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所谓敦煌学,就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先生主编、由刘进宝编著的《敦煌学通论》一书,给什么是敦煌学作出了上述定义。
《敦煌学通论》是在作者的《敦煌学述论》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是一部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分为:千载沧桑话敦煌,艺术瑰宝千佛洞,扼腕愤谈伤心史,敦煌遗书,敦煌学研究遍天下等五个章节。
作者在这里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从而导致一门真正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的诞生,以及它的逐渐兴起、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了全面叙述,并尽量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敦煌学的各个方面及研究状况也作了全面论述。作为一部学术性普及读物,它极便于初涉敦煌学的学者,对于敦煌学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敦煌学研究,既需要有高水平的专题研究之作,也需要有面向一般读者全面介绍、普及敦煌学的通俗读物,从而使敦煌学尽快从学术界走向全社会,这便是出版本书的目的所在。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千载沧桑话敦煌
一 “敦煌”名称的含义
1 汉族名称
2 少数民族语
3 与希腊人有关
二 汉代对敦煌的开拓与经营
1 汉代对敦煌的开拓
2 设置郡县行政区
3 建立军事防御体系
4 移民实边与河西屯田
三 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1 学术文化的发展
2 佛教活动的兴盛
3 佛教艺术之花的绽开
四 丝绸路上的一颗明珠——隋与唐前期的敦煌
1 唐前期对敦煌的统治
2 经济的高度发展
3 中西交通的兴盛
4 辉煌灿烂的莫高窟艺术
五 吐蕃对敦煌的统治与经营
1 吐蕃占领敦煌及其民族统治
2 吐蕃对敦煌的统治形式——部落、将制
3 吐蕃时期的田赋制度
4 渐趋衰退的敦煌艺术
六 孤悬西陲的归义军
1 张议潮起义及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2 归义军政权的沿革
3 归义军时期的统治政策
4 “日落西山”的莫高窟艺术
七 丝绸之路的衰落与敦煌的沉寂
1 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 渐趋沉寂的敦煌
3 已近黄昏的莫高窟艺术
第二章 艺术瑰宝千佛洞
一 莫高窟的创建与编号
1 莫高窟之名称
2 乐僔法师与莫高窟的创建
3 研究敦煌的锁钥——莫高窟编号
二 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壁画概述
1 敦煌壁画的内容
2 形象的历史
三 彩塑艺术的杰作
1 丰富多彩的敦煌彩塑
2 敦煌彩塑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四 飞天新装挥舞迎——敦煌的飞天艺术
1 敦煌飞天的产生
2 飞天的发展变化
3 敦煌飞天的艺术风格
五 反弹琵琶伎乐天——敦煌的乐舞艺术
1 敦煌曲谱的解译
2 名目繁多的乐器
3 千姿百态的舞蹈
4 令人费解的舞谱
六 人间天国多楼台——敦煌的建筑艺术
1 古建筑实物
2 壁画中的古代建筑
第三章 扼腕愤谈伤心史——敦煌遗书与文物被盗记
一 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1 藏经洞遗书的发现
2 土地庙遗书发现记
3 大胆的推测
二 千古之谜谁解说——敦煌藏经洞封闭之谜
1 藏经洞原为洪〓(音辩)影窟
2 藏经洞封闭之谜
三 斯坦因敦煌劫宝藏
1 斯坦因及其第一次考察
2 千佛洞骗宝
3 盗劫后的评说与英藏敦煌文书
四 “汉学大师”取菁华
1 法国的“汉学”研究
2 伯希和敦煌劫宝藏
3 菁华犹在巴黎藏
五 姗姗来迟的橘瑞超
1 大谷光瑞考察团与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外流
2 日本的敦煌吐鲁番文书
六 不甘落后的鄂登堡
1 组织考察的“俄国委员会”
2 鄂登堡与敦煌盗宝
3 俄罗斯所藏敦煌文书
七 带来厄运的华尔纳
1 第一次盗劫
2 第二次考察与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
3 惨重的损失与美国所藏敦煌文书
八 劫余断篇又遭劫
1 遗书的流散
2 运京途中遭劫记
九 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
1 总体历史背景
2 具体原因的分析
第四章 敦煌遗书——百科全书式的宝藏
一 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1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 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展
3 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
二 宗教研究的新材料
1 “佛教遗书”甲天下
2 道教典籍
3 景教文献
4 摩尼教经典
三 寺院生活的真实写照
1 对敦煌寺院“唱衣”的研究
2 佛教经律中的“唱衣”
3 敦煌寺院中的“唱衣”
4 敦煌寺院“唱衣”的地域特色
四 唐代地方公文的处理程式——敦煌吐鲁番的官文书
1 县司机构的官文书判署
2 州、都督府的官文书判署
3 牒文及其处理方式
五 通俗文学的重要一页——变文
1 什么是变文
2 变文的题材和内容
3 变文的价值
六 诗苑奇葩竞争艳
1 敦煌诗人之作
2 释氏道徒之作
3 敦煌民间诗歌
4 敦煌文人诗歌
七 天真质朴的曲子词
1 词的起源与敦煌曲子词
2 丰富的内容
3 曲子词的研究
八 科学技术的珍宝
1 丰富的天文学资料
2 雕版印刷术的实证
九 有待发掘的医学宝库——敦煌医学概述
1 古本草学的新发现
2 丰富的医经
3 珍贵的医方
第五章 敦煌学研究遍天下——敦煌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概况
一 敦煌学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发展
1 从史的角度考察敦煌学之产生
2 草创阶段(1909——1924年)
3 艰苦创业(1925——1949年)
4 初步发展(1949——1966年)
二 科学考察结硕果
1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及其成就
2 敦煌考古促进了敦煌学研究
三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1 于右任先生的建议书
2 向达先生的大声疾呼
3 贺昌群先生的积极响应
4 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
四 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1 研究队伍日渐壮大
2 学术活动日益频繁
3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五 台港地区的敦煌学
1 敦煌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2 研究机构及学术活动
3 对敦煌文献的整理研究
六 法国的敦煌学研究
1 主要的敦煌学家及其著述
2 对敦煌汉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3 对其他民族文字写卷的研究
七 敦煌学研究在日本
1 二次大战前的研究概况
2 二战后至七十年代的研究概况
3 最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情况
八 其他国家的敦煌学研究
1 俄罗斯
2 英国
3 美国
4 韩国
附录一 《敦煌学述论》后记
附录二 台湾版序言
后记
k+x
第一章 千载沧桑话敦煌
一 “敦煌”名称的含义
1 汉族名称
2 少数民族语
3 与希腊人有关
二 汉代对敦煌的开拓与经营
1 汉代对敦煌的开拓
2 设置郡县行政区
3 建立军事防御体系
4 移民实边与河西屯田
三 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1 学术文化的发展
2 佛教活动的兴盛
3 佛教艺术之花的绽开
四 丝绸路上的一颗明珠——隋与唐前期的敦煌
1 唐前期对敦煌的统治
2 经济的高度发展
3 中西交通的兴盛
4 辉煌灿烂的莫高窟艺术
五 吐蕃对敦煌的统治与经营
1 吐蕃占领敦煌及其民族统治
2 吐蕃对敦煌的统治形式——部落、将制
3 吐蕃时期的田赋制度
4 渐趋衰退的敦煌艺术
六 孤悬西陲的归义军
1 张议潮起义及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2 归义军政权的沿革
3 归义军时期的统治政策
4 “日落西山”的莫高窟艺术
七 丝绸之路的衰落与敦煌的沉寂
1 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 渐趋沉寂的敦煌
3 已近黄昏的莫高窟艺术
第二章 艺术瑰宝千佛洞
一 莫高窟的创建与编号
1 莫高窟之名称
2 乐僔法师与莫高窟的创建
3 研究敦煌的锁钥——莫高窟编号
二 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壁画概述
1 敦煌壁画的内容
2 形象的历史
三 彩塑艺术的杰作
1 丰富多彩的敦煌彩塑
2 敦煌彩塑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四 飞天新装挥舞迎——敦煌的飞天艺术
1 敦煌飞天的产生
2 飞天的发展变化
3 敦煌飞天的艺术风格
五 反弹琵琶伎乐天——敦煌的乐舞艺术
1 敦煌曲谱的解译
2 名目繁多的乐器
3 千姿百态的舞蹈
4 令人费解的舞谱
六 人间天国多楼台——敦煌的建筑艺术
1 古建筑实物
2 壁画中的古代建筑
第三章 扼腕愤谈伤心史——敦煌遗书与文物被盗记
一 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1 藏经洞遗书的发现
2 土地庙遗书发现记
3 大胆的推测
二 千古之谜谁解说——敦煌藏经洞封闭之谜
1 藏经洞原为洪〓(音辩)影窟
2 藏经洞封闭之谜
三 斯坦因敦煌劫宝藏
1 斯坦因及其第一次考察
2 千佛洞骗宝
3 盗劫后的评说与英藏敦煌文书
四 “汉学大师”取菁华
1 法国的“汉学”研究
2 伯希和敦煌劫宝藏
3 菁华犹在巴黎藏
五 姗姗来迟的橘瑞超
1 大谷光瑞考察团与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外流
2 日本的敦煌吐鲁番文书
六 不甘落后的鄂登堡
1 组织考察的“俄国委员会”
2 鄂登堡与敦煌盗宝
3 俄罗斯所藏敦煌文书
七 带来厄运的华尔纳
1 第一次盗劫
2 第二次考察与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
3 惨重的损失与美国所藏敦煌文书
八 劫余断篇又遭劫
1 遗书的流散
2 运京途中遭劫记
九 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
1 总体历史背景
2 具体原因的分析
第四章 敦煌遗书——百科全书式的宝藏
一 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1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 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展
3 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
二 宗教研究的新材料
1 “佛教遗书”甲天下
2 道教典籍
3 景教文献
4 摩尼教经典
三 寺院生活的真实写照
1 对敦煌寺院“唱衣”的研究
2 佛教经律中的“唱衣”
3 敦煌寺院中的“唱衣”
4 敦煌寺院“唱衣”的地域特色
四 唐代地方公文的处理程式——敦煌吐鲁番的官文书
1 县司机构的官文书判署
2 州、都督府的官文书判署
3 牒文及其处理方式
五 通俗文学的重要一页——变文
1 什么是变文
2 变文的题材和内容
3 变文的价值
六 诗苑奇葩竞争艳
1 敦煌诗人之作
2 释氏道徒之作
3 敦煌民间诗歌
4 敦煌文人诗歌
七 天真质朴的曲子词
1 词的起源与敦煌曲子词
2 丰富的内容
3 曲子词的研究
八 科学技术的珍宝
1 丰富的天文学资料
2 雕版印刷术的实证
九 有待发掘的医学宝库——敦煌医学概述
1 古本草学的新发现
2 丰富的医经
3 珍贵的医方
第五章 敦煌学研究遍天下——敦煌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概况
一 敦煌学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发展
1 从史的角度考察敦煌学之产生
2 草创阶段(1909——1924年)
3 艰苦创业(1925——1949年)
4 初步发展(1949——1966年)
二 科学考察结硕果
1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及其成就
2 敦煌考古促进了敦煌学研究
三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1 于右任先生的建议书
2 向达先生的大声疾呼
3 贺昌群先生的积极响应
4 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
四 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1 研究队伍日渐壮大
2 学术活动日益频繁
3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五 台港地区的敦煌学
1 敦煌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2 研究机构及学术活动
3 对敦煌文献的整理研究
六 法国的敦煌学研究
1 主要的敦煌学家及其著述
2 对敦煌汉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3 对其他民族文字写卷的研究
七 敦煌学研究在日本
1 二次大战前的研究概况
2 二战后至七十年代的研究概况
3 最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情况
八 其他国家的敦煌学研究
1 俄罗斯
2 英国
3 美国
4 韩国
附录一 《敦煌学述论》后记
附录二 台湾版序言
后记
k+x
敦煌学通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