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ework, routes, and visions for a low-carbon-city: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副标题:无

作   者:陈蔚镇,卢源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03028325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期望以足够广度与深度的视角对低碳城市发展这一热点主题展开剖析。包含八个章节:第一章作为全书的研究背景,阐述我们身处的世界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反馈。第二章聚焦低碳城市,对中国与欧美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与趋向做透视与解析。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完成低碳城市理论的框架性建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将城市仍然放置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空间特质背景下去看待,对于人类社会在城市发展理念与价值趋向上的流转做成梳理与澄清。第四、五、六章分别介绍低碳城市的空间性、技术性与制度性路径,从诸多深度实证研究中提炼关键结论。第七章将把伯克利作为一个典范的低碳城市发展统合方案予以介绍,给予读者最为清晰与具象的低碳城市实践范本。第八章从崇明、临港与虹桥的低碳实践折射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远景。

目录

  “把脉河口,应对气候变化”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我们身处的世界
   1 绪论
   1.1 从虚幻到现实
   1.2 气候变化总体趋势
   2 人类社会的积极应对
   2.1 博弈与共识
   2.2 一个地球生活下的低碳发展
   3 国家转型与重构中的低碳视野
   3.1 中国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基本特征
   3.2 资源与能源瓶颈下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第二章 低碳城市理念的透视与解析
   1 多样的低碳城市实践与发展模式
   1.1 全球掠影
   1.2 城市尺度案例
   1.3 社区尺度案例
   2 中国的城市经营与低碳城市发展
   2.1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趋向
   2.2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章 低碳城市理论的框架性建构
   1 低碳城市的理念分异与发展评价
   1.1 中国“低碳生态城”发展指标评价
   1.2 面向低碳的欧洲绿色城市指数评价
   2 一个新的议题:气候变化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 气候变化下城市的应对
   2.2 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中规划的作用
   3 三大路径:空间性、技术性与社会性
   3.1 从生态、低碳到Eco2
   3.2 理论框架
  第四章 低碳城市的空间性路径
   1 交通系统优化实现低碳城市
   1.1 减少交通系统碳排放的必要与可能
   1.2 影响交通系统排放特征的主要因素
   1.3 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相关结论
   2 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耦合
   2.1 交通与城市互不可分
   2.2 以适当的密度促进低碳城市
   2.3 对密度决定论的反思
   3 空间结构优化促进低碳城市
   3.1 过度聚集的城市中心
   3.2 居住与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
   3.3 安亭新镇个案分析
   3.4 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4 空间形态优化促进低碳城市
   4.1 对近郊环状绿带的反思
   4.2 以适宜的街区特征促进低碳城市
   4.3 促进街区功能的混合
  第五章 低碳城市的技术性路径
   1 技术影响能源使用特征
   1.1 技术因素的两大影响
   1.2 城市两大过程碳排放:生产与运行
   2 能源结构调整与工业节能技术发展
   2.1 能源结构调整
   2.2 典型行业节能技术发展
   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发展
   3.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3.2 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4 交通技术进展
   4.1 道路交通工具的节能技术
   4.2 铁路部门的节能技术
   4.3 水运部门的节能技术
   4.4 航空部门的节能技术
  第六章 低碳城市的社会性路径
   1 低碳领导力:政策和制度因素
   1.1 国际碳减排政策
   1.2 中国碳减排政策演化
   2 低碳社会模式:生活方式与住房消费
   2.1 低碳社会的价值
   2.2 低碳社会行动的公众参与
   2.3 绿色地产与住房消费
  第七章 伯克利——一个典范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统合方案
   1 时空的承继:从生态走向气候变化应对
   2 路径的整合:空间性、技术性与社会性
   2.1 描述温室气体排放源现状
   2.2 设立减排目标
   2.3 具体政策和行动
   3 尺度的跨越:城市-区域
  第八章 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愿景
   1 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
   2 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愿景描述
   2.1 愿景一 调整能源结构与降低能源强度
   2.2 愿景二 城市功能重组与空间重构
   2.3 愿景三 城市生态安全保障与碳汇保护
   3 上海低碳城市试点先行区域
   3.1 崇明低碳发展示范
   3.2 虹桥商务区低碳发展示范
   3.3 临港新城低碳发展示范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Framework, routes, and visions for a low-carbon-city: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