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tic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at the heart of building up progression pathways from secondary to 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China-UK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project Guangdong

副标题:无

作   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编

分类号:

ISBN:978753615083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期望。放眼世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强大压力下,西方工业国家纷纷选择了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德国凭借实体经济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最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在一片狼藉之中体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超然和优雅,就连一向酷爱虚拟经济的美国,也重新认识到制造业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便有了奥巴马总统80亿美元的“社区学院和生涯基金”计划。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共识。今年“两会”上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相当多的内容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比如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等,这些都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在“两会”前不久,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定了具体的任务和措施。最近政府不断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随着构建现代产业步伐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现代职业教育发轫于西方。毋庸讳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比我们更早、更快、更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实践证明,西方的职业教育模式不能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必须加以消化、吸收、改造,形成本土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国经济。回顾过去,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法宝,就是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望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秉承学习、借鉴、吸收、消化的宗旨,朝着构建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不断努力,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职业教育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甚至后来居上。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中英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初步成果。从2000年开始,省教育厅与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就开始了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应该说双方的合作是积极的和卓有成效的。现在回首整个合作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引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第二阶段主要引进英国的证书课程;第三阶段主要研究“以能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标准;第四阶段借鉴英国经验,开发相关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际上,我们和英国的合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合作层面由浅入深,从直接引进到合作开发,从研究单一的教学教法到研究专业和课程标准;二是合作项目由少到多,从最初的数控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两个专业,扩展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四个专业;三是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从重点研究高职拓展到研究中职和高职,以及中高职衔接。这些特点,反映出广东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工作是扎实的,步伐是坚定的,心态是开放的,成效是显著的。 四个项目在深入研究英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秉承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理念,按照设计框架、构建标准、分级培养、衔接互通的思路,探求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法和路径,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初步开发出相关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为解决当前中高职课程重复、衔接不当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思路。让人可喜的是,四个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不乏“问题”意识,始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培养更加符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如何进一步找准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等问题。 如果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比作万里长征,那么四个项目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把这些研究成果在全省职业院校中推广应用,中英职业教育合作的成果将会在广东这一片热土上生根、开花、结果。相信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快、更好,在全国率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一定能圆满实现。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中英职业教育合作研究项目概述
第一章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第一节英国汽车专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借鉴和启迪
一、英国汽车专业职业教育现状
二、英国汽车专业职业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三、中英汽车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四、中英汽车专业合作互动的启迪与思考
第二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本土化探索
一、汽车后市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与实践
二、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与能力研究
三、汽车后市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库的构建
四、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
第三节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与实践
一、创新点
二、校内实践应用效果
三、广东省省内推广应用效果
四、国内交流推广效果
第二章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第一节英国制造专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借鉴与启迪
一、英国制造专业职业教育
二、英国制造专业课程衔接
三、中英制造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第二节中高职衔接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本土化探索实践
一、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与实践
二、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
三、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
第三节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与理念
二、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及影响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第一节英国IT职业标准、资格证书、课程开发和经验借鉴
一、英国IT职业标准
二、英国IT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以BTEC为例)
三、英国IT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以BTEC HND为例)四、借鉴与启示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英合作项目研究回顾与总结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本土化探索
一、与网络技术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三、职业能力分析
四、关键能力分析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培养层次定位
六、构建柔性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
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
第四章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建设
第一节英国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英国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二、中英两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
三、英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第二节我国旅游职业标准和旅游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项目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二、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业背景
三、我国旅游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现状
四、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我国旅游职业标准及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的本土化探索
一、我国旅游职业能力标准的探索
二、我国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与改革创新
三、我国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及改革创新
结语: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
后记
职业教育词汇中英对照索引
显示全部信息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Systematic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at the heart of building up progression pathways from secondary to 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China-UK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project Guangdong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