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副标题:无

作   者:(美)伊沛霞著;范兆飞译

分类号:

ISBN:978753255705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近几十年来,以汉语、日文和西方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中世纪 “贵族”的学术著作屡见不鲜。学界普遍认为,从贵族政治到“贤达精英政治”的转变,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但是由于贵族问题的本质几乎牵扯到政治史、经济史乃至文化史的所有层面,因此检验目前理论——即,少数精英阶层在长达七八百年的时间里维持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声望——的唯一方式,大概就是从头至尾地追踪某一个家族的命运。 《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对1至9世纪的博陵崔氏进行了详尽的个案考察。伊沛霞博士通过利用大量丰富的原始资料,考察崔氏作为贵族宗族组织的演变过程,从而描述了贵族影响力的消长起伏以及贵族家庭声望和权力之基础的变动。这类研究对于扩充我们中国中世社会和政治以及家族和宗族体系的认知,至为必要。鉴于伊沛霞博士所提供的确凿论据,我们将不得不放弃许多传统的观点。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必将引起所有从事早期中华帝国研究学者的兴趣,无论其研究重心是社会、文化、政治抑或是制度发展。 《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是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之一。

目录

  杜希德与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大转移”――《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中文版版起说明
  致谢
  图表目录
  中国历代王朝年表
  第一章 序言
   关于贵族家庭的学术史
   个案研究的缘起
   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二章 贵族家庭的历史发展
   汉代的上层阶级
   2世纪的倾向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中央控制的失败
   南方的贵族社会
   贵族宗族的出现
   南朝社会政治体制的弊端
   北方的地方自治
   身份官僚化的重现
   南北贵族家庭的差异
   镇戌势力的获胜
   唐初社会政治体系的重建
   贵族政治的变态
   贵族家庭的最后消融
  第三章 汉代的崔氏家族
   前汉(前202-9)
   后汉(25-220)
   传统和生活方式
   地方基础
   担任官职
  第四章 贵族时代的博陵崔氏
   魏晋王朝(220-311)
   侵犯与混乱(311-400)
   北魏(400-534)
   立足地方的贵族宗族
   官方认同与政治经历
   六镇之乱
   北魏的继承者:东西魏、齐、周和隋
   长安崔氏的军事经历
   东部崔氏的政治经历
   地方基础的恶化
   门第声望
  第五章 唐代作为旧族的崔氏
   博陵崔氏的范围
   旧族的身份集团
   婚姻圈
   家族关系与人物气质
   出身与官职
   官僚生涯
   入仕途径
   升迁与权力
   最后的消亡
  第六章 启示与结论
  附录一 论《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的可靠性
  附录二 崔俨世系表考释
  附录三 唐代博陵崔氏的婚姻关系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