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会计市场研究》提出了以会计中心来表现的、服务中介形式为特征的、间接交易方式下、统一会计市场的选择,对会计市场供求和会计市场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弥合会计市场供求缺口的主要措施及会计市场机制的运行条件,对会计市场缺陷的类型及其表现进行了专门的归纳,并提出了政府干预会计市场的特殊实现形式,即会计中心的市场组织形式,这一认识的提出可以有助于政府对会计活动要素管理方式的政策思考。
《会计市场研究》将会计人才、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等会计活动要素商品化、资源化,利用市场经济理论对其进行经济学研究,这是以往的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少见的。并且,本书又是从宏观的社会角度而不是企业角度来研究会计活动要素的社会化配置问题,这一研究角度也是以往会计理论研究中不多见的。
将会计信息与会计人才及会计服务都纳入到会计市场中来,形成统一会计市场的构想;以会计中心形式为市场组织形式来体现政府与市场相互结合的设计。
对会计市场性质的认识、对会计市场交易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会计市场本身、会计市场主体、会计市场客体、会计市场机制、会计市场缺陷等各项特征进行归纳与分析。
这部学术专著不仅使读者充满新鲜感,而且对加速会计改革意义重大。
目录
1 会计市场研究背景、现状与目标í
1.1 背景:世纪之交的经济转型与会计市场
1.1.1 机遇:市场经济与会计市场
1.1.2 挑战:知识经济与会计市场
1.2 现状:成就与不足
1.2.1 会计理论研究状况
1.2.2 会计实务运行情况
1.3 目标:信息有用、体制改革与模式构建
1.3.1 根本目标:会计信息有用í
1.3.2 总体目标:运用市场手段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
1.3.3 具体目标:会计市场模式构建
2 会计市场性质í
2.1 会计市场交易内容分析í
2.1.1 会计活动过程í
2.1.2 会计活动要素í
2.1.3 会计活动要素的特征
2.2 会计资源配置方式及其选择
2.2.1 政府主权型配置方式
2.2.2 单位主权型配置方式í
2.2.3 多元主权型配置方式
2.3 会计市场含义
2.3.1 会计市场本质í
2.3.2 会计市场范围í
2.3.3 会计市场特征
3 会计市场方位í
3.1 会计市场的历史方位
3.1.1 15世纪初—18世纪70年代的会计市场状况
3.1.2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的会计市场状况
3.1.3 进入20世纪后的会计市场状况
3.2 会计市场的理论方位í
3.2.1 哲学与会计市场:认识方法论基础
3.2.2 经济学与会计市场:理论认识来源
3.2.3 管理学与会计市场:实务设计依据
3.3 会计市场的社会系统方位
3.3.1 会计市场与社会系统
3.3.2 会计市场与社会经济系统í
3.3.3会计市场与市场体系
4 会计市场客体
4.1 会计市场客体范围
4.1.1 会计人才的范围í
4.1.2 会计信息的范围
4.1.3 会计服务的范围
í
4.2 会计市场客体属性
4.2.1 会计商品的使用价值
4.2.2 会计商品的价值
4.2.3 会计商品的价格
4.3 会计市场客体特征í
4.3.1 形成过程:低物耗性与高智耗性í
4.3.2 交换过程:载体不可分性与非让渡性
4.3.3 使用过程:非有形消耗与无形损耗
5 会计市场主体
5.1 会计市场主体范围
5.1.1 会计市场主体存在的外围环境í
5.1.2 会计市场主体标准及类型
5.1.3 会计市场主体内容
5.2 会计市场主体属性
5.2.1 会计市场主体的利益目标
5.2.2 会计市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5.2.3 会计市场主体间的矛盾
5.3 会计市场主体特征í
5.3.1 会计市场供求主体的行为交叉性与身份合一性
5.3.2 会体形式的非统一性、市场外部性与市场主体缺位
5.3.3 公共责任的社会约束性与中介服务和管理监督的一体性
6 会计市场交易í
6.1 会计市场交易特征í
6.1.1 会计市场交易的自愿性í
6.1.2 会计市场交易的互利性
6.1.3 会计市场交易的契约性
6.2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及其选择í
6.2.1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的种类
6.2.2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的选择标准
6.2.3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选择及其运行形式
í
6.3 会计市场交易实现í
6.3.1 会计人才交易的实现过程í
6.3.2 会计信息交易的实现过程í
6.3.3 会计服务交易的实现过程
7 会计市场供给与需求
7.1 会计市场需求分析í
7.1.1 会计市场需求构成
7.1.2 会计市场需求模式
7.1.3 会计市场需求弹性
í
7.2 会计市场供给分析í
7.2.1 会计市场供给构成í
7.2.2 会计市场供给模式
7.2.3 会计市场供给弹性
7.3 会计市场供求缺口及弥合
7.3.1 会计市场均衡价格í
7.3.2 会计市场供求缺口
7.3.3 会计市场供求缺口的弥合í
8 会计市场机制
8.1 会计市场机制构成
8.1.1 会计市场的价格机制í
8.1.2 会计市场的供求机制í
8.1.3 会计市场的竞争机制í
8.2 会计市场机制的运行条件
8.2.1 塑造会计市场主体
8.2.2 完善会计市场体系
8.2.3 健全会计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8.3 会计市场机制的功能í
8.3.1 优化会计资源配置í
8.3.2 推动会计技术进步
9 会计市场缺陷í
9.1 会计市场无效
9.1.1 从会计资源供应中的市场外部性看会计市场无效
9.1.2 从会计资源需求中的社会公共商品性看会计市场无效
9.2 会计市场失效í
9.2.1 由会计市场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市场失效
9.2.2 会计市场机制作用程度有限所导致的市场失效
9.3 会计市场失败
9.3.1 趋利性市场行为动机与不公平性市场失败
9.3.2 道德公害的存在与逆选择形式的市场失败í
9.3.3 市场主体缺位与黑幕交易式市场失败
10 政府对会计市场的干预í
10.1 政府干预的理由
10.1.1 会计市场缺陷使政府干预成为必要
10.1.2 政府权力特征为实施干预提供可能
10.2 政府干预的内容í
10.2.1 质量控制与政府行为
10.2.2 价格确定与政府行为í
10.2.3 供求满足与政府行为í
10.2.4 行为监督与政府行为í
10.2.5 良好秩序与政府行为
10.3 政府干预的实现í
10.3.1 政府对会计市场干预的原则í
10.3.2 政府对会计市场干预的手段í
10.3.3 政府对会计市场干预的实现形式
11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
11.1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含义í
11.1.1 走出去,请进来:从市场交易对称性看会计市场对外开放双向性11.1.2 并非单一服务市场:从会计活动要素多样性看会计市场对外开放全面性í
11.1.3 有变化就要适应:从交易过程复杂性看会计市场对外开放形式灵活性
11.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意义
11.2.1 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2 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是有基础的开放í
11.2.3 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作用
í
11.3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原则与方式
11.3.1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í
11.3.2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原则
11.3.3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方式í
附录 参考文献
1.1 背景:世纪之交的经济转型与会计市场
1.1.1 机遇:市场经济与会计市场
1.1.2 挑战:知识经济与会计市场
1.2 现状:成就与不足
1.2.1 会计理论研究状况
1.2.2 会计实务运行情况
1.3 目标:信息有用、体制改革与模式构建
1.3.1 根本目标:会计信息有用í
1.3.2 总体目标:运用市场手段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
1.3.3 具体目标:会计市场模式构建
2 会计市场性质í
2.1 会计市场交易内容分析í
2.1.1 会计活动过程í
2.1.2 会计活动要素í
2.1.3 会计活动要素的特征
2.2 会计资源配置方式及其选择
2.2.1 政府主权型配置方式
2.2.2 单位主权型配置方式í
2.2.3 多元主权型配置方式
2.3 会计市场含义
2.3.1 会计市场本质í
2.3.2 会计市场范围í
2.3.3 会计市场特征
3 会计市场方位í
3.1 会计市场的历史方位
3.1.1 15世纪初—18世纪70年代的会计市场状况
3.1.2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的会计市场状况
3.1.3 进入20世纪后的会计市场状况
3.2 会计市场的理论方位í
3.2.1 哲学与会计市场:认识方法论基础
3.2.2 经济学与会计市场:理论认识来源
3.2.3 管理学与会计市场:实务设计依据
3.3 会计市场的社会系统方位
3.3.1 会计市场与社会系统
3.3.2 会计市场与社会经济系统í
3.3.3会计市场与市场体系
4 会计市场客体
4.1 会计市场客体范围
4.1.1 会计人才的范围í
4.1.2 会计信息的范围
4.1.3 会计服务的范围
í
4.2 会计市场客体属性
4.2.1 会计商品的使用价值
4.2.2 会计商品的价值
4.2.3 会计商品的价格
4.3 会计市场客体特征í
4.3.1 形成过程:低物耗性与高智耗性í
4.3.2 交换过程:载体不可分性与非让渡性
4.3.3 使用过程:非有形消耗与无形损耗
5 会计市场主体
5.1 会计市场主体范围
5.1.1 会计市场主体存在的外围环境í
5.1.2 会计市场主体标准及类型
5.1.3 会计市场主体内容
5.2 会计市场主体属性
5.2.1 会计市场主体的利益目标
5.2.2 会计市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5.2.3 会计市场主体间的矛盾
5.3 会计市场主体特征í
5.3.1 会计市场供求主体的行为交叉性与身份合一性
5.3.2 会体形式的非统一性、市场外部性与市场主体缺位
5.3.3 公共责任的社会约束性与中介服务和管理监督的一体性
6 会计市场交易í
6.1 会计市场交易特征í
6.1.1 会计市场交易的自愿性í
6.1.2 会计市场交易的互利性
6.1.3 会计市场交易的契约性
6.2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及其选择í
6.2.1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的种类
6.2.2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的选择标准
6.2.3 会计市场交易方式选择及其运行形式
í
6.3 会计市场交易实现í
6.3.1 会计人才交易的实现过程í
6.3.2 会计信息交易的实现过程í
6.3.3 会计服务交易的实现过程
7 会计市场供给与需求
7.1 会计市场需求分析í
7.1.1 会计市场需求构成
7.1.2 会计市场需求模式
7.1.3 会计市场需求弹性
í
7.2 会计市场供给分析í
7.2.1 会计市场供给构成í
7.2.2 会计市场供给模式
7.2.3 会计市场供给弹性
7.3 会计市场供求缺口及弥合
7.3.1 会计市场均衡价格í
7.3.2 会计市场供求缺口
7.3.3 会计市场供求缺口的弥合í
8 会计市场机制
8.1 会计市场机制构成
8.1.1 会计市场的价格机制í
8.1.2 会计市场的供求机制í
8.1.3 会计市场的竞争机制í
8.2 会计市场机制的运行条件
8.2.1 塑造会计市场主体
8.2.2 完善会计市场体系
8.2.3 健全会计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8.3 会计市场机制的功能í
8.3.1 优化会计资源配置í
8.3.2 推动会计技术进步
9 会计市场缺陷í
9.1 会计市场无效
9.1.1 从会计资源供应中的市场外部性看会计市场无效
9.1.2 从会计资源需求中的社会公共商品性看会计市场无效
9.2 会计市场失效í
9.2.1 由会计市场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市场失效
9.2.2 会计市场机制作用程度有限所导致的市场失效
9.3 会计市场失败
9.3.1 趋利性市场行为动机与不公平性市场失败
9.3.2 道德公害的存在与逆选择形式的市场失败í
9.3.3 市场主体缺位与黑幕交易式市场失败
10 政府对会计市场的干预í
10.1 政府干预的理由
10.1.1 会计市场缺陷使政府干预成为必要
10.1.2 政府权力特征为实施干预提供可能
10.2 政府干预的内容í
10.2.1 质量控制与政府行为
10.2.2 价格确定与政府行为í
10.2.3 供求满足与政府行为í
10.2.4 行为监督与政府行为í
10.2.5 良好秩序与政府行为
10.3 政府干预的实现í
10.3.1 政府对会计市场干预的原则í
10.3.2 政府对会计市场干预的手段í
10.3.3 政府对会计市场干预的实现形式
11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
11.1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含义í
11.1.1 走出去,请进来:从市场交易对称性看会计市场对外开放双向性11.1.2 并非单一服务市场:从会计活动要素多样性看会计市场对外开放全面性í
11.1.3 有变化就要适应:从交易过程复杂性看会计市场对外开放形式灵活性
11.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意义
11.2.1 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2 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是有基础的开放í
11.2.3 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作用
í
11.3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原则与方式
11.3.1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í
11.3.2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原则
11.3.3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方式í
附录 参考文献
Research on the Accounting Marke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