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鼹鼠的故事》主要描写一只小鼹鼠的所见所想所为,故事简单,但耐人寻味。小鼹鼠的天真、好奇、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让人深刻印象。小鼹鼠在片中有很多朋友邻居(比如刺猬、兔子、青蛙、鸟儿等),它们同住在树林里,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小鼹鼠天性好奇,几乎对所有事物都充满热情,大到星星、火箭、汽车、电视机,小到棒棒糖、口香糖、火柴盒、雨伞,它都想瞧个究竟,弄个明白。当然,“无师自通”的小鼹鼠解决问题并非事事顺利(相反有时还很笨拙),但这不影响它的执着,最后的结局往往都还不错,也许这就是小鼹鼠的“大智若愚”吧。
小鼹鼠的心地非常纯洁、善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无论认识与否,都会毫不迟疑的伸出援助之手。对于共同生活的家园,小鼹鼠总会悉心呵护,使其不致遭到破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鼹鼠毕竟是个“小孩子”,有时候它也会无伤大雅地顽皮一下,比如捉弄一下卖西瓜的农夫,戏耍一番花园里的园丁……。
20世纪80年代,“鼹鼠的故事”动画片引入中国。2003年,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了“鼹鼠的故事”系列图书,让中国的小朋友得以在荧屏外以更自由的节奏、更丰富的想象,再度欣赏了捷克大师兹德内克?米勒的绝世佳作。截止目前,该丛书销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册。
小鼹鼠长着短短的腿、小小的鼻子,他喜欢在地底下挖来挖去寻找宝贝。小鼹鼠永远乐观向上,豁达憨厚、乐于助人。直到今天,敦厚、善良、天真的小鼹鼠的形象还温暖地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愿天真善良的小鼹鼠能够再次通过图画书走进千家万户,用他的小铲子,挖掘出更多平凡生活中憨拙朴实的感动和欢乐。
《鼹鼠和电视》故事简介:
这本书中,蜗牛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来了一台电视机,大伙迷上了精彩的电视节目,从春夏到秋冬,寸步不离。怎么才能把朋友们从电视瘾中解救出来呢?放心吧,鼹鼠一定会有办法的。
【媒体评论】
笑声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非常感谢米勒先生给了小鼹鼠一把铲子,这把铲子挖了一个隧道,就从捷克挖到了中国。感谢米勒,他因鼹鼠而永生,感谢鼹鼠,让大家享受超越国界的智慧而快乐!
------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 金波先生
鼹鼠是我女儿80后这一代的群体回忆。央视再次重播,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为现在的四五岁的小朋友们感到高兴,它还会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断地举着小铲子挖掘下去,因为它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任何优秀的儿童作品都有这样的特质,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是属于世界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洪波 先生
《鼹鼠的故事》在全世界这么知名,最重要的是它的风格,它是代表童真、幽默,这些是全球上都是最平等的、都是大家最需要的风格。我很高兴鼹鼠我不仅是在中国,而且在全球每个国家都受欢迎。-----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马 金 先生
媒体评论1
憨拙鼹鼠的一个个乌亮故事
梅子涵
儿童文学里,鼹鼠是经常的客人,是出场次数很多的角色,是明星。在那一本不朽的令美国老罗斯福总统着迷的《柳林风声》里,格雷厄姆就是让鼹鼠第一个登场的。春天到了,鼹鼠忙得不亦乐乎,打扫干净了自己在地底下的小屋子,再走到地面上,沐浴太阳光,欣赏草地和小鸟的歌声,看见了从来没有看见的又光又滑的河水弯曲蜿蜒闪闪烁烁咯咯笑着往前流去,他跟在它的后面奔跑,以为它会悄悄地讲述世界上最好听的故事给他听,鼹鼠在儿童文学里,在写给儿童读的故事中总是有趣和可爱。
这回我们可以来阅读的一套书的书名就叫《鼹鼠的故事》。鼹鼠和老鹰的故事,鼹鼠和雨伞的故事,鼹鼠和宇宙飞船的故事,鼹鼠和玩具汽车的故事,鼹鼠当医生的故事,鼹鼠和雪人的故事,鼹鼠做裤子的故事,鼹鼠进城历险的故事。鼹鼠在《柳林风声》里的地底下用小爪子又是扒,又是挖,又是掘,又是抓,嘴里唧哩咕噜说着“我要上去!我要上去!”的时候,一定是知道了大地上面的世界要比大地底下的世界会发生更加多的故事,有趣得多的。所以这两位叫米莱尔和多斯科奇洛娃的捷克画家、作家的鼹鼠的故事就个个都是在大地上面的世界里进行,与人相处,飞上天空,到达海洋,黑颜色的鼹鼠在那斑斓的色彩里是乌亮的灵感、乌亮的乐趣,原来乌亮也可以最可爱。
光着屁股的乌亮鼹鼠从地底下跑出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想能穿上一条裤子,穿上裤子的目的不是为了遮住光屁股,而是因为裤子有口袋,他可以把好玩的弹球和镜子都放进去。可是他不知道去哪里找到有口袋的裤子。他问小老鼠,小老鼠说,嘿嘿嘿,裤子跟我没有关系,我要找的是奶酪和白糖。他问蝴蝶,可是蝴蝶又只管自己飞,他跟在后面追,结果掉进了小溪……亚麻长在草地上,青蛙帮他泡亚麻、晒亚麻,鹳鸟把梗砸扁,刺猬梳理,蜘蛛纺成纱,蚂蚁织布,蓝莓染色,小龙虾裁剪,最后织布鸟把裤子缝好了。这是一个终于得到了帮助和穿上了一条裤子的故事,很多人的热情和能力使乌亮的鼹鼠能把所有的东西放进裤子里,啦啦啦,啦啦啦,鼹鼠的歌也唱得“乌亮”。
鼹鼠看见了马路上开着许多的小汽车。有一辆小汽车里还坐着一只小狗。如果狗能坐着汽车到处逛,那么为什么鼹鼠不能够和他们一样呢?“我好想有一辆小汽车哦!”
鼹鼠有一辆自己的小汽车的过程努力也幽默。他把捡来的零件如同搭积木一样拼装起来,结果固然只是一辆积木般的小汽车,不突突,也不嘟嘟,按个喇叭还得用自己的嘴巴说“嘟嘟!”这一回,小老鼠没有说嘿嘿嘿,小汽车跟我没有关系,我要找的是奶酪和白糖,而是热情地指引了方向,一辆被小男孩顽皮地砸坏的玩具车,被修理成了鼹鼠亲自驾驶的开得呼呼的小汽车,颜色是最酷的粉红,谁都一辈子没有见过。
这里面的一些生活的向往和哲学,简易而迷人的工业画面,都在有趣间流露。鼹鼠开着他的粉红色疾驶而来,邀请指点了方向的小老鼠也上车逛逛,可是小老鼠害怕被隔壁的黑猫看见;想邀请那只坐在别的车上的狗能换到他的车上试一试感觉,可是那一只狗又实在长得太大,坐不下的。鼹鼠把汽车开到鼹鼠洞门口,他睡觉还是回地底下的家,他说:“晚安,小车车!”
这是一套先银幕动画后文学书籍的童书作品。原来的动画是现在的书籍的画面。它们是“后现代”之前的那样一种风格和憨拙,形象与形象之间如同剪纸与剪纸之间,胖乎乎,圆滚滚,眼睛耳朵鼻子统统象征和简单,可是这憨拙、简单,却也正有了今天的许多的动画没有的优雅。
它们让我们看得见中国式动画片的一些精神和技法。它们诞生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至今还是讨好无可怀疑地已经成为继续畅销的经典。可是中国的动画已经疲惫得几乎不见踪影,制作者们纷纷都奔往“后现代”里去赶集,弄不过西方和日本,却又忘记祖宗和民族,不知道自己的艺术和表现力的长处。
这套书里每一本的后面只有绘者米莱尔的银色头发相片和介绍,其实无论是动画片还是书籍,故事都是一个基本的打动原因。决定了杰出,也会决定平庸。儿童文学是动画片的田地!多斯科奇洛娃也异常要紧。
我们继续来看鼹鼠怎么修理一把废弃的伞,撑起了让纷纷奔来的动物们在遮阳的荫凉下快活地吃西瓜;把一个快要化了的雪人送去雪山上,让他安然无恙,一直到冬天开始下雪了再把他接到山下来;鼹鼠被猎人关在家里,老鹰来营救他,他们逃离的方式是,鼹鼠抓住老鹰的两条腿,老鹰展开翅膀飞啊,飞啊,样子像一个新奇又快乐的降落伞。
乌亮的鼹鼠笑呵呵地在空中。
媒体评论2:
兹德涅克·米勒和他的小鼹鼠
宋 磊
1956年,一位名叫兹德涅克·米勒的捷克动画工作者在穿过布拉格西部丛林的时候,不小心被一个鼹鼠洞绊倒了。可是谁都料想不到的是,这一跤竟然迭出了一个风靡全球50余年、受到上千万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小鼹鼠。
2006年,米勒在接受捷克公共广播采访的时候说,当时他就告诉自己“就是它了”。因为那时候全世界的动画都在受美国迪士尼的影响,迪士尼把几乎所有种类的动物都放到了他的作品中去,唯独没有鼹鼠形象。喜欢标新立异,不愿效仿他人的米勒,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才决定制作小鼹鼠动画片的。
1921年2月21日,兹德涅克·米勒出生在布拉格近郊的克拉德诺街区。1936年他在布拉格国立美术学院读书,1938年转到布拉格工艺美术大学学习绘画,不过他曾因参加抗议德国法西斯入侵活动而被停学过。二战前,他就在兹林的一家动画工作室开始了专业动画的学习和制作工作。二战以后,他加入了有着“捷克动画之父”之称的特伦卡组建的动画工作室。在那里,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地施展:一开始他只是一名草案人员,没过多久就担任了编剧和导演工作,最终他成为了工作室的领袖。
在最初的动画制作过程中,师傅特伦卡对米勒的影响非常大。特伦卡是捷克木偶动画的奠基人,也是二战前后捷克儿童艺术领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并不主张用极简的风格来制作儿童绘本,他认为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艺术,成人和儿童的艺术没有什么区别,儿童也能理解他用现代绘画风格展现的对世界的各种解读。不过我个人认为,特伦卡对捷克动画乃至儿童艺术*的贡献是在作品中融入了一种诗性,而不单单是对捷克古典或者民族风格的继承。米勒深深地领悟了这种诗性的表达方式,所以看他的作品都仿佛是在听诗朗诵一样美丽动人。
1948年,米勒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偷太阳的百万富翁》,并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特别奖。1957年他导演的《鼹鼠的故事》第一集“鼹鼠和裤子”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奖,他也因此而一举成名。在他的动画中,小鼹鼠从来不说话,最多只是发出爽朗的笑声,他总是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情感。这样的设定加上东欧动画一贯所拥有的对背景音乐的重视,使得来自全世界的观众都非常容易能与作品进行心灵互动。
《鼹鼠的故事》一开始是被当作电影长片放映前的短片来制作的。它的第二部短片诞生与第一部相隔数年,已进入了60年代。不过,它人气的高涨也是源于6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从1965年开始捷克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钟都有一档专门播放动画片的栏目,《鼹鼠的故事》也随着这档节目迅速红遍整个国家。在睡觉前,孩子们观看着小鼹鼠的有趣行动,进入梦乡后,他们继续做着和小鼹鼠有关的梦。
共产党统治下的捷克文艺作品,在表现主题上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可以说那个年代里,唯一拥有自由表现力的就是儿童作品。这一领域的艺术家无疑也是最幸福的。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用画笔展现出自己对祖国下一代的挚情,把自己所拥有的全部才能和技术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这些儿童作品,和今天日美的那种充斥破坏暴力场景以及过激恶搞言论的动画绝然不同,它们追求事物本真的面貌,体现大自然的亲切,传递一种优雅与温存,对于儿童们来说它们真的是最最普适、安全和和谐的内容。《鼹鼠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今天的捷克仍然延续着当初的那档动画栏目,除了播出新动画以外,以前的动画片也在一遍一遍地重复播出着。《鼹鼠的故事》因此也被一代又一代新的儿童观看、熟知并且喜爱着。当初看着这部动画片长大的孩子,如今已经做了家长,他们又陪着自己的孩子看。这样的感情从未间断地传承着,这也是《鼹鼠的故事》能成为捷克国宝级作品的原因。
除了动画以外,《鼹鼠的故事》同时还推出了自己的图画书。事实上,捷克的动画人往往都是绘本画家,这点和其他国家两种艺术的从业者相对分离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种跨界性可能和捷克动画创作者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们的意识培养有关。在捷克这个世界知名的绘本大国里,《鼹鼠的故事》凭借其清新而纯真的气息成为经典的长销书,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并珍藏。至今为止,它的图书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销售了500万册。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接力出版社引进了《鼹鼠的故事》这套图书,使中国读者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兹德涅克·米勒笔下的那个既富于捷克民族色彩的丛林场景,又充满人文情趣的角色设定,还有那饱含深情与诗意的故事。就让我们用这套书来纪念这位刚刚逝世的捷克动画家吧!
兹德涅克·米勒临终前说:我画了一辈子的小鼹鼠,最终我才知道,原来我画得是自己啊!
【书摘与插画】
目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