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被围困的社会:转型中国的政治想象与乡村理解》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腐败新治理:“递罪逻辑”与微博抗辩中的群众监督、政治生态社会化:微博反腐的合法性困境及出路、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非制度选择与本土化实践、政贬或法治:“十八大”后反腐路线的内在逻辑、政府官员的“语言腐败”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政治公正的迷失:微博社区内的群体抗辩与权力紧张、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等。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学术论文
第一章 网络政治与腐败治理
政治腐败新治理:“递罪逻辑”与微博抗辩中的群众监督——以“带病提拔”的微博举报事件为中心
政治生态社会化:微博反腐的合法性困境及出路——基于“雷政富案”等十个案例的实证分析
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非制度选择与本土化实践——基于“同行反腐”与“非同行反腐”的案例比较分析
政贬或法治:“十八大”后反腐路线的内在逻辑——基于十四个官员腐败案例的分析
政府官员的“语言腐败”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
政治公正的迷失:微博社区内的群体抗辩与权力紧张
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
第二章 底层抗争与乡村治理
底层社会“抗争性政治”研究反思性述评
男女两性抗争行为特征比较与分类治理的可能——社会性别的视角
结构性合作视域下的农民被治理研究——基于对酒泉市西峰乡Z村的实证分析
乡村治理:公益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及其困境
第三章 乡村建设与社会保障
中国城乡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变迁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嬗变研究综述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的再研究(1949-2011)
非制度性贫困:再社会化与反贫困研究——基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生态安全分类治理研究——以“镇海经验”为中心的再考察
现实困境的比喻:西北地区社会问题的现状及其趋势——以2011-2013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的30个参考选题为例
村的再造:景中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选择及启示(2000-2011)——基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双村”的实证
第四章 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后帕森斯时代”与“吉登斯时代”的关联性探析
社会学的方法论:演绎与尝试——基于“后社会学”的探索
第二部分 学术随笔
第五章 乡村治理与国家建设
政治与想象:乡村治理三十年的反思——兼论乡村治理研究走向及其他
政府治理与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中的“语境”纪事
…… 显示全部信息
第一部分 学术论文
第一章 网络政治与腐败治理
政治腐败新治理:“递罪逻辑”与微博抗辩中的群众监督——以“带病提拔”的微博举报事件为中心
政治生态社会化:微博反腐的合法性困境及出路——基于“雷政富案”等十个案例的实证分析
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非制度选择与本土化实践——基于“同行反腐”与“非同行反腐”的案例比较分析
政贬或法治:“十八大”后反腐路线的内在逻辑——基于十四个官员腐败案例的分析
政府官员的“语言腐败”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
政治公正的迷失:微博社区内的群体抗辩与权力紧张
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
第二章 底层抗争与乡村治理
底层社会“抗争性政治”研究反思性述评
男女两性抗争行为特征比较与分类治理的可能——社会性别的视角
结构性合作视域下的农民被治理研究——基于对酒泉市西峰乡Z村的实证分析
乡村治理:公益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及其困境
第三章 乡村建设与社会保障
中国城乡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变迁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嬗变研究综述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的再研究(1949-2011)
非制度性贫困:再社会化与反贫困研究——基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生态安全分类治理研究——以“镇海经验”为中心的再考察
现实困境的比喻:西北地区社会问题的现状及其趋势——以2011-2013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的30个参考选题为例
村的再造:景中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选择及启示(2000-2011)——基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双村”的实证
第四章 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后帕森斯时代”与“吉登斯时代”的关联性探析
社会学的方法论:演绎与尝试——基于“后社会学”的探索
第二部分 学术随笔
第五章 乡村治理与国家建设
政治与想象:乡村治理三十年的反思——兼论乡村治理研究走向及其他
政府治理与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中的“语境”纪事
…… 显示全部信息
转型中国的政治想象与乡村理解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