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宋诗体派论》主要内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虽然唐诗、宋诗以其不同的风格特征引发了唐宋诗之争,但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唐、宋两代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学史整体进程。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鼎盛局面,而且表现出一个重要的界划,那就是文人诗的成熟与规范。同时,在文人诗系统的成熟与规范中,其内部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诗美类型与艺术范式。大体看来,唐代前期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统一性,中期出现巨大的裂变过程,并一直延续到北宋,至南宋复又形成多重因素的融合重构。宋以后。文学史上宗唐祧宋,纷争不绝,唐宋诗之争于是形成批评史上一大公案,而诗歌艺术风貌虽有变迁,却在总体上不出这两大范式。由此看来,唐、宋诗风的差异,实即表现为中国文人诗的两种基本范式,而正是由于这两大范式,使唐、宋二代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史时代,其最为显目的标志,就是对中国文人诗辉煌世界的共同构筑。
在这一辉煌的文学史时代中,作为文人诗的创作主体——杰出文人的贡献当然是显目而重要的,但是,在“诗可以群”的传统中,“群居相切磋”更是中国文人文学走向辉煌的重要背景因素,这一点在唐、宋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可以说,中国古典文人诗的成熟与规范,唐宋诗世界的灿烂与辉煌,都是与诗人群体、诗歌流派的繁荣兴盛密切相关的。
对于诗人群体、诗歌流派,唐以前大体称“体”,宋以后则“体”、“派”互见,表现出群体流派意识的强化与自觉。最早对唐宋诗歌体派加以系统研究的是南宋人严羽,其于所著《沧浪诗话》中列述汉代至南宋诗歌体派,在“以时而论”中共列十六体,其中唐、宋两代占八体;在“以人而论”中共列三十六体,唐、宋两代竞多达三十一体。由此可见,唐宋诗歌之繁荣,实在是与诗歌体派之繁盛密切相关的。
因此,从体派的角度,来探讨唐宋诗繁荣的特征、走向及其原因,就是一个尚有较大空间的课题。当然,从现代文学流派角度看,唐宋诗歌体派尚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但是,正因唐、宋时期“体”、“派”本身的多义性,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时,随着文学史的进程、时代的变迁,诗歌体派本身也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这也使得唐宋诗歌体派的研究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唐宋诗体派论》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试图通过对唐宋诗歌体派性质、特征及其演进历程的宏观把握以及对其中最重要的体派的细致描述,以展现唐宋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的层面,并由此说明唐宋诗歌体派在唐宋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目录
目录
上编 概论
第一章 唐诗体派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唐诗体派的形成与确认
第二节 唐诗体派的类型与特点
第三节 唐诗体派与唐诗历史进程
第二章 宋诗体派的确立与演进
第一节 从体到派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 宋诗体派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宋诗派别的争疆别垒
中编 唐之部
第三章 四杰体
第一节 唐前期诗风变革的肇始与标志
第二节 唐诗基本体式的确立与规范
第三节 文学思想的二重特性
第四章 沈宋体
第一节 沈宋体与时代艺术进程
第二节 律体精密化的标志
第三节 贬谪生涯中的情感世界
第五章 高岑体
第一节 高适:边功理想的实现过程
第二节 岑参: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
第三节 高岑诗之异同
第六章 王孟体
第一节 王维的诗境及其音声绘画之美
第二节 孟浩然的心态及其诗歌疏淡结构
第三节 王盂诗之异同
第七章 元结与《箧中集》诗人
第一节 诗歌创作的纪实性
第二节 批判现实的倾向性
第三节 极端复古思想与实践
第八章 大历体
第一节 大历体诗人构成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历诗人的人生与心态
第三节 大历诗风的回溯特性
第四节 大历诗境的深化态势
第九章 元和体
第一节 时代风会变迁与元和体的确立
第二节 文体革新及其功能转向
第三节 诗美变态及其延展过程
第十章 贾姚体
第一节 贾姚诗歌创作的人生背景
第二节 寒狭的视界与精密的意象
第三节 乱世心理图式的深远影响
下编 宋之部
第十一章 宋初三体
第一节 白体:浅俗诗风与王禹偁的新追求
第二节 晚唐体:清苦诗风与审美意趣的积淀
第三节 西昆体:典丽诗风与艺术理想的雅化
第十二章 北宋诗歌复古运动
第一节 儒学复兴思潮与诗学观念新变
第二节 欧阳修与宋诗特征的形成
第三节 苏、梅诗的异体同构
第十三章 江西诗派
第一节 江西派诗风的构成基础
第二节 江西派诗人的审美情趣
第三节 创作模式的凝定与趋变
第十四章 理学诗派
第一节 理学诗派概况及理学诗特点
第二节 邵雍:理学诗派之创始
第三节 周敦颐、程颢与张载:学说自立与诗风同调
第四节 朱熹:理学宗师与诗坛大家
第十五章 四灵与江湖派
第一节 晚唐诗风复兴的原因与趋势
第二节 永嘉四灵的清冷趣味
第三节 江湖诗派的平民意识
第十六章 遗民诗派
第一节 宋末诗坛的别调与异响
第二节 民族正气与黍离哀思
第三节 杜诗精神的复归
附录 参考书目举要
?
上编 概论
第一章 唐诗体派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唐诗体派的形成与确认
第二节 唐诗体派的类型与特点
第三节 唐诗体派与唐诗历史进程
第二章 宋诗体派的确立与演进
第一节 从体到派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 宋诗体派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宋诗派别的争疆别垒
中编 唐之部
第三章 四杰体
第一节 唐前期诗风变革的肇始与标志
第二节 唐诗基本体式的确立与规范
第三节 文学思想的二重特性
第四章 沈宋体
第一节 沈宋体与时代艺术进程
第二节 律体精密化的标志
第三节 贬谪生涯中的情感世界
第五章 高岑体
第一节 高适:边功理想的实现过程
第二节 岑参: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
第三节 高岑诗之异同
第六章 王孟体
第一节 王维的诗境及其音声绘画之美
第二节 孟浩然的心态及其诗歌疏淡结构
第三节 王盂诗之异同
第七章 元结与《箧中集》诗人
第一节 诗歌创作的纪实性
第二节 批判现实的倾向性
第三节 极端复古思想与实践
第八章 大历体
第一节 大历体诗人构成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历诗人的人生与心态
第三节 大历诗风的回溯特性
第四节 大历诗境的深化态势
第九章 元和体
第一节 时代风会变迁与元和体的确立
第二节 文体革新及其功能转向
第三节 诗美变态及其延展过程
第十章 贾姚体
第一节 贾姚诗歌创作的人生背景
第二节 寒狭的视界与精密的意象
第三节 乱世心理图式的深远影响
下编 宋之部
第十一章 宋初三体
第一节 白体:浅俗诗风与王禹偁的新追求
第二节 晚唐体:清苦诗风与审美意趣的积淀
第三节 西昆体:典丽诗风与艺术理想的雅化
第十二章 北宋诗歌复古运动
第一节 儒学复兴思潮与诗学观念新变
第二节 欧阳修与宋诗特征的形成
第三节 苏、梅诗的异体同构
第十三章 江西诗派
第一节 江西派诗风的构成基础
第二节 江西派诗人的审美情趣
第三节 创作模式的凝定与趋变
第十四章 理学诗派
第一节 理学诗派概况及理学诗特点
第二节 邵雍:理学诗派之创始
第三节 周敦颐、程颢与张载:学说自立与诗风同调
第四节 朱熹:理学宗师与诗坛大家
第十五章 四灵与江湖派
第一节 晚唐诗风复兴的原因与趋势
第二节 永嘉四灵的清冷趣味
第三节 江湖诗派的平民意识
第十六章 遗民诗派
第一节 宋末诗坛的别调与异响
第二节 民族正气与黍离哀思
第三节 杜诗精神的复归
附录 参考书目举要
?
唐宋诗体派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