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科学技术概论》的修订版,是为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而编写的。本书在修订中保持了原书的结构框架,主要更新了现代高科技的相关内容,并增加了部分图片资料。全书共18章,分为四编,分别从近代科技发展史、现代自然科学基本内容、高科技领域的状况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包含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本书可作为中文、历史、教育等文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欲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读者参考。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近代科学技术
第1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1.1 科学革命的突破
1.1.1 天文学革命
1.1.2 医学生理学革命
1.2 经典力学的奠基
1.2.1 开普勒对天空“立法”
1.2.2 伽利略对地面物体的研究
1.3 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1.3.1 牛顿的综合
1.3.2 万有引力定律
1.4 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
1.5 近代科学方法
1.5.1 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
1.5.2 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
1.5.3 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
1.5.4 牛顿论科学方法
1.5.5 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2章 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
2.1 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2.1.1 纺织技术——产业革命的源头
2.1.2 钢铁产业
2.1.3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2.1.4 蒸汽技术革命
2.2 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3.1 天地演化的研究
3.2 物理学的进展
3.2.1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热力学
3.2.2 电磁现象的研究
3.2.3 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3.3 化学上的成就
3.3.1 原子分子论
3.3.2 有机物的合成和有机结构理论
3.3.3 元素周期律
3.4 生物学的飞跃
3.4.1 细胞学说
3.4.2 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第4章 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
4.1 德国的崛起
4.1.1 李比希学派
4.1.2 德国化学工业的兴起
4.1.3 内燃机的发明
4.1.4 电力技术革命
4.2 美国的崛起
4.2.1 重视农业、加强工业与农业的联系
4.2.2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4.2.3 组织创新
4.2.4 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4.2.5 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4.2.6 管理出效益
参考文献
第二编 现代自然科学
第5章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5.1 相对论
5.1.1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5.1.2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5.1.3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5.2 量子力学
5.2.1 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2.2 量子力学的建立
5.2.3 量子力学的若干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5.3 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
5.3.1 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
5.3.2 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6章 宇观世界探索
6.1 人类宇宙观的演化
6.1.1 日心说及其天文观测依据
6.1.2 银河系的发现及太阳系在其中的位置
6.1.3 从星云到河外星系
6.1.4 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提出及其理论预言
6.2 宇宙观测与大爆炸宇宙学的发展
6.2.1 宇宙观测及其意义
6.2.2 大爆炸宇宙学面临的困难
6.2.3 暴胀宇宙的成就和困难
6.3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6.3.1 星系形成时期及分类
6.3.2 银河系的年轮及其次系
6.3.3 剧烈变化的星系核
6.4 标志恒星一生的赫罗图
6.4.1 恒星的形成
6.4.2 恒星分类
6.4.3 揭示恒星一生经历的秘密——赫罗图
6.4.4 恒星演化的结局
6.5 太阳和太阳系的起源
6.5.1 研究太阳的双重意义
6.5.2 太阳系的起源和太阳的形成
6.5.3 行星及其卫星的形成
第7章 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
7.1 穷究物质结构之谜
7.1.1 古人对物质本原问题的探索
7.1.2 近代科学视野中的原子
7.1.3 揭开原子世界的面纱
7.2 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
7.2.1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7.2.2 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7.3 现代科学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
7.3.1 问题的提出
7.3.2 当代有关统一场论工作的不懈努力
第8章 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8.1 地球系统科学
8.1.1 地球系统科学的创立
8.1.2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8.2 生态学
8.2.1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8.2.2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8.2.3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8.3 环境科学
8.3.1 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产生
8.3.2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第9章 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
9.1 现代生命科学
9.1.1 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9.1.2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建立
9.1.3 基因的调节与控制:中心法则
9.1.4 遗传密码的破译
9.2 生命的起源
9.2.1 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
9.2.2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9.2.3 多分子体系和原始生命的出现
9.3 人类的起源及其智力的发展
9.3.1 人类的起源
9.3.2 脑科学对人类智力发展的研究
9.3.3 认知科学对人类智力发展的认识
9.4 人工智能
9.4.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9.4.2 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学派
9.4.3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10章 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
10.1 一般系统论
10.1.1 一般系统论的发展过程
10.1.2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10.1.3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10.1.4 系统方法
10.2 控制论与信息论
10.2.1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产生过程
10.2.2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10.2.3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发展
10.2.4 控制论与信息论方法
10.3 自组织、非线性与探索复杂性
10.3.1 耗散结构理论
10.3.2 协同学
10.3.3 混沌理论
10.3.4 分形学
参考文献
第三编 当代高技术
第11章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
11.1 高技术的定义
11.2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
11.3 高技术的特点
11.4 高技术产业
第12章 计算机技术
12.1 历史的源流
12.2 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2.2.1 电子管的发明与最初的尝试
12.2.2 ENIAC的诞生
12.2.3 冯·诺依曼与EDVAC
12.2.4 第一代计算机
12.3 从第二代到第四代
12.3.1 晶体管与第二代计算机的问世
12.3.2 IBM360——第三代计算机的里程碑
12.3.3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与第四代计算机
12.3.4 巨型计算机
12.4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
12.4.1 微处理器的发明
12.4.2 驶向牵牛星座
12.4.3 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12.5 计算机的智能化
12.6 计算机的网络化
12.6.1 ARPANet
12.6.2 UNIX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12.6.3 因特网的诞生
12.6.4 因特网的发展状况
12.7 未来的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第13章 生物技术
13.1 生物技术释义
13.2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
13.2.1 酶的特性与分类
13.2.2 酶工程概述
13.2.3 发酵与发酵工程
13.2.4 发酵工程的贡献
13.3 细胞工程
13.3.1 细胞的全能性
13.3.2 植物组织培养
13.3.3 细胞融合
13.3.4 细胞拆合与胚胎移植
13.3.5 克隆技术
13.4 基因工程
13.4.1 DNA: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
13.4.2 基因工程的产生
13.4.3 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13.4.4 基因工程对传统生物技术的渗透
13.5 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第14章 新材料、新能源技术
14.1 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技术
14.1.1 新型金属材料
14.1.2 高分子合成材料
14.1.3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4.1.4 复合材料
14.1.5 光电子材料
14.1.6 纳米材料
14.2 新能源概述
14.3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14.3.1 核能的发现与军事利用
14.3.2 核电站的发展
14.3.3 受控热核聚变能
14.4 可再生能源
14.4.1 太阳能
14.4.2 地热能
14.4.3 氢能
14.4.4 生物能、风能、海洋能
第15章 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
15.1 方兴未艾的海洋技术
15.1.1 海洋与海洋资源
15.1.2 崛起的海洋技术
15.2 海洋探测技术
15.2.1 海洋科学考察船
15.2.2 海洋卫星
15.2.3 潜水器
15.3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15.3.1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技术
15.3.2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5.3.3 海水淡化技术
15.3.4 海洋能源开发技术
15.4 空间与空间技术
15.4.1 空间:人类的第四环境
15.4.2 空间技术:铺向通天路
15.5 运载火箭
15.5.1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15.5.2 火箭技术的发展
15.5.3 现代运载火箭的结构
15.6 人造地球卫星
15.6.1 众星熠熠
15.6.2 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
15.6.3 卫星的应用
15.7 载人航天
15.7.1 飞出地球
15.7.2 “阿波罗”登月计划
15.7.3 空间站与航天飞机
15.7.4 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与载人航天工程
参考文献
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16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
16.1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
16.1.1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
16.1.2 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
16.1.3 科学技术与劳动手段
16.1.4 科学技术与管理
16.2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6.2.1 作为中介的技术
16.2.2 技术创新
16.2.3 技术转移和技术引进
16.2.4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
16.3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16.3.1 日本——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
16.3.2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16.4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启示
第17章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17.1 全球问题
17.2 中国的环境问题
17.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17.3.1 从《人类环境宣言》到“可持续发展”
17.3.2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17.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7.4.1 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和自然观的转变
17.4.2 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17.4.3 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消费观
17.4.4 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科技
第18章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18.1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
18.1.1 科学技术进步间接推动精神文明发展
18.1.2 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的直接影响
18.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18.2.1 两种文化的提出
18.2.2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18.2.3 机械唯物主义盛行导致两种文化的分裂
18.2.4 两种文化的交融是历史的趋势、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后记
%Ix
导论
第一编 近代科学技术
第1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1.1 科学革命的突破
1.1.1 天文学革命
1.1.2 医学生理学革命
1.2 经典力学的奠基
1.2.1 开普勒对天空“立法”
1.2.2 伽利略对地面物体的研究
1.3 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1.3.1 牛顿的综合
1.3.2 万有引力定律
1.4 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
1.5 近代科学方法
1.5.1 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
1.5.2 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
1.5.3 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
1.5.4 牛顿论科学方法
1.5.5 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2章 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
2.1 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2.1.1 纺织技术——产业革命的源头
2.1.2 钢铁产业
2.1.3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2.1.4 蒸汽技术革命
2.2 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3.1 天地演化的研究
3.2 物理学的进展
3.2.1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热力学
3.2.2 电磁现象的研究
3.2.3 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3.3 化学上的成就
3.3.1 原子分子论
3.3.2 有机物的合成和有机结构理论
3.3.3 元素周期律
3.4 生物学的飞跃
3.4.1 细胞学说
3.4.2 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第4章 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
4.1 德国的崛起
4.1.1 李比希学派
4.1.2 德国化学工业的兴起
4.1.3 内燃机的发明
4.1.4 电力技术革命
4.2 美国的崛起
4.2.1 重视农业、加强工业与农业的联系
4.2.2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4.2.3 组织创新
4.2.4 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4.2.5 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4.2.6 管理出效益
参考文献
第二编 现代自然科学
第5章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5.1 相对论
5.1.1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5.1.2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5.1.3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5.2 量子力学
5.2.1 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2.2 量子力学的建立
5.2.3 量子力学的若干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5.3 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
5.3.1 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
5.3.2 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6章 宇观世界探索
6.1 人类宇宙观的演化
6.1.1 日心说及其天文观测依据
6.1.2 银河系的发现及太阳系在其中的位置
6.1.3 从星云到河外星系
6.1.4 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提出及其理论预言
6.2 宇宙观测与大爆炸宇宙学的发展
6.2.1 宇宙观测及其意义
6.2.2 大爆炸宇宙学面临的困难
6.2.3 暴胀宇宙的成就和困难
6.3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6.3.1 星系形成时期及分类
6.3.2 银河系的年轮及其次系
6.3.3 剧烈变化的星系核
6.4 标志恒星一生的赫罗图
6.4.1 恒星的形成
6.4.2 恒星分类
6.4.3 揭示恒星一生经历的秘密——赫罗图
6.4.4 恒星演化的结局
6.5 太阳和太阳系的起源
6.5.1 研究太阳的双重意义
6.5.2 太阳系的起源和太阳的形成
6.5.3 行星及其卫星的形成
第7章 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
7.1 穷究物质结构之谜
7.1.1 古人对物质本原问题的探索
7.1.2 近代科学视野中的原子
7.1.3 揭开原子世界的面纱
7.2 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
7.2.1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7.2.2 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7.3 现代科学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
7.3.1 问题的提出
7.3.2 当代有关统一场论工作的不懈努力
第8章 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8.1 地球系统科学
8.1.1 地球系统科学的创立
8.1.2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8.2 生态学
8.2.1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8.2.2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8.2.3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8.3 环境科学
8.3.1 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产生
8.3.2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第9章 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
9.1 现代生命科学
9.1.1 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9.1.2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建立
9.1.3 基因的调节与控制:中心法则
9.1.4 遗传密码的破译
9.2 生命的起源
9.2.1 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
9.2.2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9.2.3 多分子体系和原始生命的出现
9.3 人类的起源及其智力的发展
9.3.1 人类的起源
9.3.2 脑科学对人类智力发展的研究
9.3.3 认知科学对人类智力发展的认识
9.4 人工智能
9.4.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9.4.2 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学派
9.4.3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10章 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
10.1 一般系统论
10.1.1 一般系统论的发展过程
10.1.2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10.1.3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10.1.4 系统方法
10.2 控制论与信息论
10.2.1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产生过程
10.2.2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10.2.3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发展
10.2.4 控制论与信息论方法
10.3 自组织、非线性与探索复杂性
10.3.1 耗散结构理论
10.3.2 协同学
10.3.3 混沌理论
10.3.4 分形学
参考文献
第三编 当代高技术
第11章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
11.1 高技术的定义
11.2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
11.3 高技术的特点
11.4 高技术产业
第12章 计算机技术
12.1 历史的源流
12.2 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2.2.1 电子管的发明与最初的尝试
12.2.2 ENIAC的诞生
12.2.3 冯·诺依曼与EDVAC
12.2.4 第一代计算机
12.3 从第二代到第四代
12.3.1 晶体管与第二代计算机的问世
12.3.2 IBM360——第三代计算机的里程碑
12.3.3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与第四代计算机
12.3.4 巨型计算机
12.4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
12.4.1 微处理器的发明
12.4.2 驶向牵牛星座
12.4.3 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12.5 计算机的智能化
12.6 计算机的网络化
12.6.1 ARPANet
12.6.2 UNIX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12.6.3 因特网的诞生
12.6.4 因特网的发展状况
12.7 未来的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第13章 生物技术
13.1 生物技术释义
13.2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
13.2.1 酶的特性与分类
13.2.2 酶工程概述
13.2.3 发酵与发酵工程
13.2.4 发酵工程的贡献
13.3 细胞工程
13.3.1 细胞的全能性
13.3.2 植物组织培养
13.3.3 细胞融合
13.3.4 细胞拆合与胚胎移植
13.3.5 克隆技术
13.4 基因工程
13.4.1 DNA: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
13.4.2 基因工程的产生
13.4.3 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13.4.4 基因工程对传统生物技术的渗透
13.5 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第14章 新材料、新能源技术
14.1 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技术
14.1.1 新型金属材料
14.1.2 高分子合成材料
14.1.3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4.1.4 复合材料
14.1.5 光电子材料
14.1.6 纳米材料
14.2 新能源概述
14.3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14.3.1 核能的发现与军事利用
14.3.2 核电站的发展
14.3.3 受控热核聚变能
14.4 可再生能源
14.4.1 太阳能
14.4.2 地热能
14.4.3 氢能
14.4.4 生物能、风能、海洋能
第15章 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
15.1 方兴未艾的海洋技术
15.1.1 海洋与海洋资源
15.1.2 崛起的海洋技术
15.2 海洋探测技术
15.2.1 海洋科学考察船
15.2.2 海洋卫星
15.2.3 潜水器
15.3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15.3.1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技术
15.3.2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5.3.3 海水淡化技术
15.3.4 海洋能源开发技术
15.4 空间与空间技术
15.4.1 空间:人类的第四环境
15.4.2 空间技术:铺向通天路
15.5 运载火箭
15.5.1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15.5.2 火箭技术的发展
15.5.3 现代运载火箭的结构
15.6 人造地球卫星
15.6.1 众星熠熠
15.6.2 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
15.6.3 卫星的应用
15.7 载人航天
15.7.1 飞出地球
15.7.2 “阿波罗”登月计划
15.7.3 空间站与航天飞机
15.7.4 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与载人航天工程
参考文献
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16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
16.1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
16.1.1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
16.1.2 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
16.1.3 科学技术与劳动手段
16.1.4 科学技术与管理
16.2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6.2.1 作为中介的技术
16.2.2 技术创新
16.2.3 技术转移和技术引进
16.2.4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
16.3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16.3.1 日本——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
16.3.2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16.4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启示
第17章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17.1 全球问题
17.2 中国的环境问题
17.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17.3.1 从《人类环境宣言》到“可持续发展”
17.3.2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17.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7.4.1 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和自然观的转变
17.4.2 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17.4.3 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消费观
17.4.4 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科技
第18章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18.1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
18.1.1 科学技术进步间接推动精神文明发展
18.1.2 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的直接影响
18.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18.2.1 两种文化的提出
18.2.2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18.2.3 机械唯物主义盛行导致两种文化的分裂
18.2.4 两种文化的交融是历史的趋势、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后记
%Ix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