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谢女士 谢女士》是旅美作家、收藏家谢舒的首部散文随笔集。陈丹青倾力推荐。
谢舒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出国的知识女性。风云际会的纽约,三十余年的海外生活,走出国门后的见闻、交往、认知、感受,使她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立场逐渐超脱于个人之上。而良好的教育、深厚的学养和思考,她得以用史家的透彻眼光、新闻记者的敏锐观察、小说家的文笔,记录三十余年来的见闻经历,记录隐没在时间长河中大历史的小细节与大时代下普通人的隐痛和沧桑。她在行文中的所述、所感,沧海桑田之叹,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自省意识。
本书收录了谢舒近年来的代表作品,包括为出版即引发热议的《谢女士 谢女士》《此愿未竟》《迁葬》《一笔两个荣》等。在这些文章里,她写到在杰克逊高地讲学的木心,写到著名画家傅抱石和倾力收藏中国画的收藏家邓仕勋,还写到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不少同胞的命运转折和时代隐痛……
《谢女士 谢女士》记录了隐没在时间长河中大历史的小细节,记录这个时代下普通人的沧桑与传奇。
目录
序:近乎小说的记忆
从南京到纽约
埋在镇江的黄金
保姆(一)
保姆(二)
餐馆日月
杰克逊高地
沧桑与传奇
今月曾经照古人
谢女士 谢女士
饥饿的父亲
一笔两个荣字
一个面
此愿未竟
烹调大师傅培梅
推拿师周老太
未曾谋面忆郑念
迁葬
新移民
一生
滴水之恩
财运
恩人何贝卡
海外一座桥
爱国
中国玫瑰
长眠在你的家乡
“9·11”纪实回忆
后记
【书摘与插画】
《埋在镇江的黄金》
羊头湾,大西洋边一个宁静小镇。隔着多少年月回想,除了一片海水,还有一个故事。
那里有家中餐馆叫“顶好”,店主是一对台湾夫妻。多年前一个夏夜,我离开南京到了纽约,马上开始找工作。有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找到更好的事做,把“顶好”的差事让给了我。小餐馆急于要人,愿意去的人却少,路远底薪少。我毫不犹豫接下来。
店面布局合理就不显小,走道上铺着起腻的红地毯,低幽的轻音乐涤荡了俗气。靠厨房的墙上凿了个龛,供财神爷,爷脚下供水果糕点,亮长明灯。
朱老板四十多岁,身量矮而板实,走路小跨度呼呼生风,他见我到,上前笑眯眯招呼:来啦?辛苦哇!刚到不歇歇?出来就好!到了美国,美国好啊!
他回身撩开厨房外的布帘子,斜欠身子伸头喊:喂!出来!出来沙!人家,怎么称呼你?不行不行,不能叫你名字,谢小姐吧?出来见见噻!
爽净的中年女人走出来,甩着手上的水:不好意思正在备料,刚到也不歇歇?美国辛苦哎。老板娘说温软闽南语,跟朱老板的镇江扬州语全不同。她端起桌上的不锈钢水壶,倒了一杯冰水,杯口上的小浮冰咯啦咯啦响。南京没有走远,纽约已在眼前。离愁尚在心底,生忧逼在身旁。
星期天饭店十二点开张,朱老板招呼吃午饭。除了我,“顶好”只请一个墨西哥人,骑车送外卖兼洗碗。其余事情一应朱家人做。朱老板接电话接订单,上汤上菜。老板娘身兼大厨二厨。大厨炒菜,二厨抓码配菜。老板娘母亲择菜洗菜撕鸡皮。
吃饭时朱老板对我说:谢小姐刚来,不晓得饭店规矩,这块儿跟你说下小费的事。小费的事那个留学生跟我说过,因朱老板自己伺候客人,客人给的小费便由他收,他再分给收拾碗盘的busboy 或者busgirl(餐馆勤杂工),四六开。他拿六。
他问我:谢小姐啊晓得美国小费的规矩?小费多就多点,少也没法子,美国饭店都这个样子。在南京我算是劳心者,在美国是劳力者。我能吃苦,怕脏也做出不怕的样子,没有客人时我到厨房帮老板娘干活。吃饭时我主要吃便宜的菜,鱼肉不多吃。我总是笑容满面。
朱老板对我印象慢慢不错,说,现在谢小姐晓得打工辛苦了吧?问下子,你啊成家啦?要没得呢,找个美国人结婚,要少吃不少辛苦,绿卡还有希望,我们是第一代过来的,才能让我儿子他们不吃苦,现在啊,不管店里多忙,两个小家伙就是不过来帮忙,好像他们的出息跟我们苦做的餐馆没得关系。
朱老板的镇江口音让我分神,眼前是他的人,心思已去了镇江。风光无限的焦山金山,脍炙人口的香醋肴肉,这些离我千万里远的东西,在朱老板的乡音里咀嚼着。有时吃过饭他会给我盛一杯香草冰激凌,我忽然掉下眼泪。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