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inter wheat germplasm

副标题:无

作   者:李晴祺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331235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第1篇 冬小麦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评价利用
第1章 矮孟牛的创造
一、背景与思路
二、创造矮孟牛的方法和技术
三、矮孟牛优异性状表现
四、系谱分析
第2章 矮孟牛的遗传分析与种质评价
一、基因效应分析与种质评价
二、配合力分析与种质评价
三、矮孟牛种质类型的模糊识别
第3章 矮孟牛的利用
一、利用成效
二、系列品种的选育及繁育
第4章 矮孟牛利用经验的理论研究
一、早代组合评选的遗传基础
二、F1组合量化选择方法
三、F1组合的目测评选
第5章 矮孟牛创造和利用成功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2篇 外源基因在冬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第1章 小麦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及其遗传分析
一、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
二、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
三、小麦与黑麦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和育性特点
第2章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及杂交后代的细胞学和育性特点
二、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及种质材料的选育
三、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差异及异附加系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
第3章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的杂交亲和性和杂种的育性
二、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特点
三、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性状特点和种质材料的选育
四、种质材料的鉴定及遗传标记研究
第4章 八倍体小偃麦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八倍体小偃麦与小麦的杂交结实性及杂种后代的性状分离
二、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细胞胚胎学研究
三、杂种后代中种质的选育及其鉴定、评价
第5章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抗白粉病基因的转移利用
一、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二、粗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及抗性基因转移
三、四倍体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及抗性基因转移
参考文献
第3篇 冬小麦主要目标性状的鉴定、评价和改良
第1章 高产性状的评价与改良
一、通过品种的演变分析高产性状的发展
二、每公顷9000~9750kg水平下高产品种的理想模式
三、小麦亲本组合高产潜力的灰色综合评价
第2章 小麦抗倒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一、抗倒性的评价方法
二、茎秆质量及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三、抗倒性状的遗传分析
第3章 抗病性的遗传评价与改良
一、抗病性的遗传与改良
二、抗病种质的鉴定、创新和评价
第4章 抗旱性的鉴定、评价和筛选
一、肥力效应与品种的抗旱性
二、抗旱类型的划分
三、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四、距离(水分梯度)鉴定方法及其探讨
第5章 高产小麦品种熟相的研究
一、熟相及其分类
二、不同熟相类型的生理特点
三、不同熟相类型的干物质积累与灌浆特性
四、熟相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五、熟相的评判及选择
第6章 馒头小麦加工品质的评价及其协调选择
一、馒头小麦品质评价方法
二、影响馒头加工质量的小麦品质性状
三、馒头小麦品质性状的协调选择
四、馒头小麦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篇 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1章 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概况
一、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
二、种质评价利用及基础理论研究
第2章 小麦种质创新和评价利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种质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的持续改良
二、多种途径结合是种质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几个关系的协调及种质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1篇 冬小麦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评价利用
第1章 矮孟牛的创造
一、背景与思路
二、创造矮孟牛的方法和技术
三、矮孟牛优异性状表现
四、系谱分析
第2章 矮孟牛的遗传分析与种质评价
一、基因效应分析与种质评价
二、配合力分析与种质评价
三、矮孟牛种质类型的模糊识别
第3章 矮孟牛的利用
一、利用成效
二、系列品种的选育及繁育
第4章 矮孟牛利用经验的理论研究
一、早代组合评选的遗传基础
二、F1组合量化选择方法
三、F1组合的目测评选
第5章 矮孟牛创造和利用成功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2篇 外源基因在冬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第1章 小麦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及其遗传分析
一、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
二、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
三、小麦与黑麦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和育性特点
第2章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及杂交后代的细胞学和育性特点
二、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及种质材料的选育
三、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差异及异附加系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
第3章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的杂交亲和性和杂种的育性
二、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特点
三、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性状特点和种质材料的选育
四、种质材料的鉴定及遗传标记研究
第4章 八倍体小偃麦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八倍体小偃麦与小麦的杂交结实性及杂种后代的性状分离
二、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细胞胚胎学研究
三、杂种后代中种质的选育及其鉴定、评价
第5章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抗白粉病基因的转移利用
一、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二、粗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及抗性基因转移
三、四倍体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及抗性基因转移
第3篇 冬小麦主要目标性状的鉴定、评价和改良
第1章 高产性状的评价与改良
一、通过品种的演变分析高产性状的发展
二、每公顷9000~9750kg水平下高产品种的理想模式
三、小麦亲本组合高产潜力的灰色综合评价
第2章 小麦抗倒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一、抗倒性的评价方法
二、茎秆质量及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三、抗倒性状的遗传分析
第3章 抗病性的遗传评价与改良
一、抗病性的遗传与改良
二、抗病种质的鉴定、创新和评价
第4章 抗旱性的鉴定、评价和筛选
一、肥力效应与品种的抗旱性
二、抗旱类型的划分
三、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四、距离(水分梯度)鉴定方法及其探讨
第5章 高产小麦品种熟相的研究
一、熟相及其分类
二、不同熟相类型的生理特点
三、不同熟相类型的干物质积累与灌浆特性
四、熟相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五、熟相的评判及选择
第6章 馒头小麦加工品质的评价及其协调选择
一、馒头小麦品质评价方法
二、影响馒头加工质量的小麦品质性状
三、馒头小麦品质性状的协调选择
四、馒头小麦研究展望
第4篇 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1章 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概况
一、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
二、种质评价利用及基础理论研究
第2章 小麦种质创新和评价利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种质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的持续改良
二、多种途径结合是种质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几个关系的协调及种质研究展望
第1篇 冬小麦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评价利用
第4章 八倍体小偃麦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第4章 抗旱性的鉴定、评价和筛选
参考文献
第1章 小麦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及其遗传分析
第1章 矮孟牛的创造
第2章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八倍体小偃麦与小麦的杂交结实性及杂种后代的性状分离
一、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
二、种质评价利用及基础理论研究
一、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
二、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
三、小麦亲本组合高产潜力的灰色综合评价
二、系列品种的选育及繁育
一、早代组合评选的遗传基础
一、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及杂交后代的细胞学和育性特点
二、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及种质材料的选育
三、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二、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特点
第4篇 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2章 矮孟牛的遗传分析与种质评价
四、种质材料的鉴定及遗传标记研究
第2篇 外源基因在冬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背景与思路
二、创造矮孟牛的方法和技术
一、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的杂交亲和性和杂种的育性
一、利用成效
第1章 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概况
二、多种途径结合是种质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差异及异附加系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
三、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性状特点和种质材料的选育
一、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1章 高产性状的评价与改良
二、影响馒头加工质量的小麦品质性状
四、系谱分析
三、矮孟牛种质类型的模糊识别
第4章 矮孟牛利用经验的理论研究
第5章 矮孟牛创造和利用成功的启示
第5章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抗白粉病基因的转移利用
三、不同熟相类型的干物质积累与灌浆特性
三、矮孟牛优异性状表现
一、基因效应分析与种质评价
三、小麦与黑麦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和育性特点
二、每公顷9000~9750kg水平下高产品种的理想模式
一、肥力效应与品种的抗旱性
二、配合力分析与种质评价
二、F1组合量化选择方法
一、馒头小麦品质评价方法
四、馒头小麦研究展望
一、种质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的持续改良
第3章 矮孟牛的利用
三、F1组合的目测评选
二、粗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及抗性基因转移
第3章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一、通过品种的演变分析高产性状的发展
一、熟相及其分类
第6章 馒头小麦加工品质的评价及其协调选择
二、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细胞胚胎学研究
三、杂种后代中种质的选育及其鉴定、评价
四、距离(水分梯度)鉴定方法及其探讨
三、四倍体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及抗性基因转移
第3篇 冬小麦主要目标性状的鉴定、评价和改良
第2章 小麦抗倒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一、抗倒性的评价方法
一、抗病性的遗传与改良
第5章 高产小麦品种熟相的研究
三、馒头小麦品质性状的协调选择
二、茎秆质量及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三、抗倒性状的遗传分析
第3章 抗病性的遗传评价与改良
四、熟相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二、抗病种质的鉴定、创新和评价
二、抗旱类型的划分
二、不同熟相类型的生理特点
第2章 小麦种质创新和评价利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五、熟相的评判及选择
三、几个关系的协调及种质研究展望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reation,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inter wheat germplasm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