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刑事诉讼法:规则 原理 应用(第五版)》分五编。*编导论,论述刑事诉讼法的学科属性,刑事诉讼的历史沿革、主要模式、当代理念及其基本原则。第二编总论,阐述刑事诉讼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制度。第三编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阐述侦查机关的基本权限、侦查中可能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及对基本权利的救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四编起诉与审判,介绍从审查起诉到申诉与再审以及死刑复核在内的基本程序。第五编是执行程序与特别程序。
目录
*章 刑事诉讼概论
*节 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与本质
二、刑事诉讼的起因
三、刑事诉讼的特征
四、刑事诉讼的阶段
五、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六、其他诉讼参与人
七、刑事诉讼中的公众与媒体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典
二、宪法中的刑事诉讼规范
三、监察法中的刑事诉讼规范
四、人民陪审员法
五、其他法律中的刑事诉讼规范
六、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解释与司法解释
七、国际法中的刑事诉讼规范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对象
三、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
第二章 刑事诉讼历史沿革
*节 古老的弹劾式诉讼
一、古罗马的弹劾式诉讼
二、古代英国的弹劾式诉讼
三、古代中国的弹劾式诉讼
第二节 欧洲大陆之纠问式诉讼
一、纠问式诉讼的起源
二、教会法院纠问式诉讼的特征
三、世俗法院诉讼程序的纠问化
第三节 英美陪审团审判
一、威廉征服与陪审团的引进
二、亨利二世改革与陪审团的司法化
三、拉特兰宗教会议及审判陪审团的产生
第三章 刑事诉讼模式
*节 埃斯曼的三分法理论
一、弹劾式诉讼
二、纠问式诉讼
三、混合式诉讼
第二节 帕卡的“两个模式”理论
一、犯罪控制模式
二、正当程序控制模式
第三节 达马斯卡的诉讼模式理论
一、国家理念与诉讼目标
二、司法官僚结构及其对诉讼程序的影响
三、法律程序的类型与应用
第四章 刑事诉讼理念
*节 程序正义
一、正义与程序正义
二、什么是程序正义
三、为什么需要程序正义?
四、程序正义的实践效果
五、程序正义与我国刑事诉讼
第二节 人权保障
一、人权保障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二、平等自由主义者的人权观
三、我国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
第三节 审判独立
一、审判独立之制度价值
二、法官独立是审判独立之前提
三、我国审判独立之制度建设
第五章 刑事诉讼原则
*节 国际通行原则
一、无罪推定
二、有权获得辩护
三、不受任意逮捕与拘禁
四、私生活秘密不受任意侵犯
五、不被强迫自证其罪
六、迅速审判
七、审判公开
八、对质和申请法庭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九、反对双重归罪
第二节 我国特有的刑事诉讼原则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二、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三、依靠群众
四、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五、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七、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三节 基本制度与规则
一、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二、两审终审
三、人民陪审
四、认罪认罚从宽
五、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不能追究
六、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七、国际司法协助
第六章 律师帮助权
*节 律师帮助权概论
一、律师帮助权的起源
二、律师帮助权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律师帮助权
第二节 选任律师辩护
一、选任律师辩护的权利
二、选任辩护律师的主体
三、选任律师的时间
四、执法机关的告知义务
五、辩护人的人数与人员范围
第三节 指定律师辩护
一、为可能面临严厉刑罚者指定辩护
二、为有生理缺陷者指定辩护
三、为经济困难者指定辩护
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五、值班律师制度
六、自我辩护与拒绝律师辩护
第四节 辩护人的责任与地位
一、辩护人的责任
二、辩护人的义务
三、辩护人的独立地位
第五节 辩护人的权利
一、侦查阶段的法律帮助权
二、会见、通信权
三、阅卷权
四、调查取证权
五、保守执业秘密权
六、申诉控告权
七、特定情形下拒绝辩护的权利
第六节 有效的律师帮助权
一、有效律师帮助权的含义
二、有效律师帮助的标准
第七节 被害人的律师帮助权
一、被害人律师帮助权的意义
二、被害方委托律师的权利主体
三、被害方委托律师的时间
四、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第七章 管辖与回避
*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机关
一、人民法院
二、人民检察院
三、监察委员会
四、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第二节 立案管辖
一、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二、监察机关直接调查(侦查)的案件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四、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
第三节 审判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三、移送管辖
四、指定管辖
五、专门管辖
第四节 回避制度
一、申请人与申请对象
二、回避的原因
三、申请回避的程序
第五节 整体回避与管辖权异议
一、整体回避的来由
二、整体回避与管辖权异议
第八章 证 据
*节 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一、证据的概念
二、证据的属性
第二节 证据的可采性
一、可采性的含义
二、证据的适格性
第三节 证据的关联性
一、关联性的功能与含义
二、关联性的判断
第四节 证人证言规则
一、证人的作证义务与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二、特免权规则
三、对证人的保护
四、证人的作证能力与证言范围
五、对证人的诘问与弹劾
六、证言的审查判断与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情形
第五节 专家证言与鉴定意见
一、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规则
二、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的情形
三、检验报告的可采性
第六节 实物证据的验真
一、验真的含义与性质
二、验真的基本方法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实物证据的验真
第七节 文书证据的原始性要求
一、原件要求及其适用范围
二、例外情形
第九章 证 明
*节 证明对象
一、证明对象之界定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之证明对象
三、无须证明之事实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理
二、英美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三、大陆法系证据法上之证明责任:以德国为例
四、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证明责任概念之比较
五、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第三节 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与实质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三、补强证据规则
第十章 期间、送达与附带民事诉讼
*节 期 间
一、期间与期日
二、期间的计算
三、期间的恢复
四、法定期间
第二节 送 达
一、送达的概念及特点
二、送达回证
三、送达程序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与意义
二、程序特征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五、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第十一章 立案、侦查与调查
*节 立 案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二、立案的条件
三、对立案材料的接受与审查
四、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
五、对不立案决定的救济
第二节 侦查概述
一、侦查的概念和原则
二、侦查的目的与方法
三、侦查工作的种类
第三节 对职务犯罪的立案与调查
一、调查的含义与实质
二、对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
三、职务犯罪调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侦查终结与调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前听取辩护律师意见
二、提出起诉意见书或不起诉意见书
三、撤销案件或作其他处理
第五节 补充侦查与补充调查
一、补充侦查
二、补充调查
第十二章 搜查与扣押
*节 不受任意搜查、扣押的权利
一、搜查、扣押涉及的公民宪法权利概述
二、不受任意搜查、扣押的权利
第二节 搜查、扣押的基本含义
一、搜查
二、扣押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搜查与扣押
第三节 搜查、扣押的程序规制
一、适当根据与令状主义
二、搜查、扣押的合理性要求
三、对搜查、扣押的其他程序约束
第十三章 强制措施
*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功能与体系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与特征
二、强制措施的功能
三、强制措施的体系
第二节 抓捕、带到措施
一、紧急情况下的抓捕、带到措施:拘留
二、拘留的辅助措施:留置盘问
三、拘留的补充措施:扭送
四、通常情况下的抓捕、带到措施:拘传
第三节 羁押措施:逮捕
一、逮捕的一般条件
二、对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人、累犯以及身份不明之人的逮捕
三、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之人的逮捕
四、逮捕的权限与程序
五、对人大代表适用的特别程序
六、逮捕后的继续审查
七、逮捕的撤销与变更
第四节 羁押替代性措施:取保候审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
二、取保候审的种类
三、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四、保证人的条件与义务
五、取保候审的决定
六、取保候审的执行
七、保证金的没收程序
八、对保证人的处罚程序
九、保证金的退还程序
第五节 准羁押措施:监视居住
一、监视居住的法律性质
二、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三、监视居住的决定与执行
四、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义务
五、监视居住的期限与刑期折抵
刑事诉讼法:规则 原理 应用(第五版)
第十四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
*节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一、历史沿革
二、基本含义
第二节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一、为什么严禁刑讯逼供?
二、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方法
三、刑讯逼供与律师在场权
四、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五、讯问前告知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侦查讯问的其他规则与询问证人、被害人规则
一、讯问主体
二、讯问场所
三、保证犯罪嫌疑人的休息和饮食
四、讯问同案嫌疑人应分别进行
五、特殊对象讯问规则
六、笔录核对规则
七、询问证人、被害人规则
第十五章 其他侦查措施
*节 技术侦查
一、概念与适用范围
二、适用程序与期限
三、技术侦查措施的执行与获得的证据的使用
第二节 陷阱侦查与控制下的交付
一、概念与目标
二、限制性规定与陷阱辩护
三、诱惑侦查获得的证据的可采性
第三节 鉴 定
一、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
二、鉴定人的资格与鉴定意见
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第四节 辨 认
一、目击证人指认/辨认的意义及其局限
二、有关辨认的程序性规定
第五节 通 缉
一、通缉的概念与性质
二、通缉的程序规定
目 录
第十六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历史发展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模式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一、因侵犯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免权获得的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
二、因侵犯住宅权、隐私权获得的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
三、因侵犯人身权获得的非法证据的排除
四、因侵犯获得律师帮助权获得的非法证据的排除
五、间接渊源于违法行为的证据是否排除——“毒树之果”原理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
一、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
二、争议证据合法性的证明
三、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与处理
第十七章 审查起诉
*节 审查起诉概论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与地位
二、审查起诉的内容与功能
三、审查起诉的程序
四、审查起诉的期限
五、审查起诉后的处理
六、对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处理
第二节 提起公诉
一、提起公诉的条件
二、起诉书的制作
三、起诉书与其他案卷材料的移送
四、建议适用简易程序或速裁程序
五、提起公诉之效果
六、起诉事实的同一性与单一性
七、公诉之追加、变更与撤回
第三节 不起诉
一、不起诉的分类
二、不起诉的程序
三、对不起诉决定的救济
第十八章 公正审判权
*节 迅速审判权
一、迅速审判权的意义
二、迅速审判权中“迅速”的界定
三、侵犯迅速审判权的后果
第二节 由无偏倚的法庭审判的权利:电视认罪与媒体审判
一、由无偏倚的法庭审判的权利概述
二、对被告人不利的审前报道
三、律师庭外言论的自由与边界
第三节 知悉被指控证据的权利:证据开示
一、作为被告人基本权利的证据开示:单向模式
二、防止突袭式辩护的证据开示:双向模式
三、我国双向模式的证据开示
第四节 对质权与强制取证权
一、对质权与强制取证权的含义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对质权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取证权
第五节 反对双重归罪
一、法律渊源与理论基础
二、“同一罪行”
三、“双重危险”/“再次起诉”
第十九章 公诉案件*审程序
*节 公诉案件庭前审查
一、公诉审查的概念与分类
二、对公诉案件进行审查的内容
三、审查后的处理
第二节 庭前准备与庭前会议
一、庭前准备
二、庭前会议
第三节 公诉案件法庭审判
一、开庭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与被告人*后陈述
四、法庭纪律与法庭秩序
五、法庭审判笔录
第四节 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
一、延期审理
二、中止审理
第五节 评议和宣判
一、评议
二、宣判
第六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判决
二、裁定
三、决定
第二十章 自诉案件*审程序
*节 自诉概论
一、自诉与自诉案件
二、自诉案件的范围
三、提起自诉之限制
第二节 自诉案件之提起
一、提起自诉的主体
二、提起自诉的条件
三、提起自诉的方式
四、自诉之可分性
五、自诉与公诉之合并审理
第三节 自诉之追加与撤回
一、自诉之追加
二、自诉之撤回
第四节 自诉之受理与审判
一、对自诉案件的审查与受理
二、自诉案件的审判
第五节 反 诉
一、反诉之概念及适用程序
二、反诉成立之条件
第二十一章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
*节 认罪认罚与控辩协商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背景
二、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
三、认罪认罚从宽的基本含义
四、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原则
五、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控辩协商
六、认罪认罚具结书与律师帮助
七、人民法院对指控罪名与量刑建议的接受与拒绝
第二节 简易程序
一、刑事程序之正当化与简易化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三、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四、简易程序的适用方式
五、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理
六、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
第三节 速裁程序
一、速裁程序的由来
二、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适用方式
三、速裁程序对普通程序的简化
四、速裁程序的审理期限
五、速裁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
第二十二章 上诉与抗诉
*节 上诉与抗诉概论
一、上诉、抗诉与第二审程序
二、上诉与抗诉制度之意义
第二节 上诉与抗诉之主体
一、上诉权人(上诉人)
二、抗诉机关
三、被害人的申请抗诉权
第三节 上诉与抗诉之提起与撤回
一、提起上诉、抗诉之期限
二、提起上诉、抗诉之方式
三、上诉、抗诉之理由
四、上诉与抗诉之撤回
第四节 上诉、抗诉案件的审判
一、全面审查原则
二、第二审审判方式
三、第二审程序对案件的处理
四、审理期限及裁判效力
五、查封、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
第五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
第二十三章 申诉与再审
*节 再审的概念与特征
一、再审的概念
二、再审的特征
三、再审程序的材料来源
第二节 申诉的提起与受理
一、申诉的概念
二、申诉的理由
三、申诉的受理和审查
四、申诉的审查期限及审查之后的处理
五、对驳回申诉的救济与处理
第三节 再审程序的提起与审判
一、再审程序的提起
二、对再审案件的审理
三、再审后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死刑复核
*节 死刑与死刑复核程序
一、死刑正当性之反思
二、我国对待死刑的态度
三、死刑复核程序与死刑复核权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报核
一、向*人民法院报核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程序
二、向高级人民法院报核死缓案件程序
三、死刑报核中的案卷移送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复核
一、死刑复核的内容与方式
二、复核后的处理
三、其他程序上之事项
第二十五章 执 行
*节 执行的概念与对象
一、执行的概念
二、执行的对象
第二节 死刑立即执行裁判的执行
一、签发执行死刑命令与交付执行
二、指挥与监督执行
三、执行死刑的方法与场所
四、执行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五、执行后的若干事项
第三节 其他生效裁判的执行
一、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的执行
二、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
三、管制、缓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四、宣告无罪或者免除刑罚判决之操作
五、财产与财产刑的执行
第四节 执行的变更
一、执行变更的概念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程序
三、无期徒刑等刑罚的减刑程序
第五节 执行的变通
一、执行变通的概念
二、假释及假释的决定程序
三、监外执行的法律规定及相应程序
第六节 对新罪、漏罪及申诉的处理
一、对新罪、漏罪的处理
二、对判决有误及罪犯申诉的处理
第二十六章 特别程序
*节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
一、历史溯源
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的一般原则
三、指定辩护制度
四、成长经历调查
五、限制羁押措施的适用与分管分押制度
六、讯问、审判中的特别保护
七、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八、不公开审理制度
九、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第二节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
一、适用范围
二、适用程序
三、轻缓刑罚
第三节 缺席审判程序
一、缺席审判程序的由来
二、缺席审判适用的案件范围与适用条件
三、缺席审判案件的管辖
四、缺席审判案件中传票的协助送达
五、缺席审判案件中的律师帮助权
六、缺席审判案件的上诉与抗诉
七、缺席审判案件的重新审理
第四节 刑事被追诉人逃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一、适用范围
二、适用程序
三、处理结果与程序的终止与回转
第五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
一、制度渊源
二、适用条件
三、适用程序
四、法庭审理与检察监督
案例与评注目录
案例1-1 武松怒杀西门庆——《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评注1-1 诉讼是和平解决争端的理性形式
评注1-2 诉讼、欲望、人性、资源与争斗
案例1-2 郝辛卯被控职务侵占案
评注1-3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法、程序法、限权法
案例1-3 布朗诉马特诺玛郡地区法院
案例1-4 村官任建宇被劳教案
案例1-5 纽泽西诉某未成年女生
评注2-1 弹劾式诉讼的理念
评注2-2 大陆法系诉讼制度的现代化
评注2-3 当代民事陪审团的适用状况
案例2-1 波士顿倾倒茶叶案
评注2-4 当代美国的大陪审团起诉制度
评注2-5 陪审团审判之相关制度及其意义
评注3-1 诉讼模式的方法论意义
评注3-2 达马斯卡诉讼模式的理论贡献
评注4-1 《大宪章》——程序正义的法律溯源
评注4-2 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
评注4-3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终极价值:主体性原则
评注4-4 中国当代刑事诉讼应当加强人权保障
评注4-5 审判独立与审判权的制约
评注5-1 无罪推定与有罪推定之关系
评注5-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优先性
评注5-3 直接、言词原则的含义及其法理
案例5-1 张立状告锦州市公安局案
评注5-4 法官判案何需请示
案例5-2 云南法院对糯康犯罪团伙的审判
案例5-3 赖昌星案
评注5-5 中国腐败贪官引渡任重道远
案例6-1 律师帮助权的目的在于实现程序正义:鲍威尔诉亚拉巴马
案例6-2 美国诉宫泽勒兹·洛佩兹
评注6-1 刑事辩护律师垄断制度
案例6-3 吉迪恩诉温赖特
评注6-2 为贫穷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理论基础
案例6-4 对贫穷被告人的法律援助费用能否要求返还——富勒案
评注6-3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对象应当限定为贫穷被告人
评注6-4 值班律师也是辩护律师
案例6-5 法里塔诉加利福尼亚
评注6-5 律师是否只能为好人辩护?
案例6-6 李庄被控“律师伪证”案
案例6-7 律师做无罪辩护就是作伪证?
评注6-6 西方辩护制度亦曾经历曲折
评注6-7 辩护律师职业伦理不同于检察官职业伦理
评注6-8 会见权是谁的权利?
评注6-9 律师执业秘密特免权的理论基础
评注6-10 英美律师—委托人特免权的例外
案例6-8 律师不做精心准备,辩护意见自相矛盾
案例6-9 斯特里克兰诉华盛顿
案例7-1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也可以提起公诉
评注7-1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不一定就是自诉案件
评注7-2 所有自诉案件均可为公诉案件
评注7-3 司法工作人员包括监察机关负责职务犯罪调查的工作人员
案例7-2 贵阳黎庆洪案
评注7-4 我国与西方回避主体范围之区别及原因
案例7-3 法官“谋杀”院长案
评注7-5 回避事项涉及审判公正,法官遇合理申请应当主动回避
评注8-1 事实是用来证明主张的客观陈述
评注8-2 刑事诉讼法并未给证据下定义
评注8-3 对证据属性争论之检讨
评注8-4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及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无须转换
评注8-5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关联性概念
案例8-1 关联性法则的实践应用
评注8-6 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配偶、父母、子女间的证言特免权
评注8-7 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
案例8-2 蓝羽毛的红帽子与实物证据的验真
评注8-8 *证据规则的法理基础
案例9-1 英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
评注9-1 真有所谓关于举证责任倒置吗?
评注9-2 “留有余地”之判决
评注9-3 自由心证主义与证据裁判主义
案例10-1 精神损失是否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评注10-1 附带民事诉讼不应仅限于物质损失
案例10-2 物质损失与犯罪行为之间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案例11-1 女子粗心误转3万元治病钱 银行、警方均拒绝帮忙
案例12-1 黄碟案与卧室里的宪法权利
评注12-1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案例12-2 凯茨诉美国(Katz v. United States)
评注12-2 美国宪法上关于隐私权的“合理期待标准”
案例12-3 适当根据的审查判断标准:伊利诺伊诉盖茨
评注12-3 令状要求的例外
案例12-4 作为截停、盘查根据的合理怀疑:特里诉俄亥俄
评注13-1 拘留的法律性质
案例13-1 对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人一律逮捕的规则是否应当设置例外:某甲走私普通货物案
评注13-2 对逮捕条件之立法解释的学理解释
评注14-1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特免权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14-1 李尔本案件与沉默权的确立
评注14-2 学者的推动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免权的确立
评注14-3 美国宪法上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免权的含义
案例14-2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
评注14-4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免权与米兰达规则的区别
评注14-5 严禁刑讯逼供中的冤假错案原理与人格尊严原理
案例14-3 瓦茨诉印第安纳
案例14-4 受害人讲述牢狱噩梦
评注14-6 被刑事诉讼修改法学忽略的律师在场权
评注14-7 同步录音录像的功能
案例14-5 侦查讯问规则与囚徒困境理论
案例15-1 克罗诉美国
评注15-1 美国的技术侦查法案及技术侦查程序
案例15-2 索勒斯诉美国
评注15-2 陷阱辩护——概念、起源与判断标准
案例15-3 陷阱辩护中的“诱惑”概念——谢尔曼诉美国
评注15-3 英、美的专家证言制度
案例15-4 辩护人缺席的辨认——美国诉韦德
案例16-1 杜培武冤案的前前后后
案例16-2 佘祥林杀妻案件
评注16-1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评注16-2 裁量排除的解释立场并不符合立法原意
案例16-3 马普诉俄亥俄
案例16-4 加利福尼亚诉荷达莱·D
评注16-3 因侵犯人身权而获得的非法证据也应当排除
案例16-5 布鲁尔诉威廉姆斯
评注16-4 宪法权利不因犯罪的严重程度而受到权衡
案例16-6 尼克斯诉威廉姆斯
评注16-5 “毒树之果”原理与*终必然发现的例外
评注16-6 控方是否有权作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
案例16-7 袁小乐受贿案
评注16-7 美国争议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承担模式
案例17-1 某甲盗窃一案被“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评注17-1 “退回公安机关处理”为何退出历史舞台
案例17-2 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检察院以某“甲”将其起诉
评注17-2 全卷移送主义与起诉书一本主义
评注17-3 起诉事实同一性理论的意义
案例17-3 起诉事实同一性理论有助于解决实践难题
评注17-4 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
评注17-5 酌定不起诉的理论基础
案例17-4 决定不起诉可基于案件的各种因素
案例18-1 巴克尔诉温格
案例18-2 斯特朗科诉美国
案例18-3 韩建勋故意杀人案
案例18-4 俄温诉都德
案例18-5 美国律师庭外言论的边界:金泰尔诉内华达州律师协会
案例18-6 陈建湘故意杀人案引发的法院对律师投诉案
评注18-1 律师庭外言论是被告人辩护权的自然延伸
评注18-2 证据开示的对象应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案例18-7 拉雷案件与对质权的确立
案例18-8 欧尔登诉肯塔基(Olden v. Kentucky)
评注18-3 对质权的意义
评注18-4 证人出庭只需两个条件
评注18-5 我国已经部分确立了反对双重归罪原则
案例18-9 被告人贿赂法官导致的无罪裁决不影响检察官再次起诉:人民诉埃尔曼
案例18-10 反对双重归罪原则禁止控方就暗含的无罪裁决中包含的同一事实再次起诉:格林诉美国
案例18-11 布林顿诉密苏里州
案例19-1 刘志军案法院秦城监狱召集庭前会议
评注19-1 庭前会议应当着眼于解决重大程序事项
评注19-2 警察作证不应仅限于目击犯罪的情形
案例19-2 被告人*后陈述朗诵诗歌无意义
案例19-3 到法庭作证为贪官鼓掌 河南卢氏公安副局长被拘
案例20-1 自诉人死亡的自诉案件应如何处理:邱兴隆诉喻国强案
案例21-1 辩诉交易导致对不同被告人量刑差异悬殊:美国诉罗德里格斯
评注2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从宽”不应限于刑法的限制框架
案例21-2 不认罪,就从严:博登科切尔诉哈耶斯
评注21-2 审查起诉阶段的认罪认罚包含了控辩双方的认罪协商
评注22-1 通过上诉率看*审程序吸收不满的功能
评注22-2 为什么允许上诉?为什么限制上诉?——审级制度的价值目标
评注22-3 第二审程序中的开庭审理与不开庭审理
评注22-4 第二审程序的实施状况
评注22-5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应用问题
评注23-1 再审程序与刑事裁判的终局性
案例23-1 聂树斌强奸杀人案
评注23-2 再审理念之重构
评注24-1 全球范围内的死刑状况
评注24-2 死刑核准权的历史沿革
评注24-3 什么情况下应当发回重审?
评注24-4 死刑复核程序不应当设置期限
评注25-1 死刑复核结果应当通知家属和辩护律师
案例26-1 杨发晓违法所得没收案
案例26-2 农妇因上访被送精神病院
案例26-3 申请对杨鹏解除强制医疗案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