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sha shi bi ya 、 niu dun he bei duo fen : bu tong de chuang zao mo shi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53571854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收集了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S·钱德拉塞卡教授的七篇演讲。它们阐述了作者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钱德拉塞卡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他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和体验美的经历,如海森堡发现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完美其著名的方程式以及魏尔提出引力规范理论等等,它们都涉及到共同的问题:动机、创造和美。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家(1946)
第二章 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1985)
第三章 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1975)
第四章 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1979)
第五章 米尔恩讲座爱德华·阿瑟·米尔恩和他在现代天体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1979)
第六章 纪念A.S.爱丁顿诞辰一百周年讲座(1982)
第七章 K·史瓦西讲座的美学基础(1986)
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
附录:寻求秩序——钱德拉塞卡对黑洞、蓝天和科学创造力的思考
译后记
第一章 科学家(1946)
第二章 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1985)
第三章 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1975)
第四章 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1979)
第五章 米尔恩讲座爱德华·阿瑟·米尔恩和他在现代天体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1979)
第六章 纪念A.S.爱丁顿诞辰一百周年讲座(1982)
第七章 K·史瓦西讲座的美学基础(1986)
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
附录:寻求秩序——钱德拉塞卡对黑洞、蓝天和科学创造力的思考
译后记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sha shi bi ya 、 niu dun he bei duo fen : bu tong de chuang zao mo shi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