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土默川,即古之“敕勒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明嘉靖中期,阿拉坦汗大量招募内地的汉族农民和手艺人开发土默川。到了清朝雍正和乾隆年间,来到土默川的汉族民众已经超过了20万人,其中大部分人携家带口在这里定居下来。早期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大部分是明末清初从山西、陕西和河北一带迁徙过来的农民,其中以晋北地区人数*多。
土默川方言不但融汇了来自上述各省的汉语词汇,而且大量借用了蒙、满、回族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词汇,经过长时期的交融、约定俗成,以及人民群众的口耳传承,逐步形成了规律性强、成熟稳定、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土默川汉语方言。其从侧面清晰而透彻地反映了土默川地区的开发历史、社会演变、人民迁徙、聚落方式、行政区划、地理阻隔、交通状况、生产活动、语言接触、民族融合、婚姻习俗、地区风物、习惯与观念等情况。
土默川方言,象征着土默川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是土默川地域文化鲜明的标志,更将土默川的文明与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的形态全方位地表现并传承下来,而且经年不衰。它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区别细微;情感细腻,褒贬精准;腔调婉转,幽默传神;底蕴深厚,妙趣横生。
在土默川方言词语中,特别是在描述人的思想、外貌、心情、语言、动作、行为、脾气、性格、态度等的词语中,贬义词占了绝大多数,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对丑陋现象、不文明的语言动作、不雅观的行为习惯所持的态度是否定、反感的,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文明礼貌、文雅端庄的行为习惯的肯定与赞赏,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以诚相待、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美德的推崇、向往、倡导与维护。
在土默川方言词语中,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比普通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很多方言词语,如果用普通话去解释,往往需要几个词甚至一句话才有可能把它说清楚,但却难于用一个词去精准地替代它,即使勉强替代,也必索然无味,可见方言之独特魅力。这也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有趣,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方言是语言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的类别,理应得到精心保护和充分利用。在这以普通话为主流的交流日趋密切、方言日渐衰微的时代,方言的记录、整理、研究及传承,便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目录
*章 方言语音规律
第二章 部分方言词语的构词方式例举
第三章 方言常用虚词分类赏析
第四章 方言一词多义例举
第五章 方言与普通话的同音异义现象例举
第六章 方言常用实词分类赏析
第七章 方言熟语赏析
附录 土默川民间故事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