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副标题:无

作   者:吕文浩著

分类号:

ISBN:978753345185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后五四时代学者群的崛起,以及他们   给思想文化生态所带来的新因素。这些学者的出现,一方面奠定了中国现代   学术的根基,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广泛参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与   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书聚焦于活跃在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末期的学者型社会思想家潘光   旦,将他放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思想文化演变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着重评述他   对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接受与认识,以及他在民族观、   婚姻家庭、性文化与中西文化观等方面的见解。学术界长期以来对社会思想   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够重视,本书以知识史/学科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为   线索,尝试着将潘光旦的社会思想放在一般思想史的视野下加以评析,希望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录

  序言(黄兴涛)
  导言
   一 一别卅载又逢君
   二 后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
  第一章 家世与国内求学时代
   一 诗书之家觅新知
   二 西风习习温旧学
  第二章 从优生学向社会学的扩展
   一 西方优生运动的波澜
   二 选择优生学作为专业
   三 在美国学习优生学
   四 兼顾社会思想的经过与原因
   五 从优生学扩展到社会学的逻辑环节
  第三章 潘光旦:社会学界的优生学家
   一 春风化雨博雅师
   二 “文化与优生学”之争
   三 其他社会学界同仁反应不一
   四 余言
  第四章 潘光旦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 个人与社会并重的社会观
   二 社会学是一门“很切实的学问”
   三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 区分社会学与社会主义
   五 余言
  第五章 潘光旦的中国民族观
   一 民族:血缘与文化共同体
   二 潘光旦中国民族性认识的思想渊源
   三 潘光旦所见中国民族的四种病态
   四 以优生学作为手段来改善民族品质
   五 从两个论争看民族品质改善的不同见解
   六 余论
  第六章 潘光旦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见解
   一 恋爱与婚姻选择的标准
   二 远婚近婚与迟婚早婚
   三 婚姻的可取性
   四 折中家庭的意义
   五 新贤妻良母论
   六 生育节制本身也要受到节制
   七 钟情于家庭养老
   八 余论
  第七章 潘光旦、霭理士与中西性文化的融会
   一 学术因缘
   二 霭理士在思想倾向上对潘光旦的影响
   三 两点思想差异
   四 “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
   五 选择性阐释中国性文化史
   六 对当时涉性事件、言论的评论
   七 余论
  第八章 潘光旦的中西文化观
   一 种族竞存标准下的中国文化
   二 与胡适在文化观上的两次讨论
   三 “中国本位”的内涵
   四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五 以“三才通论”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论文、一般文章
   二 专著、资料集
   三 学位论文、博士后报告
  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