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可控民主化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朱新光,苏萍 著

分类号:

ISBN:978754265253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随着民主全球化的衍进,民主政治正成为中亚各国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与治国方略,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得以推陈出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模式。冷战后,一种民主政治新“变种”——可控民主,在中亚悄然生成。这既是全球化背景下民主化浪潮使然,也是中亚社会制度变迁的客观要求。作为转型国家探索民主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可控民主是西方精英民主思想与东南亚威权主义共同修正的结果。朱新光、苏萍编*的《中亚可控化民主研究》以宪政民主为核心,通过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经济等价值判断的有效性,设计具有控制政党和政治力量分布的选票分配机制,完成从专制主义向民主主义过渡。可控民主论虽形式上保持西方民主制框架,但实质上是以政权党为依托发挥作用,凸显强总统、弱议会的制度格局,倡导政府善治的社会责任。该论所蕴涵的国家刚性民主结构的内生性偏好,对中亚五国可控民主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可控民主化
  第一节  可控民主化的缘起
    一  精英民主的若干观点
    二  精英民主的本质
    三  精英民主的形态
  第二节  可控民主化的理解
    一  可控民主化的概念
    二  可控民主化的条件
    三  可控民主化的功能
第二章  中亚可控民主化的成长环境
  第一节  政治环境
    一  中亚传统政治社会的一元结构体制的确立
    二  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冲击
  第二节  经济环境
    一  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  中亚经济多元化的形成
  第三节  社会环境
    一  社会结构分裂
    二  中亚社会结构的分裂与整合
  第四节  文化环境
    一  传统伊斯兰政治文化
    二  中亚政治文化心理
  第五节  国际环境
    一  碎片化的世界
    二  非西方文明社会的政治觉醒
    三  民主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四  西方国家对中亚的民主化干预
第三章  中亚可控民主化的温和多党制
  第一节  温和多党制的政党体制解释
    一  温和多党制的逻辑起点:政党体制
    二  温和多党制的性质
  第二节  中亚国家温和多党制的演绎
    一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性多党制的演绎
    二  哈萨克斯坦一党据优多党制的演绎
    三  乌兹别克斯坦非竞争性多党制的演绎
    四  塔吉克斯坦极端多党制的演绎
    五  土库曼斯坦一党独大多党制的演绎
  第三节  中亚国家温和多党制的形态
    一  中左翼政党
    二  中右翼政党
    三  左翼政党
    四  右翼极端宗教政党
  第四节  中亚国家温和多党制的特质
    一  政党类型的温和性
    二  政党格局的非均衡性
    三  政党社会基础的脆弱性
第四章  中亚可控民主化的超级总统制
  第一节  超级总统制的政治制度辨析
    一  超级总统制的缘起:政治制度
    二  超级总统制的性质
  第二节  中亚国家超级总统制的演化
    一  吉尔吉斯斯坦半总统半议会制的演化
    二  哈萨克斯坦大总统小议会制的演化
    三  乌兹别克斯坦强总统弱议会制的演化
    四  塔吉克斯坦重总统轻议会制的演化
    五  土库曼斯坦总统独大制的演化
  第三节  中亚国家超级总统制的特性
    一  总统制权力形态的多元性
    二  总统制权力属性的非对称性
    三  总统制权力根基的独特性
第五章  中亚可控民主化的政府善治
  第一节  政府善治的政治经济分析
    一  政府善治的缘起
    二  政府善治的性质
  第二节  中亚国家政府善治的嬗变
    一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政治基础
    二  各国间经济合作的政府抉择
    三  国家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中亚国家政府善治的特征
    一  政府善治决策的主导性
    二  政府善治手段的灵活性
第六章  中亚可控民主化的局限
  第一节  中亚的民主政治发育不成熟
    一  民主化时间较短
    二  各国频繁修改宪法
  第二节  中亚五国的经济基础薄弱
    一  国家经济发展迟缓
    二  各国民众生活水平低下
    三  贫困化弱化政治参与的热情
  第三节  中亚的社会结构裂变过度放大
    一  部族结构上存在不同地区部族的断裂带
    二  民族结构存在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的矛盾
    三  宗教结构存在宗教极端主义的威胁
  第四节  地区安全多孔化引发大国的介入
    一  地区安全多孔化
    二  美俄加大对中亚可控民主化的操控力度
第七章  转型国家的民主经验对中亚的借鉴
  第一节  东南亚威权主义政体
    一  威权主义论
    二  东南亚威权主义政体的条件
    三  东南亚威权主义政体的适应性
    四  东南亚威权主义政体的调整
  第二节  拉丁美洲“授权民主”政体
    一  “授权民主”论
    二  拉美“授权民主”政体的前提
    三  拉美“授权民主”政体的表现形式
    四  拉美“授权民主”政体的潜在风险
  第三节  俄罗斯“主权民主”政体
    一  俄罗斯“主权民主”政体的变迁
    二  俄罗斯“主权民主”政体的特征
  第四节  三种转型地区国家民主政体对中亚的渗透
    一  强人政治对中亚“铁腕人物”的示范效应
    二  军人干政传统会助长中亚各国强力部门势力的进一步膨胀
    三  民主政体的本土精神有助于中亚本土价值观的塑造
    四  政党体制建设推动中亚政权党的生成
第八章  中亚可控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中亚可控民主化对中国主权安全的挑战
    一  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的挑战
    二  对中国国家经济利益的挑战
    三  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影响
  第二节  中亚可控民主化对中国执政安全的冲击
    一  对中国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冲击
    二  对中国执政党的“人权”状况的干涉
  第三节  中亚可控民主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
    一  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威胁
    二  对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三  对中国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进行渗透
  第四节  中亚可控民主化对中国民族和宗教关系安全的制约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亚可控民主化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