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太湖湖滨带现状与生态修复》系统总结了作者从事湖滨带研究工作近20年的主要成果,采用第一手资料,可为我国湖泊湖滨带的研究、修复和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目录
前言
第1章湖滨带生态系统特征
1.1湖滨带的概念
1.1.1生态交错带
1.1.2湖滨带
1.2湖滨带的结构
1.2.1湖滨带的空间结构
1.2.2湖滨带的时间结构
1.3湖滨带的生物
1.3.1大型植物
1.3.2浮游植物
1.3.3浮游动物
1.3.4底栖动物
1.3.5两栖动物
1.3.6鱼类
1.3.7水禽
1.3.8细菌
1.4湖滨带的功能
1.4.1污染物截留与净化功能
1.4.2捕集藻类和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1.4.3提高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1.4.4野生生物的栖息场所
1.4.5调蓄洪水的功能
1.4.6控制沉积和侵蚀的功能
1.5湖滨带的退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1.5.1湖滨带的退化过程
1.5.2人类对湖滨带退化的影响
1.5.3湖滨带退化对人类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太湖湖滨带范围及类型划分
2.1太湖地理位置与湖泊形态特征
2.1.1太湖的地理位置
2.1.2太湖湖泊形态特征
2.2太湖湖滨带范围
2.3太湖湖滨带类型划分
2.3.1湖滨带类型划分原则
2.3.2湖滨带类型划分
2.3.3湖滨带类型分布统计
参考文献
第3章太湖湖滨带水质状况
3.1主要水质指标状况
3.1.1氮
3.1.2磷
3.1.3高锰酸盐指数
3.1.4叶绿素a
3.1.5溶解氧
3.1.6pH值
3.1.7透明度
3.1.8悬浮物
3.1.9水温
3.2太湖湖滨带水质评价
3.2.1湖滨带水体污染程度
3.2.2湖滨带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3.3湖滨带水体营养状态历史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章太湖湖滨带底泥状况
4.1主要底泥指标现状
4.1.1湖滨带底泥总有机质含量
4.1.2底泥总氮含量
4.1.3底泥总磷含量
4.2湖滨带底泥污染评价
4.3湖滨带底泥历史变化趋势
4.3.1湖滨带底泥总有机质含量明显升高
4.3.2湖滨带底泥总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4.3.3东太湖湖滨带底泥总磷有所上升,其他区域变幅不大
参考文献
第5章太湖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状况
5.1 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现状
5.1.1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与群落
5.1.2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季节性分布特点
5.2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历史演变
5.2.1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面积缩减
5.2.2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群变化显著
5.2.3不同湖区大型水生植物分布不均匀
参考文献
第6章太湖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状况
6.1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特点现状
6.1.1浮游植物
6.1.2浮游动物
6.1.3底栖动物
6.2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分布
6.2.1空间差异分布
6.2.2时间差异分布
6.3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历史变化
参考文献
第7章水动力对太湖湖滨带的影响
7.1太湖水动力的基本概况
7.1.1太湖湖流
7.1.2太湖风浪
7.1.3太湖风涌水
7.1.4太湖定振波
7.1.5大堤的建设对太湖水动力的影响
7.2 太湖水动力对湖滨带的影响
7.2.1水动力对湖滨带底泥的影响
7.2.2水动力对湖滨带植被的影响
7.2.3水动力对湖滨带藻类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章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及驱动因子分析
8.1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1.1评价方法的选择
8.1.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健康体系的分级
8.1.3指标层参照标准确定
8.1.4数据的收集和无量纲化处理
8.1.5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1.6湖滨带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的计算
8.1.7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结果
8.2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分析
8.2.1影响因子的定性筛选
8.2.2数据来源与处理
8.2.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确定驱动因子
8.2.4偏相关系数分析
8.2.5太湖湖滨带驱动因子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章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9.1方案设计目标
9.2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9.2.1方案设计思想
9.2.2方案设计技术路线
9.3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9.4方案比选
第10章太湖湖滨带生境修复
10.1湖滨带生境修复的目标及原则
10,1.1湖滨带修复的生境条件分析
10.1.2湖滨带生境修复目标
10.1.3湖滨带生境修复原则
10.2湖滨带生境修复技术
10.2.1湖滨带消浪技术
10.2.2湖滨带基底修复技术
10.2.3湖滨带藻类清除技术
10.3湖滨带生境修复方案
10.3.1湖滨带消浪方案
10.3.2湖滨带基底修复方案
10.3.3湖滨带藻类清除方案
参考文献
第11章太湖湖滨带生物恢复与生态系统调控
11.1湖滨带生物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11.1.1湖滨带生物恢复的目标
11.1.2湖滨带生物恢复的设计原则
11.2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
11.2.1湖滨带植物种群选择及群落结构设计
11.2.2各类型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
11.3湖滨带生态系统调控方案
11.3.1生物量调控
11.3.2食物链调控
11.3.3生物多样性调控
11.3.4生态系统结构调控
11.4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景观协调性分析
11.4.1 湖滨带生态恢复景观建设的原则
11.4.2湖滨带周边区域景区分布现状
11.4.3湖滨带景观协调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12章太湖湖滨带的生态观测与跟踪研究
12.1生态观测与跟踪的布点与采样频率、时间
12.2生态观测与跟踪的内容及监测方法
12.3生态观测与跟踪结果的整理
彩图
第1章湖滨带生态系统特征
1.1湖滨带的概念
1.1.1生态交错带
1.1.2湖滨带
1.2湖滨带的结构
1.2.1湖滨带的空间结构
1.2.2湖滨带的时间结构
1.3湖滨带的生物
1.3.1大型植物
1.3.2浮游植物
1.3.3浮游动物
1.3.4底栖动物
1.3.5两栖动物
1.3.6鱼类
1.3.7水禽
1.3.8细菌
1.4湖滨带的功能
1.4.1污染物截留与净化功能
1.4.2捕集藻类和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1.4.3提高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1.4.4野生生物的栖息场所
1.4.5调蓄洪水的功能
1.4.6控制沉积和侵蚀的功能
1.5湖滨带的退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1.5.1湖滨带的退化过程
1.5.2人类对湖滨带退化的影响
1.5.3湖滨带退化对人类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太湖湖滨带范围及类型划分
2.1太湖地理位置与湖泊形态特征
2.1.1太湖的地理位置
2.1.2太湖湖泊形态特征
2.2太湖湖滨带范围
2.3太湖湖滨带类型划分
2.3.1湖滨带类型划分原则
2.3.2湖滨带类型划分
2.3.3湖滨带类型分布统计
参考文献
第3章太湖湖滨带水质状况
3.1主要水质指标状况
3.1.1氮
3.1.2磷
3.1.3高锰酸盐指数
3.1.4叶绿素a
3.1.5溶解氧
3.1.6pH值
3.1.7透明度
3.1.8悬浮物
3.1.9水温
3.2太湖湖滨带水质评价
3.2.1湖滨带水体污染程度
3.2.2湖滨带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3.3湖滨带水体营养状态历史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章太湖湖滨带底泥状况
4.1主要底泥指标现状
4.1.1湖滨带底泥总有机质含量
4.1.2底泥总氮含量
4.1.3底泥总磷含量
4.2湖滨带底泥污染评价
4.3湖滨带底泥历史变化趋势
4.3.1湖滨带底泥总有机质含量明显升高
4.3.2湖滨带底泥总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4.3.3东太湖湖滨带底泥总磷有所上升,其他区域变幅不大
参考文献
第5章太湖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状况
5.1 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现状
5.1.1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与群落
5.1.2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季节性分布特点
5.2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历史演变
5.2.1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面积缩减
5.2.2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群变化显著
5.2.3不同湖区大型水生植物分布不均匀
参考文献
第6章太湖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状况
6.1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特点现状
6.1.1浮游植物
6.1.2浮游动物
6.1.3底栖动物
6.2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分布
6.2.1空间差异分布
6.2.2时间差异分布
6.3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历史变化
参考文献
第7章水动力对太湖湖滨带的影响
7.1太湖水动力的基本概况
7.1.1太湖湖流
7.1.2太湖风浪
7.1.3太湖风涌水
7.1.4太湖定振波
7.1.5大堤的建设对太湖水动力的影响
7.2 太湖水动力对湖滨带的影响
7.2.1水动力对湖滨带底泥的影响
7.2.2水动力对湖滨带植被的影响
7.2.3水动力对湖滨带藻类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章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及驱动因子分析
8.1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1.1评价方法的选择
8.1.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健康体系的分级
8.1.3指标层参照标准确定
8.1.4数据的收集和无量纲化处理
8.1.5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1.6湖滨带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的计算
8.1.7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结果
8.2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分析
8.2.1影响因子的定性筛选
8.2.2数据来源与处理
8.2.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确定驱动因子
8.2.4偏相关系数分析
8.2.5太湖湖滨带驱动因子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章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9.1方案设计目标
9.2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9.2.1方案设计思想
9.2.2方案设计技术路线
9.3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9.4方案比选
第10章太湖湖滨带生境修复
10.1湖滨带生境修复的目标及原则
10,1.1湖滨带修复的生境条件分析
10.1.2湖滨带生境修复目标
10.1.3湖滨带生境修复原则
10.2湖滨带生境修复技术
10.2.1湖滨带消浪技术
10.2.2湖滨带基底修复技术
10.2.3湖滨带藻类清除技术
10.3湖滨带生境修复方案
10.3.1湖滨带消浪方案
10.3.2湖滨带基底修复方案
10.3.3湖滨带藻类清除方案
参考文献
第11章太湖湖滨带生物恢复与生态系统调控
11.1湖滨带生物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11.1.1湖滨带生物恢复的目标
11.1.2湖滨带生物恢复的设计原则
11.2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
11.2.1湖滨带植物种群选择及群落结构设计
11.2.2各类型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
11.3湖滨带生态系统调控方案
11.3.1生物量调控
11.3.2食物链调控
11.3.3生物多样性调控
11.3.4生态系统结构调控
11.4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景观协调性分析
11.4.1 湖滨带生态恢复景观建设的原则
11.4.2湖滨带周边区域景区分布现状
11.4.3湖滨带景观协调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12章太湖湖滨带的生态观测与跟踪研究
12.1生态观测与跟踪的布点与采样频率、时间
12.2生态观测与跟踪的内容及监测方法
12.3生态观测与跟踪结果的整理
彩图
太湖湖滨带现状与生态修复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