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希堂法帖(套装全5卷)(繁体竖排版)》分为五卷,其中四卷为原刻印本,第五卷为法帖释文和书家小传。《三希堂法帖》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朝廷谕旨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全称为《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乾隆皇帝敕命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魏晋至明末的书法作品,择其精华加以校勘编次,从全国各地调集书法石刻艺人高手摹刻上石。法帖共分三十二册,刻石五百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家的三百四十件书法作口叩和二百一十多件题跋,一千六百多方印章,共九万多字。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视为稀世墨宝的三件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而收藏这三件墨宝的地方又被乾隆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二希堂法帖》。
乾隆皇帝爱好书法,日理万机之余,潜心临池,遍习诸家,其书法温润妍媚,亲雅有致。由于《二希堂法帖》是乾隆皇帝御览之宝,所以刻印考究,版本珍贵。后流传民间,刻印日趋繁杂,以致版本良莠不齐。鉴于此,黄山书社和北京传世文化发展中心联合有关专家、学者,遴选各家藏馆版本,后选定首都图书馆善本库这套《二希堂法帖》版本予以影印出版。该本刻印清楚,神韵犹足,版本完整,堪称珍品。在此基础上,我们附加了法帖全部释文和书家小传,以便读者阅读、研习。
目录
清乾隆皇帝弘历特谕
第一册 魏锺 繇荐季直表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临锺繇千字文(传) 行穰帖 游目帖 瞻近帖
第二册 蔚晋 王羲之 袁生帖 秋月帖 都下帖 二谢帖 曹娥碑(传)
王献之 中秋帖 送梨帖 新埭帖 保母帖
王殉 伯远帖
第三册 梁武 帝 异趣帖
隋 无名氏 出师颂
唐 欧阳询 卜商帖 张翰帖
褚遂良 倪宽赞 临兰亭序(传)
冯承素 临兰亭序(传)
颜真卿 自书告身 朱巨川告 江外帖
第四册 唐 孙虔礼 书谱卷上
第五册 唐 怀素论书帖
柳公权蒙诏帖(传)
无名氏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无名氏 抚王氏万岁通天帖
五代 楼凝式 夏热帖 韭花帖
第六册 宋 赵炅 敕蔡行
高宗 千字文洛神赋
第七册 宋 高 宗 付岳飞 养生论 书苏轼地黄诗
孝宗 赐曾觐
第八册 宋 李建中 与齐古帖 土母帖
叶清臣 近遣帖
韩琦 谢欧阳公帖
范仲淹 道服赞 与秀才帖
富弼 与君谟帖
文彦博 得报帖
欧阳修 与端明帖 与元珍帖 修史帖
第九册 宋 蔡襄
第十册 宋 苏轼
第十一册 宋 苏轼
第十三册 宋 黄庭坚
第十四册 宋 米芾
第十五册 宋 米芾
第十六册 宋 钱勰
第十七册 宋 吴琚
第十八册 元 赵孟頫
第十九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一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二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三册 元 康里巙
第二十四册 元 饶介
第二十五册 元 鲜于樞
第二十六册 元 俞俊
第二十七册 明 俞和
第二十八册 明 于谦
第二十九册 明 董其昌
第三十册 明 董其昌
第三十一册 明 董其昌
第三十二册 明 董其昌
第一册 魏锺 繇荐季直表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临锺繇千字文(传) 行穰帖 游目帖 瞻近帖
第二册 蔚晋 王羲之 袁生帖 秋月帖 都下帖 二谢帖 曹娥碑(传)
王献之 中秋帖 送梨帖 新埭帖 保母帖
王殉 伯远帖
第三册 梁武 帝 异趣帖
隋 无名氏 出师颂
唐 欧阳询 卜商帖 张翰帖
褚遂良 倪宽赞 临兰亭序(传)
冯承素 临兰亭序(传)
颜真卿 自书告身 朱巨川告 江外帖
第四册 唐 孙虔礼 书谱卷上
第五册 唐 怀素论书帖
柳公权蒙诏帖(传)
无名氏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无名氏 抚王氏万岁通天帖
五代 楼凝式 夏热帖 韭花帖
第六册 宋 赵炅 敕蔡行
高宗 千字文洛神赋
第七册 宋 高 宗 付岳飞 养生论 书苏轼地黄诗
孝宗 赐曾觐
第八册 宋 李建中 与齐古帖 土母帖
叶清臣 近遣帖
韩琦 谢欧阳公帖
范仲淹 道服赞 与秀才帖
富弼 与君谟帖
文彦博 得报帖
欧阳修 与端明帖 与元珍帖 修史帖
第九册 宋 蔡襄
第十册 宋 苏轼
第十一册 宋 苏轼
第十三册 宋 黄庭坚
第十四册 宋 米芾
第十五册 宋 米芾
第十六册 宋 钱勰
第十七册 宋 吴琚
第十八册 元 赵孟頫
第十九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一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二册 元 赵孟頫
第二十三册 元 康里巙
第二十四册 元 饶介
第二十五册 元 鲜于樞
第二十六册 元 俞俊
第二十七册 明 俞和
第二十八册 明 于谦
第二十九册 明 董其昌
第三十册 明 董其昌
第三十一册 明 董其昌
第三十二册 明 董其昌
三希堂法帖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