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美袍上的虱子

副标题:无

作   者:晏建怀

分类号:

ISBN:978754078046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经济的繁华,文化的厚重,世所共睹。然而,繁华不见得不藏污,厚重不见得不纳垢,宋朝前后三百余年,既有太祖、仁宗这样大度仁厚之君,也有徽宗、高宗这种贪婪昏庸之君,既有包拯、赵抃这样的廉洁之士,也有蔡京、贾似道这种大奸臣,套用张爱玲的话可以如此去评价:“宋朝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你想翻开这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吗?

本系列丛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作者既生动刻画了一些典型官僚和他们的危害,也描绘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正面典型,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和参考价值。


目录


宋朝为何不杀士

廉洁到极致的宰相范质

赵普的成功之道

再卑劣也是自己人

权力磁场中的“职业病”

寿星总有帝王捧

文盲党进

谁把曹彬逼上了病床

才子张洎的两张面孔

聪明反被聪明误

皇帝为什么给宰相“封口费”

古人跑官的另类道路

皇帝帮秘书捞外快

吕端的自保功夫

“官二代”寇准

“枕头风”吹来贿赂银

特例宋仁宗

丁谓:从能吏到“五鬼”

当倔脾气遇到潜规则

王曾的“连环套”

宋朝马屁学

挑战皇权的结局

文人戍边:荒唐却比功劳多

献诗:宋人的“敲门砖”

宋朝的“宫廷春晚”

范仲淹的悲情人生

“小宋”何以令人妒煞

宋朝那些老规矩

包大人不是传说

做官怕人“惦记”

梅尧臣的官运

文彦博走“夫人路线”

苏舜钦:卖废品卖丢官

被文人围剿而死的英雄

“铁面御史”赵抃

不恋官场恋红颜

唐介的底气

蔡襄:多次忤上的谏诤大臣

曾巩:被文名掩盖的能臣

司马光的节俭观

王安石:知国弊而不懂官箴

宋人升官千奇百怪

由章惇的胆子说起

钱勰的傲骨

苏东坡为什么“里外不是人”

民谣里的宋朝

谣言止于好制度

不爱江山爱动物

弄臣蔡京

北宋*后一位谏官

米芾做官不务正业

童贯的千古骂名

“靖康”士气

宋朝男人也戴花

宋高宗的“*美乞降书”

赵鼎:被秦桧逼死的宰相

张俊:靠贪腐保命的将军

时势造奸臣

禁野史与奏祥瑞

秦桧身边那些精巧的“马屁”

韩世忠因酒失德

因贬官而成名

岳飞案背后的世道人心

太上皇是个什么官

陆游:一生都在做一个梦

怕儿媳的皇帝

叶梦得的器识

韩彦古行雅贿

张栻:南宋反贪*人

这只“老虎”好厉害

“蟋蟀”玩垮了南宋*后半壁江山


【书摘与插画】

皇帝为什么给宰相“封口费”

官员追求政绩,或为摆平“劣政”的负面影响,常常不惜血本,通过掏“封口费”来扫清舆论障碍。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千年以前的宋真宗搞所谓“封禅泰山”大典,就给自己的宰相王旦掏了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国二十万大军南下,马不停蹄,攻城略地,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市),直逼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宰相寇准等人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并登上澶州北城督战,顿时士气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续资治通鉴长编》),人人冲锋陷阵,个个奋勇杀敌,辽军受挫,担心僵持下去于己不利,便与宋朝在澶州签订了停战协定,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缔结后,边境安宁无事,国内一片繁荣,沾沾自喜的宋真宗便飘飘然起来。人一得意就会忘形,就会自我膨胀,就想搞出些大动静,比如搞点政绩工程表表功,搞些大型庆典显显摆等,这是历代帝王的通病,无非是想告诉老百姓,我是普天之下*英明的领袖!而下面那些擅长察言观色的大臣,往往对皇帝的心思洞若观火,像副宰相王钦若,就把宋真宗的想法猜得八九不离十。

辽军攻打澶州时,王钦若是*张皇失措的大臣之一,他建议宋真宗迁都南逃,他算准了宋真宗害怕战争。只是,宋真宗拗不过宰相寇准那刚烈的脾气,硬是被他逼得骑虎难下,*后不得不勉强亲征。如今,王钦若又清楚地知道皇帝想闹大动静,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形式。于是,王钦若在皇帝耳边嘀咕,说“唯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宋史·王旦传》),动员宋真宗搞“封禅”大典。封禅,是我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大型典礼,然而,表面是祭拜天地,实际上却是夸耀政绩,自吹自擂,搞个人崇拜。试想,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万人空巷,山呼万岁的场面,哪个皇帝不喜欢?尤其是宋真宗这种好大喜功爱搞“花架子”的皇帝。

但让他有一丝犹豫的是,祭拜天地需要天降“祥瑞”,就是要有天意,不符合天意的“封禅”会让人说闲话。王钦若何等精明,立刻说:“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唯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宋史·王旦传》)意思是前代所谓“天瑞”,那都是人造的,让某人从某地拣到一封信、一张符什么的,只不过君主们把它当成真的崇敬起来,昭示天下而已。宋真宗心领神会,正中下怀。尽管如此,宋真宗还是不放心,他担心宰相王旦不同意。虽然口无遮拦的寇准已被王钦若挤走了,但现任宰相王旦那一关也不容易通过。王钦若是宋真宗肚里的“蛔虫”,一看就懂,他说:“我转告王旦,这是陛下的意思, 估计不会反对。”王钦若出面做王旦的思想工作,王旦同是同意了,但同意得很勉强,这让宋真宗愁眉不展。

为了彻底封住王旦的口,让他在“封禅”工作中由后进变为先进,由犹豫派变为拥护派,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宋真宗决定亲自出马。他在皇宫里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单独宴请王旦,君臣二人频频举杯,开怀畅饮,让王旦满心温暖。酒足饭饱之际,宋真宗还让侍从抬出一坛酒送给王旦,说:“带回去同家人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一看,哪是什么酒呀,满满一坛全是珠宝。原来,宋真宗为了让王旦支持自己的“封禅”大典,给了他一笔昂贵的“封口费”。

王旦接受了“封口费”后,态度立刻为之一变,不但对“封禅”不再持异议,而且坚决拥护,大力支持,全心投入,他率领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州官县吏、僧人道士、少数民族首领等两万四千三百七十人,连续五次上书请求宋真宗“封禅”,甚至与王钦若一起,伪造所谓“天书”,形成了“封禅”工作强大的舆论氛围。

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王旦亲任“封禅大礼使”,陪同宋真宗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此次“封禅”历时之长,耗资之巨,参与人数之多,堪称前无古人,但宋真宗如此折腾搞庆典,仅仅为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所以,这既是一场精心导演的闹剧,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笑话。而一向头脑清醒的王旦,被皇帝一笔“封口费”就给收买了,*终把这场闹剧推向了高潮,这说明,“封口费”是十分“给力”的。

从此,在宋真宗面前唱赞歌、拍马屁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市场,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以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曾经辉煌于世的大宋王朝开始迈向了衰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本书……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大宋美袍上的虱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