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医门法律》主要内容: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中上之医,千里百年,目未易觏;最上之医,天下古今,指未易屈。世之言医者何夥耶?恃聪明者,师心傲物,择焉不精,虽曰屡中,其失亦屡多。守门庭者,画焉不入,自窒当机,纵未败事,已咎在误时。工邪僻者,心粗识劣,骛险绝根,偶堕其术,已惨同婴刃。病者苦医之聚会盈庭,具曰予圣。浅者售;伪者售;圆滑者售;而以其身命为尝试。医者苦病之毫厘千里,动罹颠踬。方难凭;脉难凭;师传难凭;而以人之身命为尝试。所以人之有生,水火、刀兵、禽兽、王法所伤残,不若疾厄之广。人之有死,夭魔、外道、饿鬼、畜类之苦趣,不若地狱之惨。医以心之不明,术之不明,习为格套,牢笼病者。遂至举世共成一大格套,遮天蔽日,造出地狱,遍满铁围山界,其因其果,彰彰如也。经以无明为地狱种子,重重黑暗,无繇脱度,岂不哀哉?昌也闭目茫然,惟见其暗,然见暗不可谓非明也。野岸渔灯,荒村萤照,一隙微明,举以点缀医门千年黯汶,拟定法律,为率由坦道,聊以行其佛事耳。然微明而洗发黄岐仲景之大明,明眼得此,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自能立于无过。即浅见寡闻,苟知因果不昧,敬慎存心,日引月伸,以此照其胆,破其昏,而渐充其识。本地风光,参前倚衡,亦何愚而不朗澈也耶?先圣张仲景生当汉末,著《伤寒杂病论》,维时佛法初传中土,无一华五叶之盛,而性光所摄,早与三世圣神、诸佛诸祖把手同行,真医门之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也。第其福缘不及我佛如来亿万分之一分,阅百年再世,寝失其传。后人莫繇仰溯渊源,然且竞相彼揣此摩,各呈识大识小之量,亦性光所摄无穷极之一斑矣。我佛如来累劫中为大医王,因病立方,随机施药,普度众生。最后一生重补其充足圆满之性量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朗澈底里,诸有情微逗隙光者,咸得随机一门深入,成其佛道。与过去未来现在尽虚空法界无量亿诸佛诸菩萨光光相荡,于诸佛诸菩萨本愿本行,经咒偈言,屡劫宣扬不尽者,光中莫不彰示微妙,具足灭度。后阿难尊者证其无学,与我佛如来知见无二无别,乃得结集三藏十二部经典,永作人天眼目,济度津梁。夫诸佛菩萨真实了义,从如来金口所宣,如来口宣,又从阿难手集。昌苟性地光明,流之笔墨,足以昭示学人。胡不自澈须眉,脏腑中阴,优游几席,充满烜天赫地耀古辉今之量。直与黄岐仲景两光摄合,宣扬妙义,倾刻无欠无余,乃日弄精灵,向棘栗蓬中葛藤窠里,与昔贤校短论长,为五十步百步之走,路头差别,莫此为甚。发刻之稿凡十易,已刻之板凡四更,惟恐以凡人知见,杂揉圣神知见,败絮补葺美锦,然终不能免也。甚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杂证多门,殚一生力补之,不能尽补;即殚千生力补之,不能尽补,从可推也。途穷思返,斩绝意识,直截皈禅,通身汗下,险矣!险矣!尚敢漫言殊途同归也哉?此重公案,俟可补乃补之耳。
顺治十五年上元吉旦,南昌喻昌嘉言老人,时年七十有四序。
目录
目录
卷一
一明望色之法
望色论
律一条
一明闻声之法
闻声论
律二条
一明辨息之法
辨息论
律一条
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大气论
律一条
一明问病之法
问病论
律一条
一明切脉之法
切脉论
律一条
一明合色脉之法
合色脉论
律一条
一明营卫之法
营卫论
附答营卫五问
律二条
一明络脉之法
络脉论
律一条
附答《内经》十问
申明《内经》法律
一申治病不明标本之律
一申治病不本四时之律
一申治病不审地宜之律
一申治病不审逆从之律
一申治病不辨脉证相反之律
一申治病不察四易四难之律
一申治病不察新久之律
一申治病不先岁气之律
一申用药不远寒热之律
一申治病不知约方之律
一申治病不知约药之律
一申治病不疏五过之律
一申治病不征四失之律
申明仲景律书
一申治风寒不可发汗之律
一申治湿温不可发汗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令人亡血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令人发噎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致人胃寒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遇壮盛人发汗过轻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审荣卫素虚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审阳盛阴虚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强汗动其经血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误下伤其脾胃之律
附申治伤寒不可犯六经之禁
附申治杂证不可犯时禁、病禁、药禁
先哲格言
卷二
中寒门
阴病论
论辨中寒证要法五条
论治中寒病用药八难
论朱丹溪述中寒二条
论戴元礼述中寒一条
律三条
比类仲景《伤寒论》阳虚阴盛治法并死证三十二则
太阴经一法
少阴经七法
少阴死论五条
厥阴经五法
厥阴死证四条
比类《金匮》水寒五则
比类《金匮》胃寒四则
中寒色脉六则
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六则
中寒门方
附姜白通汤
附姜汤
附姜归桂汤
附姜归桂参甘汤
辛温平补汤
甘寒补气汤
桂枝汤加附子方
真武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附子泻心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减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白术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崔氏八味丸
栝蒌瞿麦丸
薏苡附子散
乌头赤石脂丸
九痛丸
附子粳米汤
大建中汤
大乌头煎
大黄附子汤
赤丸
论建中之汤
论东垣升阳益胃汤、黄芪补胃汤二方
论扶阳助胃汤
论附子理中汤
论增损八味丸
论《三因》治自汗用芪附、术附、参附三方
论《宝鉴》桂附丸
论《得效》荜拨丸
论《本事》温脾汤
论《本事》椒附散
卷三
中风门
中风论
律五条
附风痱
附风懿
附风痹
律一条
风门杂法七条
中风门方
侯氏黑散
风引汤
愈风丹
胃风汤
薏苡仁汤
排风汤
人参补气汤
舒筋保安散
解风散
搜风顺气丸
桂枝汤
小续命汤
易老六经加减法
麻黄续命汤
桂枝续命汤
白虎续命汤
葛根续命汤
附子续命汤
桂附续命汤
羌活连翘续命汤
防风通圣散
祛风至宝膏
不换金丹
三化汤
摄生饮调苏合丸
乌药顺气散
匀气散
稀涎散
加味六君子汤
三化汤
三圣散
匀气散
转舌膏
正舌散
资寿解语汤
胃风汤
泻青丸
愈风汤
四白丹
大秦艽汤
养血当归地黄汤
天麻丸
涤痰汤
青州白丸子
竹沥汤
贝母栝蒌散
《千金》地黄汤
凉膈散
清心散
地黄饮子
《三因》白散子
二丹丸
豨莶丸
黑锡丹
三建二香汤
星附散
《古今录验》续命汤
《千金》三黄汤
《近效》白术附子汤
史国公浸酒方
附痹证诸方
三痹汤
痹在上,用桂枝五物汤
痹在臂,用十味锉散
痹在手足、风淫末疾,则用乌头粥
痹在手足、湿流关节,则用薏苡汤
痹在身半以下,用通痹散
痹在遍身,走痛无定,用控涎丹
又方用
痹在脉,用人参丸
痹在胸,用栝蒌薤白半夏汤
痹在胞,用肾沥汤
痹在肠,用吴茱萸散
痹在筋,用羚羊角散
痹在皮,用羌活汤
热痹用升麻汤
冷痹用巴戟天汤
心痹用犀角散
肝痹用人参散
脾痹用温中法曲丸
肺痹用紫苏汤
肾痹用牛膝酒
附风门杂方
和荣汤
急风散
独圣散
祛风丸
四神丹
犀角汤
牛蒡子散
卷四
热、湿、暑三气门
论《金匮》治痉用栝蒌根桂枝汤方
论《金匮》治痉用葛根汤方
论《金匮》治痉用大承气汤方
痉病论
痉脉论
论《金匮》治湿用麻黄白术汤方
合论《金匮》治湿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
论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论甘草附子汤
论《金匮》防己黄芪汤
风湿论
合论《金匮》治暍用白虎加入参汤、瓜蒂汤二方
三气门方
括蒌根桂枝汤方
葛根汤方
大承气汤方
麻黄加独活防风汤
海藏神术汤
海藏白术汤
海藏白术汤加药法
海藏桂枝葛根汤
海藏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海藏柴胡加防风汤
海藏防风当归汤
海藏八物白术散
海藏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
海藏附子散
海藏桂心白术汤
海藏附子防风散
羚羊角散
麦门冬散
石膏散
牛黄散
海藏愈风汤
人参泻肺汤
天门冬散
半夏汤
赤茯苓汤
龙脑鸡苏丸
利膈散
地黄煎
碧雪
清毒犀角饮
四物二连汤
四顺清凉饮子
牛黄膏
杨氏秦艽扶羸汤
《局方》当归补血汤
《金匮》麻黄白术汤
桂枝附子汤方
白术附子汤方
《金匮》甘草附子汤方
《金匮》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方
《金匮》防己黄芪汤
《和剂》五积散
活人败毒散
清热渗湿汤
二术四苓汤
桂苓甘露饮
羌活胜湿汤
续随子丸
除湿汤
白术酒
《金匮》白虎加人参汤
《金匮》瓜蒂汤
清暑益气汤
人参益气汤
生脉散
竹叶石膏汤
黄芪人参汤
香薷饮
五物香薷饮
黄连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
《宣明》桂苓甘露饮
子和桂苓甘露饮
桂苓丸
五苓散
辰砂五苓散
益元散
通苓散
三黄石膏汤
白虎加苍术汤
六和汤
却暑散
消暑丸
枇杷叶散
泼火散
香薷丸
酒煮黄连丸
水葫芦丸
缩脾饮
大顺散
冷香饮子
大黄龙丸
律十一条
伤燥门
秋燥论
律五条
秋燥门方
滋燥养荣汤
大补地黄丸
东垣润肠丸
东垣导滞通幽汤
清凉饮子
大秦艽汤
元戎四物汤
丹溪大补丸
六味地黄丸
自制清燥救肺汤
卷五
疟证门
疟证论
论《金匮》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
论柴胡桂姜汤
律三条
疟证门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
蜀漆散方
牡蛎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
柴胡桂姜汤
鳖甲煎丸方
桂枝黄芩汤
人参柴胡引子
柴朴汤
加味香薷饮
祛疟散
二术柴葛汤
柴苓汤
半夏散
露姜饮
二十四味断疟饮
痢疾门
痢疾论
律三条
痢疾门方
《金匮》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实汤
活人败毒散
大黄汤
芍药汤
白术黄芩汤
黄连阿胶丸
白头翁汤
加减平胃散
苍术地榆汤
槐花散
犀角散
黄连丸
生地黄汤
郁金散
茜根散
十宝汤
芍药黄芩汤
香连丸
地榆芍药汤
败毒散
苓参白术散
仓廪汤
蓣莲饮
犀角丸
葛根汤
栝蒌根汤
陈米汤
治痢后渴
泽漆汤
茯苓汤
痰饮门
痰饮论
痰饮脉论
痰饮留伏论
论苓桂术甘汤
论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二方
论大小青龙汤
合论十枣汤、甘遂半夏汤二方
合论木防己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三方
合论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外台》茯苓饮三方
合论泽泻汤、厚朴大黄汤二方
论五苓散一方
今定吐禁一十二条
今定药禁一十条
律三条
痰饮门方
苓桂术甘汤
甘遂半夏汤
十枣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木防己汤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泽泻汤
厚朴大黄汤
小半夏汤
己椒苈黄丸
小半夏加茯苓汤
外台茯苓饮
二贤汤
豁痰汤
茯苓丸
神术丸
老痰丸
栝蒌半夏丸
千缗汤
御爱紫宸汤
四七汤
大川芎丸
小胃丹
小川芎丸
旋覆花散
化涎散
八珍丸
鹅梨煎丸
法制半夏
神芎导水丸
咳嗽门
咳嗽论
咳嗽续论
律六条
咳嗽门方
桂苓五味甘草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
华盖散
参苏饮
人参荆芥汤
三拗汤
陈皮半夏汤
加减泻白散
水煮金花丸
紫菀膏
款气丸
黄连解毒汤
桑白皮散
杏仁萝卜子丸
清金润燥天门冬丸
牛髓汤
蜜酥煎
温肺汤
加味理中汤
加味三才汤
六味地黄汤
宁肺汤
五味黄芪散
麦门冬饮
人参芎归汤
四物桔梗汤
琼玉膏
人参养肺汤
钟乳补肺汤
诃子散
关格门
关格论
进退黄连汤方论
律四条
关格门方
柏子仁汤
人参散
既济丸
槟榔益气汤
木通二陈汤
导气清利汤
加味麻仁丸
皂角散
大承气汤
进退黄连汤方
资液救焚汤
卷六
消渴门
消渴论
消渴续论
律五条
消渴门方
《金匮》肾气丸
《金匮》文蛤散
《金匮》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黄芪汤
生地黄饮子
钱氏白术散
《宣明》黄芪汤
《宣明》麦门冬饮子
易老门冬饮子
猪肚丸
烂金丸
洁古化水丹
黄连膏
生地黄膏
天门冬丸
猪肾荠苨汤
肾沥散
白茯苓丸
忍冬丸
蓝叶散
紫苏汤
乌梅木瓜汤
杀虫方
虚劳门
虚劳论
虚劳脉论
合论《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天雄散二方
论《金匮》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二方
论八味肾气丸方
论薯蓣丸方
论酸枣仁汤方
论大黄〓虫丸方
论《金匮》附《千金翼》炙甘草汤方
论《金匮》附《肘后》獭肝散方
附论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二方
附论朱丹溪大补阴丸、四物加黄柏知母汤二方
附论严用和芪附汤、参附汤二方
律十条
虚劳门方
《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
《金匮》天雄散
《金匮》小建中汤
《金匮》黄芪建中汤
乐令建中汤
十四味建中汤
《金匮》薯蓣丸
《金匮》酸枣仁汤
《金匮》大黄〓虫丸
《金匮》附《千金翼》炙甘草汤
《金匮》附《肘后》獭肝散
十全大补散
圣愈汤
黑地黄丸
还少丹
人参养荣汤
参术膏
人参散
保真汤
三才封髓丹
天真丸
麦煎散
人参地骨皮散
东垣补中益气汤
东垣益胃升阳汤
丹溪大补丸
补阴丸
严氏芪附汤
参附汤
水肿门
水肿论
水肿脉论
论《金匮》防己黄芪汤方
论《金匮》越婢汤方
论《金匮》防己茯苓汤方
论《金匮》麻黄附子汤、杏子汤二方
论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芪二方
论《金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枳术汤
论海藏集仲景水气例
水肿门方
《金匮》防己黄芪汤
《金匮》越婢汤
《金匮》防己茯苓汤
《金匮》麻黄附子汤
《金匮》杏子汤
《金匮》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金匮》桔枝加黄芪汤
《金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金匮》枳术汤
实脾散
复元丹
导滞通幽汤
胃苓汤
消风败毒散
加减《金匮》肾气丸
调荣散
乌鲤鱼汤
防己散
导水茯苓汤
胀病论
律七条
胀病诸方
人参芎归汤
化滞调中汤
人参丸
见晛丸
小温中丸
禹余粮丸
导气丸
温胃汤
强中汤
黄瘅门
合论《金匮》桂枝黄芪汤、小柴胡汤、麻黄醇酒汤三方
合论《金匮》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三方
论瓜蒂汤方
合论《金匮》小建中汤、小半夏汤二方
合论《金匮》猪膏发煎、茵陈五苓散二方
论《金匮》硝石矾石散方
律三条
黄瘅门方
《金匮》大黄硝石汤
《金匮》栀子大黄汤
《金匮》茵陈蒿汤
《金匮》茵陈五苓散
《金匮》猪膏发煎
硝石矾石散
麻黄醇酒汤
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
小茵陈汤
茵陈附子汤
茵陈茱萸汤
韩氏茵陈橘皮汤
韩氏茵陈茯苓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抵当汤
半夏汤
藿脾饮
栀子大黄汤
白术汤
加味四君子汤
肾瘅汤
小菟丝子丸
滑石散
茯苓渗湿汤
参术健脾汤
当归秦艽散
黄连散
茵陈附子干姜汤
秦艽汤
治阴黄汗染衣涕唾黄
一清饮
青龙散
小柴胡加栀子汤
肺痈肺痿门
论《金匮》甘草干姜汤
论《金匮》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
论《金匮》泽漆汤
论《金匮》皂荚丸
论《金匮》麦门冬汤
论《金匮》桔梗汤
论《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
论《金匮》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石膏汤
律四条
肺痈肺痿门方
《金匮》甘草干姜汤
《金匮》射干麻黄汤
《金匮》皂荚丸
《金匮》厚朴麻黄汤
《金匮》泽漆汤
《金匮》麦门冬汤
《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桔梗汤
《金匮》越婢加半夏汤
《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
《外台》炙甘草汤
《千金》甘草汤
《千金》生姜甘草汤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外台》桔梗白散
《千金》苇茎汤
附
一、 古今重量换算
二、 古今容量换算
卷一
一明望色之法
望色论
律一条
一明闻声之法
闻声论
律二条
一明辨息之法
辨息论
律一条
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大气论
律一条
一明问病之法
问病论
律一条
一明切脉之法
切脉论
律一条
一明合色脉之法
合色脉论
律一条
一明营卫之法
营卫论
附答营卫五问
律二条
一明络脉之法
络脉论
律一条
附答《内经》十问
申明《内经》法律
一申治病不明标本之律
一申治病不本四时之律
一申治病不审地宜之律
一申治病不审逆从之律
一申治病不辨脉证相反之律
一申治病不察四易四难之律
一申治病不察新久之律
一申治病不先岁气之律
一申用药不远寒热之律
一申治病不知约方之律
一申治病不知约药之律
一申治病不疏五过之律
一申治病不征四失之律
申明仲景律书
一申治风寒不可发汗之律
一申治湿温不可发汗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令人亡血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令人发噎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致人胃寒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遇壮盛人发汗过轻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审荣卫素虚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审阳盛阴虚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强汗动其经血之律
一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误下伤其脾胃之律
附申治伤寒不可犯六经之禁
附申治杂证不可犯时禁、病禁、药禁
先哲格言
卷二
中寒门
阴病论
论辨中寒证要法五条
论治中寒病用药八难
论朱丹溪述中寒二条
论戴元礼述中寒一条
律三条
比类仲景《伤寒论》阳虚阴盛治法并死证三十二则
太阴经一法
少阴经七法
少阴死论五条
厥阴经五法
厥阴死证四条
比类《金匮》水寒五则
比类《金匮》胃寒四则
中寒色脉六则
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六则
中寒门方
附姜白通汤
附姜汤
附姜归桂汤
附姜归桂参甘汤
辛温平补汤
甘寒补气汤
桂枝汤加附子方
真武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附子泻心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减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白术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崔氏八味丸
栝蒌瞿麦丸
薏苡附子散
乌头赤石脂丸
九痛丸
附子粳米汤
大建中汤
大乌头煎
大黄附子汤
赤丸
论建中之汤
论东垣升阳益胃汤、黄芪补胃汤二方
论扶阳助胃汤
论附子理中汤
论增损八味丸
论《三因》治自汗用芪附、术附、参附三方
论《宝鉴》桂附丸
论《得效》荜拨丸
论《本事》温脾汤
论《本事》椒附散
卷三
中风门
中风论
律五条
附风痱
附风懿
附风痹
律一条
风门杂法七条
中风门方
侯氏黑散
风引汤
愈风丹
胃风汤
薏苡仁汤
排风汤
人参补气汤
舒筋保安散
解风散
搜风顺气丸
桂枝汤
小续命汤
易老六经加减法
麻黄续命汤
桂枝续命汤
白虎续命汤
葛根续命汤
附子续命汤
桂附续命汤
羌活连翘续命汤
防风通圣散
祛风至宝膏
不换金丹
三化汤
摄生饮调苏合丸
乌药顺气散
匀气散
稀涎散
加味六君子汤
三化汤
三圣散
匀气散
转舌膏
正舌散
资寿解语汤
胃风汤
泻青丸
愈风汤
四白丹
大秦艽汤
养血当归地黄汤
天麻丸
涤痰汤
青州白丸子
竹沥汤
贝母栝蒌散
《千金》地黄汤
凉膈散
清心散
地黄饮子
《三因》白散子
二丹丸
豨莶丸
黑锡丹
三建二香汤
星附散
《古今录验》续命汤
《千金》三黄汤
《近效》白术附子汤
史国公浸酒方
附痹证诸方
三痹汤
痹在上,用桂枝五物汤
痹在臂,用十味锉散
痹在手足、风淫末疾,则用乌头粥
痹在手足、湿流关节,则用薏苡汤
痹在身半以下,用通痹散
痹在遍身,走痛无定,用控涎丹
又方用
痹在脉,用人参丸
痹在胸,用栝蒌薤白半夏汤
痹在胞,用肾沥汤
痹在肠,用吴茱萸散
痹在筋,用羚羊角散
痹在皮,用羌活汤
热痹用升麻汤
冷痹用巴戟天汤
心痹用犀角散
肝痹用人参散
脾痹用温中法曲丸
肺痹用紫苏汤
肾痹用牛膝酒
附风门杂方
和荣汤
急风散
独圣散
祛风丸
四神丹
犀角汤
牛蒡子散
卷四
热、湿、暑三气门
论《金匮》治痉用栝蒌根桂枝汤方
论《金匮》治痉用葛根汤方
论《金匮》治痉用大承气汤方
痉病论
痉脉论
论《金匮》治湿用麻黄白术汤方
合论《金匮》治湿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
论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论甘草附子汤
论《金匮》防己黄芪汤
风湿论
合论《金匮》治暍用白虎加入参汤、瓜蒂汤二方
三气门方
括蒌根桂枝汤方
葛根汤方
大承气汤方
麻黄加独活防风汤
海藏神术汤
海藏白术汤
海藏白术汤加药法
海藏桂枝葛根汤
海藏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海藏柴胡加防风汤
海藏防风当归汤
海藏八物白术散
海藏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
海藏附子散
海藏桂心白术汤
海藏附子防风散
羚羊角散
麦门冬散
石膏散
牛黄散
海藏愈风汤
人参泻肺汤
天门冬散
半夏汤
赤茯苓汤
龙脑鸡苏丸
利膈散
地黄煎
碧雪
清毒犀角饮
四物二连汤
四顺清凉饮子
牛黄膏
杨氏秦艽扶羸汤
《局方》当归补血汤
《金匮》麻黄白术汤
桂枝附子汤方
白术附子汤方
《金匮》甘草附子汤方
《金匮》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方
《金匮》防己黄芪汤
《和剂》五积散
活人败毒散
清热渗湿汤
二术四苓汤
桂苓甘露饮
羌活胜湿汤
续随子丸
除湿汤
白术酒
《金匮》白虎加人参汤
《金匮》瓜蒂汤
清暑益气汤
人参益气汤
生脉散
竹叶石膏汤
黄芪人参汤
香薷饮
五物香薷饮
黄连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
《宣明》桂苓甘露饮
子和桂苓甘露饮
桂苓丸
五苓散
辰砂五苓散
益元散
通苓散
三黄石膏汤
白虎加苍术汤
六和汤
却暑散
消暑丸
枇杷叶散
泼火散
香薷丸
酒煮黄连丸
水葫芦丸
缩脾饮
大顺散
冷香饮子
大黄龙丸
律十一条
伤燥门
秋燥论
律五条
秋燥门方
滋燥养荣汤
大补地黄丸
东垣润肠丸
东垣导滞通幽汤
清凉饮子
大秦艽汤
元戎四物汤
丹溪大补丸
六味地黄丸
自制清燥救肺汤
卷五
疟证门
疟证论
论《金匮》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
论柴胡桂姜汤
律三条
疟证门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
蜀漆散方
牡蛎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
柴胡桂姜汤
鳖甲煎丸方
桂枝黄芩汤
人参柴胡引子
柴朴汤
加味香薷饮
祛疟散
二术柴葛汤
柴苓汤
半夏散
露姜饮
二十四味断疟饮
痢疾门
痢疾论
律三条
痢疾门方
《金匮》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实汤
活人败毒散
大黄汤
芍药汤
白术黄芩汤
黄连阿胶丸
白头翁汤
加减平胃散
苍术地榆汤
槐花散
犀角散
黄连丸
生地黄汤
郁金散
茜根散
十宝汤
芍药黄芩汤
香连丸
地榆芍药汤
败毒散
苓参白术散
仓廪汤
蓣莲饮
犀角丸
葛根汤
栝蒌根汤
陈米汤
治痢后渴
泽漆汤
茯苓汤
痰饮门
痰饮论
痰饮脉论
痰饮留伏论
论苓桂术甘汤
论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二方
论大小青龙汤
合论十枣汤、甘遂半夏汤二方
合论木防己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三方
合论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外台》茯苓饮三方
合论泽泻汤、厚朴大黄汤二方
论五苓散一方
今定吐禁一十二条
今定药禁一十条
律三条
痰饮门方
苓桂术甘汤
甘遂半夏汤
十枣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木防己汤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泽泻汤
厚朴大黄汤
小半夏汤
己椒苈黄丸
小半夏加茯苓汤
外台茯苓饮
二贤汤
豁痰汤
茯苓丸
神术丸
老痰丸
栝蒌半夏丸
千缗汤
御爱紫宸汤
四七汤
大川芎丸
小胃丹
小川芎丸
旋覆花散
化涎散
八珍丸
鹅梨煎丸
法制半夏
神芎导水丸
咳嗽门
咳嗽论
咳嗽续论
律六条
咳嗽门方
桂苓五味甘草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
华盖散
参苏饮
人参荆芥汤
三拗汤
陈皮半夏汤
加减泻白散
水煮金花丸
紫菀膏
款气丸
黄连解毒汤
桑白皮散
杏仁萝卜子丸
清金润燥天门冬丸
牛髓汤
蜜酥煎
温肺汤
加味理中汤
加味三才汤
六味地黄汤
宁肺汤
五味黄芪散
麦门冬饮
人参芎归汤
四物桔梗汤
琼玉膏
人参养肺汤
钟乳补肺汤
诃子散
关格门
关格论
进退黄连汤方论
律四条
关格门方
柏子仁汤
人参散
既济丸
槟榔益气汤
木通二陈汤
导气清利汤
加味麻仁丸
皂角散
大承气汤
进退黄连汤方
资液救焚汤
卷六
消渴门
消渴论
消渴续论
律五条
消渴门方
《金匮》肾气丸
《金匮》文蛤散
《金匮》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黄芪汤
生地黄饮子
钱氏白术散
《宣明》黄芪汤
《宣明》麦门冬饮子
易老门冬饮子
猪肚丸
烂金丸
洁古化水丹
黄连膏
生地黄膏
天门冬丸
猪肾荠苨汤
肾沥散
白茯苓丸
忍冬丸
蓝叶散
紫苏汤
乌梅木瓜汤
杀虫方
虚劳门
虚劳论
虚劳脉论
合论《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天雄散二方
论《金匮》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二方
论八味肾气丸方
论薯蓣丸方
论酸枣仁汤方
论大黄〓虫丸方
论《金匮》附《千金翼》炙甘草汤方
论《金匮》附《肘后》獭肝散方
附论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二方
附论朱丹溪大补阴丸、四物加黄柏知母汤二方
附论严用和芪附汤、参附汤二方
律十条
虚劳门方
《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
《金匮》天雄散
《金匮》小建中汤
《金匮》黄芪建中汤
乐令建中汤
十四味建中汤
《金匮》薯蓣丸
《金匮》酸枣仁汤
《金匮》大黄〓虫丸
《金匮》附《千金翼》炙甘草汤
《金匮》附《肘后》獭肝散
十全大补散
圣愈汤
黑地黄丸
还少丹
人参养荣汤
参术膏
人参散
保真汤
三才封髓丹
天真丸
麦煎散
人参地骨皮散
东垣补中益气汤
东垣益胃升阳汤
丹溪大补丸
补阴丸
严氏芪附汤
参附汤
水肿门
水肿论
水肿脉论
论《金匮》防己黄芪汤方
论《金匮》越婢汤方
论《金匮》防己茯苓汤方
论《金匮》麻黄附子汤、杏子汤二方
论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芪二方
论《金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枳术汤
论海藏集仲景水气例
水肿门方
《金匮》防己黄芪汤
《金匮》越婢汤
《金匮》防己茯苓汤
《金匮》麻黄附子汤
《金匮》杏子汤
《金匮》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金匮》桔枝加黄芪汤
《金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金匮》枳术汤
实脾散
复元丹
导滞通幽汤
胃苓汤
消风败毒散
加减《金匮》肾气丸
调荣散
乌鲤鱼汤
防己散
导水茯苓汤
胀病论
律七条
胀病诸方
人参芎归汤
化滞调中汤
人参丸
见晛丸
小温中丸
禹余粮丸
导气丸
温胃汤
强中汤
黄瘅门
合论《金匮》桂枝黄芪汤、小柴胡汤、麻黄醇酒汤三方
合论《金匮》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三方
论瓜蒂汤方
合论《金匮》小建中汤、小半夏汤二方
合论《金匮》猪膏发煎、茵陈五苓散二方
论《金匮》硝石矾石散方
律三条
黄瘅门方
《金匮》大黄硝石汤
《金匮》栀子大黄汤
《金匮》茵陈蒿汤
《金匮》茵陈五苓散
《金匮》猪膏发煎
硝石矾石散
麻黄醇酒汤
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
小茵陈汤
茵陈附子汤
茵陈茱萸汤
韩氏茵陈橘皮汤
韩氏茵陈茯苓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抵当汤
半夏汤
藿脾饮
栀子大黄汤
白术汤
加味四君子汤
肾瘅汤
小菟丝子丸
滑石散
茯苓渗湿汤
参术健脾汤
当归秦艽散
黄连散
茵陈附子干姜汤
秦艽汤
治阴黄汗染衣涕唾黄
一清饮
青龙散
小柴胡加栀子汤
肺痈肺痿门
论《金匮》甘草干姜汤
论《金匮》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
论《金匮》泽漆汤
论《金匮》皂荚丸
论《金匮》麦门冬汤
论《金匮》桔梗汤
论《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
论《金匮》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石膏汤
律四条
肺痈肺痿门方
《金匮》甘草干姜汤
《金匮》射干麻黄汤
《金匮》皂荚丸
《金匮》厚朴麻黄汤
《金匮》泽漆汤
《金匮》麦门冬汤
《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桔梗汤
《金匮》越婢加半夏汤
《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
《外台》炙甘草汤
《千金》甘草汤
《千金》生姜甘草汤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外台》桔梗白散
《千金》苇茎汤
附
一、 古今重量换算
二、 古今容量换算
医门法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