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医世思想溯源

副标题:无

作   者:杨洋 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5310677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杨洋*的本书认为道教医世思想是中国古代**特色并依旧散发着魅力的经世思想。它以医学的思维方式,将社会失衡的表现看成是天下生了病,在独特的病理观下开出道教医养天下的特殊疗方。全书以道教医世思想的酝酿、形成、发展与转型为线索,对其在身国关系、医学观、政治观、整体观等方面的学理脉络加以阐述,并且对其逐步聚焦 “修仙以医世”的路径加以说明。 医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先秦老、庄、黄老的政治观以及《黄帝内经》的医学观,为道教医世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要素;第二,道教经典《太平经》*早形成了道教医世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三,葛洪对早期道教医世思想进行改造,奠定了后世道教医世思想发展的基本形态;第四,道教医世思想的集大成者清道教龙门医世宗,发展出“即身即世、即世即心”的医世功法。其中前三个阶段奠定了道教医世思想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特色,也是本书试述的重点。

目录

目录序导言 道教思想史的“医世”维度 一 道教医世思想集大成者及其历史发展若干阶段 二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意义与价值 三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结构与线索第一章 道教医世思想的先秦思想资源 第一节 无为而为:《老子》政治观序导言 道教思想史的“医世”维度 一 道教医世思想集大成者及其历史发展若干阶段 二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意义与价值 三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结构与线索第一章 道教医世思想的先秦思想资源 第一节 无为而为:《老子》政治观 一 “无为而为”与社会理想 二 “无为而为”的内在根据 三 “无为而为”的路径和方法 第二节 先身后国:《庄子》政治观 一 治身绪余为国家 二 内圣外王只一道 三 无为得以为天下 第三节 用世之学:黄老政治观 一 由道体发用 二 治身治世并重 第四节 天人贯通:《黄帝内经》医学观 一道教与医学的关系 二 医学时空整体观 三 病理观与病疗观第二章 《太平经》的医世思想体系 第一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病症观 一致太平理想 二天下生病 第二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病理观 一 气论:一气生化天下 二 神论:拯救还是自救 三 道论:大道唯在任用 第三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病疗观 一 疗天下之病的原则 二 疗天下之病的方法 第四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价值、意义与影响 一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二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后世影响第三章 道教的现实发展与医世思想转型 第一节 道教变革时期的领军人物 一 魏晋道教的发展 二 葛洪其人其道 三 葛洪与《太平经》、太平道 第二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承接与发展 一 葛洪对《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继承 二 葛洪对《太平经》医世思想的推进第四章 养生修仙:道教医世的根本路径 第一节 长生成仙的追求 一 “仙”的美学意象 二 仙的几种层级 三 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二节 身体观 一 广义的身体观 二 仙学身体理论 第三节 长生久视的修仙之法 一 合于大道 二 仙药 三 方术 四 其他要素 五 抨击旁门左道 第四节 修仙何以是医世的根本路径 一 《抱朴子内篇》的著述动机 二 葛洪修仙之志 三 医学式思维的融入 四 身与国的关系及医世修行次第第五章 世事臧否:道教医世的合法化说明 第一节 不舍世的超脱 一 对隐士品格的欣赏 二 不舍世间 三 兼综百家之言 第二节 社会空间观 一 社会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 “君一臣一民”结构的三而一与一而三 第三节 社会空间合理化的实践之方 一 整体的空间整合 二 各要素的实践之方 第四节 世事臧否的根本用意 一 道教医世思想于世功层面的展开 二 寻找合法性和生存空间结语 道教医世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参考文献后记收起全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