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发展探索——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罗建章

分类号:

ISBN:978754955719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包括7个课题: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机制研究、城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加快推进桂林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新举措研究报告、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研究、推进桂林旅游标准化建设研究、桂林循环农业发展创新研究、桂林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剖析桂林发展现状,探索桂林未来之路,提出了许多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意见,对桂林的发展进程颇有启迪。

目录

目录
桂林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机制研究
前    言
一、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概念
(一)节庆活动和节庆文化等概念的界定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概念
(三)国内外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理论研究进展
(四)利用节庆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
二、桂林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机制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层面重视保护传统节庆文化,反对节庆奢靡之风
(二)符合自治区、桂林市文化政策的发展方向
(三)加快形成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必然要求
三、桂林市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基本现状
(一)桂林节庆文化基本现状
(二) 桂林文化旅游发展基本现状
四、桂林市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关系现状
(一)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分析
(二)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消极互动
(四)制约因素分析
五、加快形成桂林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良性互动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互动机制的总体框架
六、加快形成桂林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的主要路径
(一)紧抓文化纽带
(二)强化市场纽带
(三)加强交流合作
(四)强化资源整合
(五)共建共享四个公共平台
(六)优化节庆文化活动与文化旅游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七)强化宣传推广
(八)加强管理和控制
七、加快形成桂林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规划指导
(三)完善扶持政策
(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五)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七)提高公众参与度
(八)提升服务水平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荔浦县节庆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案例分析
桂林城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学术界有关城区经济研究的理论综述……………
(二)国内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三)课题立题的基础与意义…………………………………
二、城区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一)城区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二)城区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城区经济在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加快桂林城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桂林城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桂林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二)桂林城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影响桂林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加快桂林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四)主要路径………………………………………………
五、加快桂林城区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城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不断优化提升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
加快推进桂林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新举措研究报告
一、序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主要内容 3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4
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4
(一)国外学者观点 4
(二)国内学者观点 5
(三)课题组观点 7
三、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概述 7
(一)美、欧、日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及国外发展经验 7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7
四、桂林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的背景 20
(一)国际环境 20
(二)国内环境 22
(三)区内环境 23
五、桂林服务业发展情况 26
(一)桂林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26
(二)桂林服务业发展特点 27
(三)桂林市服务业相关产业基础 28
六、桂林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主要矛盾 33
(一)存在的问题 33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 45
七、桂林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48
八、桂林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新举措 49
(一)桂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49
(二)桂林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50
(三)桂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50
(四)桂林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 51
(五)桂林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措施 53
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 I
目 录 I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2.1理论意义 2
1.2.2实践意义 2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3
1.3.1休闲产业 3
1.3.2保健养生 4
1.3.3休闲保健养生产业 4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4.1国外研究评述 5
1.4.2国内研究评述 6
1.4.3研究评价 9
1.5研究的理论基础 9
1.5.1需求层次理论 9
1.5.2市场学理论 10
1.5.3产业融合理论 10
1.5.4可持续发展理论 11
1.6研究方法 12
1.6.1文献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12
1.6.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2
1.6.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2
第2章 桂林休闲保健养生资源调查研究 13
2.1桂林休闲保健养生资源概述 13
2.2桂林休闲保健养生资源的类型 13
2.3桂林休闲保健养生资源的分布 20
2.4桂林休闲保健养生资源的特点 31
2.4.1广泛性 31
2.4.2多样性 31
2.4.3互补性 32
2.4.4综合性 32
2.5桂林休闲保健养生资源的价值功能 33
第3章 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6
3.1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36
3.1.1推动桂林经济增长的主要助力 36
3.1.2扩大民众就业的重要途径 38
3.1.3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39
3.1.4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40
3.2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41
3.2.1社会可行性 41
3.2.1.1居民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 41
3.2.1.2亚健康、人口老龄化人群增多 42
3.2.2条件可行性 43
3.2.2.1资源优势 43
3.2.2.2区位优势 43
3.2.2.3客源优势 44
3.2.3政策可行性 45
3.2.4经验可行性 46
第4章 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49
4.1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现实成就 49
4.1.1休闲养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49
4.1.2休闲农业成果丰硕 50
4.1.3休闲体育蓬勃发展 50
4.1.4健康养生产业初成体系 51
4.2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4.2.1休闲保健养生观念落后 52
4.2.2休闲保健养生理论基础薄弱 53
4.2.3产品供需不平衡 53
4.2.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54
4.2.5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54
4.2.6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55
4.3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市场解析 55
4.3.1问卷设计及发放 55
4.3.2调查结果分析 56
4.3.2.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 56
4.3.2.2被调查者对休闲保健养生的感知和意愿分析 58
4.3.2.3被调查者对休闲保健养生的偏好分析 61
4.3.2.4被调查者的休闲保健养生消费意向分析 63
4.3.2.5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的发展潜力分析 65
4.3.3结论 66
第5章 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67
5.1国内外休闲保健养身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67
5.1.1国外休闲保健养身产业发展 67
5.1.2国内休闲保健养身产业发展 68
5.1.3国内外休闲保健养身产业发展的启示 69
5.2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70
5.2.1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目标 70
5.2.1.1整合休闲保健养生资源 70
5.2.1.2丰富休闲保健养生产品 70
5.2.1.3建立休闲保健养生品牌 70
5.2.1.4推进休闲保健养生产业持续发展 71
5.2.2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原则 71
5.2.2.1独特性原则 71
5.2.2.2市场性原则 71
5.2.2.3系统性原则 72
5.2.1.4创新性原则 72
5.3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72
5.3.1基于产品类型的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模式 72
5.3.2基于产业融合的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模式 75
5.3.3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模式的保障机制 79
5.3.3.1加强多方合作,建立政企民协调机制 79
5.3.3.2打造休闲精品,建立宣传促销机制 79
5.3.3.3增强体验功能,建立产品优化机制 79
5.3.3.4开拓思维创新,建立产业创新机制 80
第6章 桂林休闲保健养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6.1科学合理规划,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81
6.2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82
6.3重视多层合作,实施联合开发 83
6.4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市场 84
6.5强化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84
6.6提高服务质量,建设质量监控系统 85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86
7.1主要研究结论 86
7.2研究的不足之处 87
参考文献 88
附录 92
 
推进桂林旅游标准化建设研究

一、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1
(一)标准及其类型 1
(二)标准化的内涵与作用 2
(三)旅游接待标准化 4
(一)建设的背景 7
(二)现状分析 8
(三)重要意义 11
三、推行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要求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4
(三)工作重点 15
(四)基本要求 16
四、桂林旅游标准化方案及推进步骤 18
(一)标准化建设的体系框架 18
(二)旅游标准及内容 18
(三)推进步骤 37
五、桂林旅游标准化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组织领导 43
(二)完善监督机制 43
(三)加快队伍建设 44
(四)强化资金投入 44
(五)加大宣传力度 45
(六)创新工作机制 45
附  录 47
桂林循环农业发展创新研究
一、引 言 4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4
    (二)研究意义 7
    (三)研究目标 9
二、 循环农业研究进展、主要模式及理论基础 9
    (一)国外循环农业研究进展及典型模式 9
1、国外研究进展 9
       2、国外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12
(二)我国循环农业研究进展及主要模式 15
1、国内研究进展 16
2、我国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16
(三)国内外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对桂林的启示 18
(四)循环农业发展创新的理论基础 19
1、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 19
2、诱致性创新理论 21
三、桂林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23
(一)桂林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23
1、农业布局趋于优化,特色主产区初步形成 23
2、科技支撑能力增强 ,循环农业效应凸显 24
3、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步伐明显加快 25
4、农业生态旅游功能进一步拓展 26
(二)问题和制约因素 27
1、农业投入滞后,综合能力提升后劲不足 27
2、生产要素外流严重,农业持续发展面临制约 27
3、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增收步伐滞后 28
四、桂林循环农业主要模式及其发展方向 28
(一)农产品生产加工主导型循环农业模式 29
1、优质稻生产加工型循环农业经济链 29
2、“养殖一沼气一种果”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 30
3、蔬菜生产加工型循环农业链 32
4、食用菌生产型“稻一灯一鱼一菇”循环农业链 33
5、玉米生产加工型循环农业经济链 34
6、油料生产加工型循环农业经济链 35
7、桑蚕生产加工型循环农业经济链 37
8、秸秆综合利用型循环农业经济链 38
9、农业生态旅游主导型循环农业经济链 39
(二)畜禽产品加工和资源化处理为重点的循环农业模式 40
(三)林产品主导型循环农业模式 41
(四)水产水禽结合型立体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43
(五)农业科技园区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44
五、促进桂林循环农业发展创新的主要对策 45
(一)强化投入,夯实循环农业发展基础 45
(二)创新机制,培育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 47
(三)改善生产方式,减轻农业污染 48
(四)加强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 49
(五)积极促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 49
(六)注重建设生态循环型庭院经济 50
(七)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52
六、健全循环农业保障体系 53
(一)加强组织领导 53
(二)优化政策环境 54
(三)推进技术创新 54
HYPERLINK ""http://www.360doc.com/""(四)注重宣传引导 55
主要参考文献 55
桂林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的目的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的结构框架 3
(四)主要研究方法 4
(五)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
二、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内涵及其结构框架 5
(一)何谓社会管理 5
(二)何为社会管理机制 6
(三)社会管理机制的基本结构框架 7
1、社会管理多元化参与与协作机制 7
2、科学合理的社会决策机制 8
3、动态的社会调控机制 9
4、灵敏的社会危机管理机制 10
三、桂林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及意义 10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理论依据 10
1、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考察 10
2、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考量 11
3、基于治理理论的分析 12
4、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阐释 13
(二)桂林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14
1、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14
2、社会需求多样化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15
3、公民社会的崛起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15
4、原有社会管理机制的弊端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16
    5、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亟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16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意义 17
四、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经验及其启示 17
(一)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经验 17
1、社会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 17
2、构建社会管理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机制 18
3、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完善社会决策机制 19
4、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和对话机制 19
5、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而形成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20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0
7、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21
8、建立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机制 21
(二)启示 22
1、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22
2、构建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 22
3、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改善社会阶层结构 22
4、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保障安全网建设 22
5、建立健全多元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 23
6、加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建设 23
7、健全社会危机管理机制 23
(三)国内其他地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经验及其启示 24
1、枫桥经验 24
2、舟山“网格化治理” 25
3、温岭“民主恳谈会” 27
4、天峨经验 28
5、启示 28
五、桂林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29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9
1、探索建立社会管理多元主体参与与协作机制,初步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30
2、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升决策的科学化 30
3、基本形成了动态的社会调控机制,多管齐下,保持社会的动态稳定 31
4、初步构建了社会危机管理机制,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 3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3
1、管理理念滞后 34
2、管理主体还不够多元化 34
3、社会决策机制不够科学化、民主化 35
4、社会调控机制不够健全 36
5、社会危机管理机制运转不够顺畅 37
六、桂林城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38
(一)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加快实现政府转型 39
(二)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多元化参与协作机制 40
1、加强党委对社会管理的有效领导 40
2、强化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责任 40
3.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 41
4、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 42
5、积极鼓励和扩大公众参与 42
6、倡导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43
(三)健全与完善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43
1、创新与完善社会管理决策的民意吸收机制 43
2、创新和健全领导集体议事和决策机制 44
3、改革和健全社会管理决策的评价监督机制 44
4、完善社会管理决策的责任追究制 44
5、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决策信息系统 44
(四)建立健全动态的社会调控机制 45
1、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45
2、健全矛盾调处机制 46
3、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47
4、加强宏观调控,缩减贫富差距 49
5、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49
6、完善社会安全网机制 50
7、建立增进社会信任机制 51
(五)建立健全灵敏的社会危机管理机制 52
1、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52
2、完善危机处置机制 53
3、完善危机后恢复重建机制 53
七、结语 54
参考文献 55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一个城市的发展探索——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