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凌鼎年、刘江波、张爱国、周海亮、刘霞、金波、菊韵香、秦兴江……百余位作家的百余篇佳作,题材丰富,语言凝练,一个片段,一个场景,均有精彩呈现。既有反讽,又有梦幻,充满人间冷暖,短小且具张力,精练却不乏震撼。
由中国微型小说界知名选家选编的2016年度微型小说,是从当年在全国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优秀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该年度微型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微型小说。
目录
目录
001/微型小说要与时代同步[代序] 冰 峰
001/风雪夜 凌鼎年
003/借 钱 刘国芳
006/石头也有情 曾宪涛
008/我替你挨了一刀 许保金
010/风 铃 刘江波
013/谢幕后的风 胡礼东
015/为青春埋单 刘向阳
018/一本老皇历的私奔 程奋只
020/头版头条 张爱国
022/海蒂太太的信 凤 凰
024/初 潮 周海亮
027/鱼易臭 羊 白
030/择 校 陈国凡
032/借 婚 相裕亭
035/夜红唇 黄殷夫
037/廉正烟 刘 霞
039/魔鬼的皮箱 罗世容
042/你为什么不狡辩 刘正权
044/春深似海 龙会吟
047/飞 狼 申 平
049/感情投资 马孝军
051/秦小娥 刘怀远
054/秤匠师 李世营
056/“二奶”成长史 吴志强
058/工伤九级 谷 昊
060/谜 底 徐明卉
062/白 梅 张玉玲
065/99次 赵晏彪
067/车 窥 刘会然
069/春天的故事 崔 立
071/大爷和田鼠 厉剑童
073/冬 夜 高沧海
076/狗屎运 朱文彬
078/奶奶的荣耀 黄克庭
080/无比凶猛 徐树建
082/过了腊月就是年 宋向阳
085/时空移民 金 波
087/死 蛹 徐国平
090/青花瓷瓶 赵悠燕
092/请你天天去跳舞 张军霞
094/市长进不去男厕所 顾聚星
096/生意人 王维新
099/桃花朵朵开 宋 超
102/酸枣仁 孟宪歧
105/高端招工 菊韵香107/脱俗爱情 顾文显
109/活 着 喜春来
112/规 矩 云 樵
114/宝 贝 孙全鹏
116/插队高人 万 芊
119/偷 窥 邢庆杰
121/结婚戒 石 磊
123/罪恶的钥匙 雷三行
125/母亲的婚事 姜铁军
127/杀年猪 蒋先平
129/证 据 孙艳梅
131/抓 背 高玉芳
134/意外的发现 何 竞
136/一块创可贴 一只男鸳鸯
138/笑 杀 石上流
140/相逢时难别亦难 王卫斌
143/杨小青的诗和远方 秦兴江
145/人间烟火 王文钢
147/你像领导 徐均生
150/寻找好人 葛有杰
152/一把椅子 张风雅
154/养个儿子当乡长 蔡兴荣
156/枪 手 陈耀宗
159/最后的微笑 王培静
162/人生的考题 李 建
164/晚 晴 王生文
167/返璞归真 万俊华
169/刺十字绣的女人 吴明华
172/丢 银 郑武文
174/尴尬的手机 魏东侠
177/高档餐厅 郑付林
179/医 者 周国华
181/一条叫欢欢的狗 王明新
183/捉 鳖 朱树元
186/卫兵与修鞋女 林万华
188/我在漩涡等你 刘万里
191/修鞋匠阿三 林庭光
193/血 瞳 桔 子
195/伞 张以进
197/楼上楼下 李忠元
199/夜航灯 墨 村
201/一块红布 刘学兵
204/矿工帽里的隐秘 亚 华
206/根 雕 张正旭
208/复 仇 田玉莲
211/冯剃头 邵火焰
213/画家与女人 王永山
216/关胖子 王晓峰
218/局长的鱼 大 海
221/苗大姐 付卫星
223/那个女人是谁 戴玉祥
226/老槐树下 罗俊士
229/最近风声紧 段久颖
232/一推再推 柯玉升
234/打 分 赵 欣
236/往 事 韦延才
239/送 妻 蓝雪冰儿
241/小灰的心事 李世民
244/新媳妇新 李立泰
247/女毒枭 尚纯江
249/人性的一瞬 徐树建
251/山 头 朱红娜
253/赵家米铺 赵长春
255/偷桃记 秋 人
257/卖桃子的梅子 谢大立
259/吃过了吧 童树梅
261/灯 花 徐 风
264/扶 贫 顾振威
266/继 母 付桂秋
269/青无花果 海清涓
271/炫 富 呼庆法
273/余 热 韦健华
275/许先生的花事儿 木门长子
277/回家的理由 晓 晓
279/寻 鞋 左世海
281/临终的荣耀 潼河水
284/幸福的理由 孙毛伟
286/风中的小丫 余清平
288/挂 号 戴 希
290/家 训 朱会鑫
292/马后炮 邱宗植
294/龙虎斗 梁 刚
297/给自己一点颜色 黄杰贵
299/火车站旁的馄饨 焦 辉
301/老公老婆 马学全
303/木匠张 朱卫军
305/杀 猪 蔡进步
307/铁匠麻三 黄学友
309/继 父 蒙福森
312/差生和优生 李抗生
314/《二十四史》谬误始末 符浩勇
316/挂红灯 凌 尘
318/剪窗花 王伟锋
321/井 胡天翔
323/佛 姥 王 鼎
326/张林的发财梦 刘晓斌
329/无花果 黄宁兰
332/迷信的老爸 衡德宏
333/道 歉 田 杕
336/买书记 殷 茹
【书摘与插画】
风雪夜
凌鼎年
世纪寒潮说来就来,温度低到了百年未遇。小年夜那晚,飘起了雪花,夹杂着冰粒子,打在脸上生痛生痛的。
风雪中,老灶台小饭店的老杨头正要关门时,突然闯进一位满头是雪的年轻人。
账台上残疾的阿芳一见,脱口而出:“对不起,关门了,不营业了!”
年轻人自管往凳子上一坐,朝老杨头说:“来点吃的!”
老杨头打量了一下年轻人,也就二十来岁,比自己儿子小几岁的模样。穿得有点单薄,风雪天,帽子、手套都没有,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袋里好像是两瓶大瓶装的雪碧。
老杨头看这小伙子又冷又饿的样子,不忍心拒之门外,就问:“想吃点啥?”
年轻人想也没有想,就说道:“来碗红烧肉,再来个鱼,两碗米饭!”
阿芳说:“关店歇业了,年初五再开张。你去别家看看吧。”
“那有什么吃什么。我肚皮贴到后背脊了。”年轻人认定这家了。
老杨头让阿芳泡杯热茶给年轻人,自己去厨房忙开了。红烧肉是现成的,热一下就可上桌。善解人意的老杨头先烧了碗榨菜肉丝汤端上去。
年轻人说:“老板,我没有点汤。”
老杨头说:“今天是小年夜,遇到就是个缘分,这汤是本店送的,不收你钱。”
年轻人说:“谢谢老板!”
老杨头注意到年轻人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水箱里的活鱼都吃光了,还好冰箱里还有一条杀好的鲫鱼,老杨头就红烧了。
这年轻人上来就把一碗饭狼吞虎咽吃了。吃完,问:“还有吗?能再来一碗吗?”
阿芳想碰到饿死鬼投胎了,哪有这样吃饭的,就没有好气地说:“没有了,都关店过年了,哪有多余的饭。”阿芳说的是实话。
老杨头马上接嘴说:“你稍等,我给你下碗面。”
年轻人很快把一碗红烧肉与一条红烧鲫鱼吃了个一干二净。
老杨头端上了一碗面条。
年轻人再次三下五除二把一碗面条连汤带水全吃了。
年轻人的脸上泛出了些许活气。他摸摸索索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几张皱皱巴巴的一元票,三块硬币,还有一个打火机,钱加起来也就十来元,显然不够这一顿饭钱。阿芳刚想说:“你来吃霸王餐啊!”但老杨头拉了拉阿芳的衣服,示意她不要说。
年轻人有点没有底气地说:“老板,我写张欠……欠条,行吧?”
老杨头坐到年轻人面前,说:“你如果肯听我讲个故事,这顿晚饭就算我请。”
年轻人无法拒绝,下意识地摆弄着打火机,听着老杨头的故事。
老杨头说:“三年前,有个叫山娃的农村小伙子,24岁,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原本准备春节回去结婚的,但包工头拖欠了三年的工资,拿不到这三年的工资,三娃拿什么回去结婚。他盯了包工头好多天,终于发现包工头小年夜这天在一个大饭店与家人吃年夜饭,山娃闯了进去,讨要工资,老板不但不给钱,还骂骂咧咧,推推搡搡,山娃想到自己的婚事因无钱办不了,气不打一处来,气头上的山娃拎起桌上的酒瓶,砸在了老板头上。老板家的人一拥而上,痛揍山娃。山娃本能地用半截酒瓶朝打他的人猛刺,结果有三人被刺破脸与手,一个刺破了颈动脉,流血过多而死。最后,山娃被判无期徒刑。
“山娃的婚事自然吹了,山娃的老爹带着他残疾的女儿到城里来讨饭,捡破烂,就是为了能就近去监狱看看山娃。直到第三年才开了个小饭店,勉强在城里立住了脚。
“我想你应该听出来了,山娃的爹就是我。孩子,我估摸着你也遇到了难事,你千万千万不能再走我儿子山娃的老路。你打火机一点,就没法挽回了。去自首吧。”
年轻人听罢故事,泪水已模糊了双眼。他问老杨头:“你怎么看出我要去犯罪?”
老杨头说:“我是有名的狗鼻子,你一进门我就闻到了汽油味。我瞧见了那个全新的打火机,你口袋里没烟,也不见你抽烟,我就猜到了你想做什么。看你吃饭的样子,我就知道你至少饿了两三顿了。你只有十来元零钱,说明你真的山穷水尽了。你说写欠条,我知道你本性不坏。我不能让你像山娃一样断送了自己的后半生啊。年轻人,听我老杨头一声劝吧。”
风雪中,老杨头陪着年轻人向派出所走去……
原载2016年第4期《啄木鸟》
石头也有情
曾宪涛
小乐从小酷爱鹅卵石,他还有个怪癖,遇到喜欢的石头,总要把它洗干净了含在嘴里,爸妈怎么劝他也不改。现在小乐已经上大学了,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放暑假,小乐在家闲来无事,又开始摆弄鹅卵石。这天,他从新淘来的鹅卵石中,发现一块石头的纹路很特别,像是草体的“情”字。小乐越看越喜欢,便洗干净了含在嘴里,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播放的是本地《社会大观》栏目,一位石头爱好者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小乐看着看着,突然忍不住大笑起来,竟忘了口中的鹅卵石,结果石头滑下去,卡在喉咙里。小乐打开门冲出去,跑到楼下院子里便跪倒在地上。几个邻居大妈发现了,跑上前问怎么回事,只见他眼球突出,口吐鲜血,说不出话,只能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大妈们急忙把他架到小区门口,准备拦车送他去医院。
然而,这个点儿出租车很少,怎么也拦不到空车。小乐已呼吸困难,脸上紫斑都出来了。就在大家心急如焚之际,一辆出租车停在他们面前,司机打开车门,对车后的两个客人说:“实在对不起了,你们能不能换乘别的车,我要救救这个孩子。”说完还对他们拱手作揖。那两个乘客很通情达理,急忙下了车。出租车带上小乐和两个大妈急速驶向医院。
到医院要经过多个路口,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给110,说自己车上有急救病人,向警方求助,能否闯红灯。警方同意了他的请求。出租司机便按照警方的要求,打开了双闪,一路通行无阻地驶向医院。
出租车一直开到急救中心门口,急救人员把小乐抬了进去,在一片忙乱之中,司机悄然离去。
经过紧急抢救,石头被取出来了,小乐脱离了危险。小乐的爸妈这时也赶到了医院,医生说:“幸亏抢救及时,要是再晚来几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小乐爸妈吓坏了,千恩万谢感激邻居大妈,一个大妈说:“不要谢我们,都是邻居,这事还不是应该的?倒是要好好感谢那位司机师傅,小乐能及时被送到医院抢救,多亏了他。”
大家这时才想起那位好心的司机,可他早已不知去向。邻居大妈让小乐爸妈一定要找到他,好好感谢人家。小乐爸妈连连点头。
小乐终于醒了,没想到他头一句话竟是问:“我的石头在哪儿?”他爸妈又好气又好笑,小乐对爸妈说那可是个宝贝,求他们去问问医生,可别给扔掉了。
爸妈没办法,只好去问护士,幸好取出的石头还没被扔掉,护士给找来了,对小乐说:“留着也好,当作教训吧。”小乐擦干净石头,叫爸妈看那上边红色的纹路,果真清清楚楚是一个草体的“情”字。爸妈都吃惊不已,联想到儿子遇上好心司机,得到及时救助,难道多亏这块石头有“情”?
小乐爸妈多方打听,可根本找不到这位恩人司机。因为当时情急,邻居大妈谁也没记住司机的特征,更甭说他的车牌号。突然,一个大妈想起在车上那位司机曾给110打电话求助闯红灯,便叫小乐爸妈找警方查问。
小乐爸妈打电话给110,警方调出那天的电话记录,把司机的手机号码给了他们。小乐爸爸按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听说小乐爸妈想当面感谢时,道:“不要不要,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再打也不接了。
小乐爸妈想再去求助警方找那位司机,小乐却对爸妈说:“还是不要再麻烦警察了,他不愿见你们,就算警察找到他,他也不会要你们的报答。”爸妈说总要当面对人家说声感谢吧,小乐说:“我有个办法,可以在报纸上公开表达我们的谢意。”
爸妈都说这个办法好,就找到当地报社。报社记者听后十分感动,答应一定要把这件事报道出来。
第二天,一篇饱含深情的报道在晨报上刊登了,报道赞扬了好心的司机,表达了小乐一家的感激之情,还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就是那块“情”字石,标题:“石头也有情。”
报道引起很大反响。就在当天下午,小乐爸爸的手机响了,一看,竟是恩人司机的号码。小乐爸爸一阵激动,接通电话,只听对方说:“你们不是要见我吗?我现在有时间,可以跟你们见面。”
小乐爸爸赶快叫妈妈包一个红包,等恩人来了送给他。很快,司机打电话说他已到了楼下,小乐的爸妈急忙下楼把司机迎到家里。
司机进屋后,小乐看他有点眼熟,肯定是在哪儿见过,当然不是救他那天,那天他难受得根本顾不上看司机的样子。
小乐爸妈送上了红包,司机笑了,说:“你们误会了,我来见你们,不是为了红包,而是为小乐那块有‘情’的石头。”
司机解释说,他是一位奇石爱好者,特别喜欢收藏鹅卵石,最近市里要举行“有情有义家乡人”的作品展,他收集的石头中,两块“有”字石,一块“义”字石都有了,就是难寻一块“情”字石,看了报道,他想来求购小乐的那块“情”字石,配成“有情有义”奇石作品。
听他说完,小乐想起来了,司机就是那天电视里记者采访的石头爱好者,当时司机说,谁有“情”字石,他愿出重金购买。小乐就是看到这里哈哈一笑,石头才卡在了喉咙里。
小乐把那块“情”字石无偿送给了司机。作品展览会上,这件“有情有义”的奇石作品引起了人们的争相围观,石头有情的故事,也就这么传开了。
原载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月报》
借 婚
相裕亭
盐区西去六里许,水塘稀了,林子密了。在水塘与密林间,散落着密密匝匝的人家。其中,一户粉墙黛瓦的高门大院,户主姓闫,经营盐。
闫家两个儿子:老大闫广,乐于经商,且,精于盐场上的买卖;老二闫文,自小喜爱书画,娶盐区钱员外家的女儿钱蓉为妻。
钱蓉嫁到闫家,闫家老爷子发现这个儿媳满腹诗文,且温文尔雅,聪慧过人,是个当家理财的料儿,有意无意间,教她一些盐商之道。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上,一场霍乱,袭卷盐区,先是老闫撒手西去。紧接着是钱蓉的丈夫闫文及六岁的儿子命归黄泉。撇下个以泪洗面的钱蓉,孤寡一人,没了依靠。
哥嫂那边,看钱蓉年轻,而且是死了丈夫,断了香火,料她守不住,就想早些撵她改嫁,独吞祖上的财产。
钱蓉遭到丧夫断子之痛,再去面对哥嫂的冷眼,心中无比凄凉,慢慢长夜里,常常暗自抹泪。
这天午后,钱蓉独自一人,来到盐河边的赵媒婆家。
赵媒婆一看闫家的小寡妇上门,喜出望外,让座、看茶之后,看钱蓉从水袖中掏出两锭银子。赵媒婆想:这个小娘子十之八九是有了意中人,想托她媒约之言,图个好名声。遂扯着钱蓉那细白的手,说:“大妹子,你年纪轻轻的,是该迈出这一步啦。”
可钱蓉话一出口,让赵媒婆大吃一惊!那小娘子不是自个儿想改嫁,而是想让赵媒婆给她讨一房儿媳妇。
赵媒婆一听,这小娘子满口疯话!她死了丈夫,没有儿子,讨哪门子儿媳妇。可那小娘子说得认真,她把话挑明了,就是要娶一房儿媳妇,而且要年轻、漂亮的。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赵媒婆看那小娘子放在桌边的银子,想到闫家高门大院的好日子,心里话,这小娘子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个伴儿,便打趣说:“你若不嫌弃,就把俺家红儿领去,给你做个干女儿。”赵媒婆想让红儿认她钱蓉做个干娘,以后,可以嫁个门当户对的上等人家。
钱蓉笑笑,说,她要的是儿媳妇,不是什么干闺女。赵媒婆扯着钱蓉的玉腕,说:“什么闺女、儿媳妇,还不是一个理儿,都喊你娘。”
钱蓉轻轻地摇摇头,说:“那可大不一样,闺女喊娘,那是娘家妈,儿媳喊娘,那可就是婆婆哟!”
赵媒婆说:“好好好!那就依了你。”
钱蓉说:“那好,既然你同意红儿嫁给我做儿媳,咱们得立个字据,要不然我今儿领了去,明儿你再要回来,那我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赵媒婆当作玩笑一样,一一依了钱蓉,请了村里的长辈和两个私塾先生,立了字据,并查看了一个黄道吉日,体体面面地把红儿嫁过去了。
那时间,红儿刚好十六岁,正是迎面桃花的好年龄,无须粉黛,就能光彩照人!加上钱蓉精心调理,给她量体裁衣,教她修眉、抹面,很快就出落得鲜荷嫩藕一般。夜晚,钱蓉教她背《女儿经》《百家姓》,手把手地教她读书认字儿。赶上天气晴好,还领她去盐场转转。
后院,大哥一家不知钱蓉从哪里弄来这么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与其昼夜相伴,私下里嘀咕:那钱蓉没个正经的!
可哥嫂那边的大公子闫乐儿,每日去学堂里读书,或是胳膊上架个鸟笼,出来进去,路过前院婶子家门口,总要往里面多张望两眼。尤其是看到红儿一个人在院子里扑蝶、捉蜻蜓时,那乐儿来来回回,定要多走几趟。
说不准是哪一天,那一对少男少女对上了眼儿。等后院里的哥嫂发现他们的乐儿,午饭不回家吃、晚饭不回家吃,有时,夜晚睡觉还要去前院里喊人时,那红儿早已身怀六甲,真真切切地做了他人之媳。
这一来,后院大哥大嫂不干了,找到前院大吵大闹,说钱蓉用心不良,找来这么一个狐狸精,勾引了他家的乐儿误入歧途。
钱蓉先是忍气吞声,后来,见大哥大嫂闹得凶了,她也拉下脸面,领着个大肚子红儿站出来。但她并没有去跟哥嫂大声吵闹,只是说明她娶来红儿为媳,是明媒正娶,堂堂正正的,本意是想婆媳相依,到头来,红儿却被他们家乐儿给强占了!
钱蓉扬言,要与哥嫂到州府大堂上评理去。
哥嫂一看钱蓉动怒,要经官动府!心里就打起了小锣鼓,按照大清的戒律,男女私通,要定罪论处;若是强霸美女,还要遭牢狱之灾,哪还了得吗?哥嫂三番五次地找人来中间调和。
刚开始,钱蓉坚决不答应,就是要与大哥大嫂到公堂上说个谁是谁非,后来,说情者频频上门,钱蓉这才勉强做出了让步,但条件有二:其一,红儿与乐儿的事,已经生米做成熟饭,那就请哥嫂把乐儿过继给她钱蓉做儿子;其二,祖上留下的家产,首先要一分为二。然后,乐儿过来之后,还要带上哥嫂应得家产的一半。原因是大哥家两个儿,乐儿本该得到父母的一半家产。
哥嫂那边,明知这一切,都是钱蓉设下的圈套,可钱蓉讲得句句都在理上,也只好忍气吞声地认了。
原载2016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
酸枣仁
孟宪歧
冀北山区的青牛村,漫山遍野都是酸枣树,秋风一吹,树叶飘零,山山岭岭被玛瑙般的酸枣儿染红了。村里人都知道这酸枣仁可是宝贝。它有安心提神的功效,是中药里用来治失眠和提神的好方子。谁有个心事睡寝不安,就弄一把酸枣仁用砂锅炒熟了吃下去,保准睡个安稳觉;谁要是像遇见瞌睡虫一样总睁不开眼睛,那好,吃一把生的酸枣仁,保准精精神神。
那一年,青牛村最漂亮的姑娘紫菊被宝山镇的刘大头娶去做了三姨太太,这让青牛村的男人垂头丧气。最垂头丧气的便是蒋维新,蒋家是祖传中医。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不错,蒋维新就继承了他爸的衣钵,当了江湖的郎中。蒋家和紫菊家是邻居,自小就熟悉。两人私下里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只等媒婆上门了。
可登上紫菊家门的不是媒婆,而是国军的一个团长,姓刘,他爸是宝山镇的刘大头,一跺脚宝山镇就哆嗦的大财主。
前不久,紫菊去刘大头的绸缎庄,被刘大头一眼看中。
刘大头就一个儿子,觉得人单势孤,还想再讨太太再生儿子。
刘团长腰里掖着盒子枪,领着俩卫兵,来到紫菊家。
紫菊爸一见当兵的就害怕,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哆里哆嗦地问:“不知长官来我家干啥?”
刘团长笑嘻嘻地说:“恭喜你啦,以后你就是我亲爷儿。我爸相中了你家闺女,今天是五月初八,等六月初八,就来娶亲。”
一句话弄得紫菊爸蒙头转向。
刘团长拿出一根金条说:“这是聘礼,您收好!”
刘团长说罢,啪的一声给紫菊爸敬了军礼,吓得紫菊爸后退好几步。
刘团长昂首挺胸走了。
紫菊采猪草回来,爸高兴地说:“紫菊,咱的好日子来了!”
紫菊惊问:“爸,您说啥好日子啊?”
爸说:“刘大头相中你啦,这不,让他儿子来下聘礼,你猜猜,下的什么聘礼?乖乖,一根金条哇!”
紫菊一听差点气晕了。大声问:“爸,刘大头比你岁数还大呢,反正我不嫁他!”
爸阴了脸:“不嫁?你我说了都不算数。刘团长腰里那玩意儿可不是吃素的。”
紫菊急得哭起来。
爸说:“掉进蜜罐里啦,哭啥?准备准备,六月初八就是好日子。”
紫菊哭罢,就偷偷去蒋维新家。结果,蒋维新去山外给人家看病了。紫菊天天去蒋维新家,但就是见不到蒋维新的面。
一直到紫菊被刘大头接走,蒋维新也没回来。
紫菊嫁到刘家,刘大头对她百依百顺,像心肝宝贝一般疼着。可紫菊就是不让刘大头近身。刘大头也不急,就慢慢磨她熬她。生拉硬拽的事儿没意思。等她尝到甜头,自然会主动投进怀抱的。
这天,正好刘大头有事进县城。下人告诉紫菊说:“三太太,外面有一个自称是你家亲戚的。”
紫菊出门一看,却是蒋维新,不觉泪如雨下。
蒋维新更是眼圈发红。紫菊问:“你咋才来?”
蒋维新长叹一声:“天意如此啊。”
蒋维新告诉紫菊,他去为人家治病,回来的路上被一伙逃兵抓了壮丁,跟着他们跑了一个多月,趁被共军包围的空儿,他脱掉军服逃了回来。
紫菊用手擦擦眼泪说:“你快回去吧。”
蒋维新从衣兜里拿出一包草药说:“记住,每月初一吃一小包,管你皮肤白嫩细腻的。”
紫菊点点头,依依不舍离去。
时间不长,紫菊便投进了刘大头的怀抱。刘大头百般呵护,整日沉浸在温柔梦里。可惜,刘大头天天努力,夜夜播种,紫菊这块肥田沃野却寸草不生。
3个月后,刘大头的儿子刘团长被共军击毙。
刘大头思子心切,精神失常,终日无法安息。紫菊便捎信请蒋维新来给刘大头看病。
蒋维新给紫菊开了方子,紫菊亲自回家给刘大头抓药。
蒋维新给刘大头开了许多酸枣仁,告诉紫菊:“记住,回去把枣仁炒熟,用山荆草水煮两个时辰,晒干,开水服用,一星期便好。”
紫菊哭说:“我看他们爷俩挺可怜的,你就尽力给治,我给你钱。”
蒋维新说:“你就放心吧,我不需要钱,但我需要你!”
蒋维新说罢就攥住了紫菊的手,紫菊忙抽回手说:“那我就回去了。”
蒋维新还想说什么,紫菊却走出了药铺。
蒋维新望着紫菊的背影怅惘若失。
可是,刘大头服了酸枣仁后,越发精神,竟然三天三夜眼睛连眨都不眨,第四天便一命呜呼了!
紫菊回到了青牛村。蒋维新终日守在紫菊身边。
紫菊喃喃自语:“你说那酸枣仁咋就不管事呢?”
蒋维新神秘地微笑说:“我的傻紫菊啊,你哪里知道,炒过的酸枣仁,再用山荆草水煮,作用正好相反啊!”
紫菊勃然变了脸色:“这么说你是故意要他死?”
蒋维新答:“那老头子不死,哪有我们的今天啊?”
紫菊又问:“那你给我的那包草药到底是干啥的?”
蒋维新恨恨地说:“那是管避孕的草药。我不能让你怀上他的种!”
紫菊猛然挣脱了蒋维新的怀抱,不认识蒋维新似的说:“你咋会这样啊?亏你还是个治病救人的郎中!却害起了人!”
蒋维新激动地说:“紫菊啊,我这一片苦心,都是为了你啊!”
紫菊冷笑一声:“都是为了我?为了我也不能害人啊?他刘大头再不好,也不应该让他死呀!”
紫菊依然离开了蒋维新,又回到了宝山镇,因为她是刘大头的三姨太。
原载2016年9月7日作家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