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剑虹、曹圣洁主编;成祖明、周蕾、刘秋香撰稿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80123762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教程作为基督教爱国主义教材,是由教会人员编写的,其内容和表达方式充分考虑到基督教义和教会用语习惯,力法语深入浅出,生动帖切,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立场,用事实和材料说话,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做到对广大神学生进行人情入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爬梳了大量原始文献,在对广大神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力求有益于同学们增长宗教学识和学术意识。本教材正文共九章,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挖掘圣经和教义的传统内涵,阐发爱国主义思想,第二,树立正确的中国教会史观,坚定爱国主义思想。第三,继承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学习众前辈爱国事迹。第四,系统介绍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历史,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第五,全面阐述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着力开拓创新。上述五个部分内容,分为九章展开论述,各章相对独立,又依次过渡,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的性质和任务
二 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的基本内容
三 学习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爱国是基督教教义和传统的一贯要求
第一节 《旧约》中的爱国思想
一 圣经中国家观念的由来与形成
二 立定国家根基的神圣律法
三 亡国之痛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 忧国忧民的众先知
第二节 《新约》中的爱国思想
一 耶稣的爱国情怀
二 众使徒的爱国情怀
三 基督徒的伦理与责任
第三节 基督教传统中的爱国思想
一 1-3世纪教父的爱国思想
二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爱国思想
三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爱国思想
第二章 树立正确的中国基督教史观,坚定爱国思想
第一节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基督教
一 景教
二 也里可温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西方差会与传教士
一 殖民主义背景下的西方传教运动
二 两次鸦片战争与有关不平等条约
三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时期
四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时期
五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节 正确认识西方差会在华的文化事业
一 发展学校教育 笼络知识人才
二 创办文字出版 控制舆论思想
三 举行慈善活动 争取人心
四 结语
第三章 继承和发扬中国基督徒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第一节 中国基督徒与反帝爱国革命运动
一 孙中山与基督教
二 爱国基督徒与辛亥革命
三 爱国基督徒与“五卅”运动
第二节 中国基督徒与抗日救亡运动
一 抗日救亡运动概述
二 投身抗日救亡的舆论宣传
三 积极服务援助抗日救亡
四 抗战中的基督徒英烈
第三节 中国基督徒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进步事业
一 较早支持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教会领袖
二 爱国基督徒与平民教育运动
三 中国基督徒爱国民主力量的壮大
第四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上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早期探索
一 自立运动
二 本色化倡议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与三自宣言的发表
一 历史的抉择
二 《三自宣言》
第三节 第一历史阶段的三自爱国运动发展
一 发展概述
二 割断与西方差会的联系和爱国实践
三 对王明道、倪柝声问题的揭露
四 三大见证十项任务
第五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下
第一节 第二历史阶段的三自爱国运动发展
一 三自爱国织织和教会的恢复与发展
二 神学教育和文字出版事工
三 与国际和港澳台间的友好交往
第二节 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
一 从“三自”到“三好”
二 坚持“四个必须”
三 坚持独立自主坚决抵御渗透
第三节 五十年三自爱国运动的成就和经验
一 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 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
第六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组织的建立与健全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两会
一 “全国两会”组织的建立与健全
二 “全国两会”的性质和任务
三 “全国两会”的组织形式和原则
四 “全国两会”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节 各省地方基督教两会
一 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的建立与健全
二 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的作用和贡献
第七章 爱国爱教的典范——吴耀宗先生
第一节 吴耀宗的爱国爱教活动
一 抗日战争前的吴耀宗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活动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爱国活动
第二节 吴耀宗与三自爱国运动
第三节 吴耀宗的爱国爱教思想
一 吴耀宗与唯爱主义
二 吴耀宗的社会福音观
三 吴耀宗的政治思想
四 吴耀宗的上帝观
五 结语
第八章 中国基督教诸前辈的爱国业绩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爱国爱教的众牧长
一 郑和甫
二 陈见真
三 崔宪详
四 陈崇桂
五 江文汉
六 黄培永
七 田景福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文化教育界爱国前辈
一 刘湛恩
二 吴雷川
三 赵紫宸
四 刘廷芳
五 颜福庆
第三节 中国基督教杰出的爱国女性
一 张竹君
二 刘王立明
三 吴贻芳
四 邓裕志
五 林巧稚
第九章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第一节 神学思想建设概述
一 神学思想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 圣经和教会历史的依据
三 神学思想建设的发起和进程
第二节 丁光训主教与神学思想建设
一 《丁光训文集》
二 丁光训主教的主要神学思想
三 丁光训主教和中国教会领袖的贡献
第三节 神学思想建设的成绩
一 确立了神学思想建设目标、原则和课题
二 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三 巩固和深化了三自爱国运动
四 年轻的研究队伍在锻炼中成长
五 理论付诸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束语 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努力实现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 坚持“四个维护”,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二 坚持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积极投身神学思想建设
三 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努力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后记
Hy#x
绪论
一 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的性质和任务
二 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的基本内容
三 学习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爱国是基督教教义和传统的一贯要求
第一节 《旧约》中的爱国思想
一 圣经中国家观念的由来与形成
二 立定国家根基的神圣律法
三 亡国之痛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 忧国忧民的众先知
第二节 《新约》中的爱国思想
一 耶稣的爱国情怀
二 众使徒的爱国情怀
三 基督徒的伦理与责任
第三节 基督教传统中的爱国思想
一 1-3世纪教父的爱国思想
二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爱国思想
三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爱国思想
第二章 树立正确的中国基督教史观,坚定爱国思想
第一节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基督教
一 景教
二 也里可温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西方差会与传教士
一 殖民主义背景下的西方传教运动
二 两次鸦片战争与有关不平等条约
三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时期
四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时期
五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节 正确认识西方差会在华的文化事业
一 发展学校教育 笼络知识人才
二 创办文字出版 控制舆论思想
三 举行慈善活动 争取人心
四 结语
第三章 继承和发扬中国基督徒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第一节 中国基督徒与反帝爱国革命运动
一 孙中山与基督教
二 爱国基督徒与辛亥革命
三 爱国基督徒与“五卅”运动
第二节 中国基督徒与抗日救亡运动
一 抗日救亡运动概述
二 投身抗日救亡的舆论宣传
三 积极服务援助抗日救亡
四 抗战中的基督徒英烈
第三节 中国基督徒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进步事业
一 较早支持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教会领袖
二 爱国基督徒与平民教育运动
三 中国基督徒爱国民主力量的壮大
第四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上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早期探索
一 自立运动
二 本色化倡议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与三自宣言的发表
一 历史的抉择
二 《三自宣言》
第三节 第一历史阶段的三自爱国运动发展
一 发展概述
二 割断与西方差会的联系和爱国实践
三 对王明道、倪柝声问题的揭露
四 三大见证十项任务
第五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下
第一节 第二历史阶段的三自爱国运动发展
一 三自爱国织织和教会的恢复与发展
二 神学教育和文字出版事工
三 与国际和港澳台间的友好交往
第二节 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
一 从“三自”到“三好”
二 坚持“四个必须”
三 坚持独立自主坚决抵御渗透
第三节 五十年三自爱国运动的成就和经验
一 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 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
第六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组织的建立与健全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两会
一 “全国两会”组织的建立与健全
二 “全国两会”的性质和任务
三 “全国两会”的组织形式和原则
四 “全国两会”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节 各省地方基督教两会
一 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的建立与健全
二 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的作用和贡献
第七章 爱国爱教的典范——吴耀宗先生
第一节 吴耀宗的爱国爱教活动
一 抗日战争前的吴耀宗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活动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爱国活动
第二节 吴耀宗与三自爱国运动
第三节 吴耀宗的爱国爱教思想
一 吴耀宗与唯爱主义
二 吴耀宗的社会福音观
三 吴耀宗的政治思想
四 吴耀宗的上帝观
五 结语
第八章 中国基督教诸前辈的爱国业绩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爱国爱教的众牧长
一 郑和甫
二 陈见真
三 崔宪详
四 陈崇桂
五 江文汉
六 黄培永
七 田景福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文化教育界爱国前辈
一 刘湛恩
二 吴雷川
三 赵紫宸
四 刘廷芳
五 颜福庆
第三节 中国基督教杰出的爱国女性
一 张竹君
二 刘王立明
三 吴贻芳
四 邓裕志
五 林巧稚
第九章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第一节 神学思想建设概述
一 神学思想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 圣经和教会历史的依据
三 神学思想建设的发起和进程
第二节 丁光训主教与神学思想建设
一 《丁光训文集》
二 丁光训主教的主要神学思想
三 丁光训主教和中国教会领袖的贡献
第三节 神学思想建设的成绩
一 确立了神学思想建设目标、原则和课题
二 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三 巩固和深化了三自爱国运动
四 年轻的研究队伍在锻炼中成长
五 理论付诸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束语 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努力实现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 坚持“四个维护”,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二 坚持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积极投身神学思想建设
三 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努力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后记
Hy#x
季剑虹、曹圣洁主编;成祖明、周蕾、刘秋香撰稿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