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天纲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52487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发生在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虽然在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当时中国方面的记录与历来的研究都不能不说是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李天纲先生费十年之力,搜集国内外资料而完成的本书,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的一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专著。本书一定程度上理清了该段历史真实,并对历来被认为是阙失的有关此事件的汉语文献进行考究,且将研究重点置于中西文化冲突、中西思想比较的大背景之下。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变   第二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汉语文献   第三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文化史意义   结语   附录   后记

目录

前言世界性的议题(1) 比较文化(7)
第一章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变
一、 缘起
耶稣会人文主义(15) 会内的"祀仪纠纷"(20)
二、 争论大爆发
修会间的争执(32) 阎当与康熙(46)
三、 中西大遭遇
铎罗使团(58) 俱伤的结局(69)
四、 争论的余波
大混乱(87) "葡萄酒外交"(101) 1939年大翻案(108)

第二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汉语文献
一、 关于汉语文献
中国古籍记录(123) 罗马汉语文献(131) 文献价值(150)
二、 两个典型文本
《草稿》(158) 《赣州堂夏相公圣名玛弟亚回方老爷书》(165)
三、 几个争论焦点
调查要点(175) 祭天地(184) 祭祖(188) 祀孔(195) 杂祀(202)
四、 关于文献写作和作者
文献写作(214) 福建世家:严氏父子、李氏兄弟(221) 江南学者:夏大常、丘晟、张星曜(228)
第三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文化史意义
一、 宗教抑或伦理
"中国礼仪之争"与西方"汉学"(239)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定性研究(259)
二、 北京和罗马
近代外交之先河(280) 本土化神学(287)
三、 "西学"与"汉学"
"中国礼仪之争"对明清思想的影响(306) 清末民初宗教思想衍流(325)
结语附录
一、《禁约》(即皇克莱芒十一通谕(自那一天)
二、洪意纳爵等:《祭祀问答》(二种)
三、李九功:《证祀刍议》
四、 引用及参考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