好动心
好奇心、好问心
游戏心
模仿心
艺术化教育的方法
游戏法
故事法
比赛法
鼓励法
比较法
暗示法
利用环境法
第八章 林语堂的闲适性幽默与教育
幽默思想
广义的幽默
狭义幽默的多种解释
闲适性幽默
使人发笑的原理
教育中的幽默
教育罪言
真假作文的对比
英语教学
演讲中的幽默
第九章 鲁迅的讽刺性幽默与教育
幽默思想
关于闲适性幽默
讽刺性幽默
幽默的危机
教育中的幽默
对不许笑的教育的讽刺
早期的教学幽默火花
小说史课中的幽默
演讲中的妙语
第十章 陶行知的儿童乐园思想与教育性幽默
儿童乐园思想
因材施教培养“人中人”
真善美合一和知情意合一
爱儿童,走进儿童的队伍里
教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乐育乐学的教法
革除恐怖与烦恼的教法
提倡启发法
诗教
乐观精神和幽默感
教育性幽默的艺术
讨论会中的幽默艺术
演讲中的幽默
欢迎会上的教育性幽默
幽默的恋爱教育歌
幽默的早恋教育信
一次文化早餐
表演唱中的教育性幽默
校园歌声中的幽默
赠诗施教的幽默
幽默的家教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幽默与教师的幽默感
众说纷纭的幽默定义
教育幽默的特点
服从教育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幽默作品
为教育教学过程创造愉悦的教育气氛,提高教育效果
以精心设计的面目出现
幽默感是教师应有的素养
调查数据
教育家谈教师的幽默感
教师幽默感的含义
教师幽默感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幽默感的培养
教师幽默感的自我培养
“增殖”学生的“幽默细胞”
第十二章 幽默方法在现代教育中运用的艺术
夸张法
幽默法式的夸张
教育中的夸张艺术
反转突变法
一种喜剧的方法
教育中应用反转突变法
移植法
移植法的含义
教育中运用移植法的机会
谐谑法
一种应用广泛的幽默法
谐谑法在教育中的运用
转移法
转移法的含义
教育中如何运用转移法
比喻法
幽默法式的比喻
教育中的幽默比喻
双关法
幽默法式的双关
教育中的幽默双关
自嘲法
自嘲法的含义
教育中的自嘲艺术
归谬法
幽默法式的归谬
归谬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反语法
反语法的含义
反语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比较法
幽默法式的比较
体现着教师幽默感的比较
误会法
第十三章 现代愉悦教育实验和经验
愉快教育实验的概况
愉快教育实验的发展
愉快教育的思想
愉快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成功教育实验概况
成功教育实验的发展
成功教育的思想
成功教育的模式、方法和艺术
情境教育实验的概况
情境教育实验的发展
情境教育的思想
情境教育的艺术
广大教师创新的经验
多姿多彩的愉悦教育艺术火花
教师经验的理论概括
第十四章 现代愉悦教育艺术的特色
愉悦教育艺术的基本特点
学生的消极情感与愉悦积极的情感
师生愉悦积极情感的交流
重视愉悦的笑的教育价值
笑的表情
学生愉悦的笑的多种类型
愉悦的笑与健康
笑有助于学生德智美的发展
对勤趣学习和创造的追求
从小培养学习的习惯
对学习方法的探求
对自信和学习动机的重视
创造性学习的尝试
对“边缘”的探索
工夫在教育学外
愉悦教育艺术技巧的“边缘”
愉悦教育艺术思想的“边缘”
教学艺术流派正在形成
教学流派是学术繁荣的标志
情境教学艺术流派是典型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乐育乐学简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