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系列.清粥草头咂咂鱼 手绘、美食、饮食、文化、吃货

副标题:无

作   者:谈正衡

分类号:

ISBN:978754704176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还有江南风物否 春馔妙鱼是江刀
如闻有唼喋之声的琴鱼茶
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的“冷水鱼”
到桃花潭触摸李白的意兴
辣批长江小杂鱼
对于野兔的激情关注
竹鼠弄出的动静
四月芳菲 我为卿狂
蕾丝网裙的奢华妖艳
鲢子头 鲲子尾
桃花有泪凝成胶
没事就到江边劈口味
还在同我们口舌周旋的野生江印鮰
长江鱼的身份确认
辣椒的快意演绎
金黄的南瓜花嫩绿的南瓜头
芳菲氤氲餐秀色
麦和豆瓣在六月里的升华
几处清池小区景 茨菰叶底戏鱼回
“生是阳间一刀菜”
美味背后是传奇
此鹅非彼鹅
那些酸甜酸甜的桑果子
野鸭子不是神马浮云
在清香的绮梦里暗自销魂
金风玉露一相逢
大煮干丝的阔绰风范
只缘感君一回顾
“狮子头”  一种即食的快意
梅雨落苏栀子肥
鲈复鲈兮何相欺
口福与幸福原来如此接近
谁家红袖凭江楼
那些糖啊 甜到了忧伤
猪尾巴舌尖上的舞者
伊人如莲水一方
别让麻雀们散了伙
与蛇之欢 玩不转的口舌
沙地马蹄鳖 雪天牛尾狸
闻出了一品锅里的经典味
石斑鱼 一个美丽的误会
昨夜灯火昨夜风
石耳既有精彩也有忽悠
我的徽州 我的餜
口舌对“中和汤”的围观
相约“腊八豆腐”不见不散
“鞭”的是娱乐精神
香榧 个性张扬的范儿
这蛹不是那幺蛾子
青藤缠树的那些纠葛事
把夏天煲在粥里
蒸饭包油条年代
清淡素雅提升味蕾的新高度
米面应犹在 疑是故人来
识得此中幽兰香
黄心菜PK“春不老”
洗过锅澡再开宴
乡野上的甜润
【媒体评论】
谈正衡先生这两本关乎饮食的书,犹如暮春江南的清华水木,恰似雨丝风片的水乡风情。无论是村落里的炊烟,闾巷中的香味,直到时令的出产,应时的江鲜,都只有在江南才能体味其中的韵致。作者的文笔是平缓直白的,没有矫揉造作,读来舒服自然,会与喧嚣的世态,浮躁的心境形成很大的逆差,让读者得到一种少有的宁静。普通人,平常菜,淡然心,我想,这或许是两本读物的共同特点,也是具有更多亲和魅力的所在。——赵 珩(《老饕漫笔》作者)
谈正衡老师的几本美食话本,可谓恰逢其时。他从构思到成书,源于几十年生活的沉淀。从梅香酒螺到清粥草头,我们在品味美食境界的同时,眼前显现的是一幅幅隽秀的江南影像,其中有水的湿润,有风的清新,还有泥土的清新。——《大江晚报》安徽食家谈正衡的大作《梅酒香螺嘬嘬菜》,谈到“蒸菜”的烹调法,有蒸茄子、蒸苋菜和蒸毛豆。没有吃过多少个菜系有蒸菜,无论瓜菜都是炒的多,下很多油,尤其习惯用猪油。如果炒菜太油腻,我们间中会用清水泡一下,洗去油脂。广东人也有用油盐水把青菜灼熟,或蘸豉油吃,可减少油腻。——香港《大公报》故乡的滋味,很多时候是自舌尖和味蕾上弥散开来的,谈正衡老师的《梅酒香螺嘬嘬菜》和续集《清粥草头咂咂鱼》,既写尽了江南街边灶头的草根美食,又一再地把乡情作了调味剂,身在江南的人读了,是一种口腹和味蕾的酣畅抵达,远离江南的人读了,是一支清远的笛声把乡愁瞬间拉近,没到过江南的人,怕只有做一场今生只合江南老的梦了吧。——《大江晚报》
【书摘插画】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知味系列.清粥草头咂咂鱼 手绘、美食、饮食、文化、吃货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