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讲演录

副标题:无

作   者:邓晓芒著

分类号:

ISBN:978755390082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名校名师名课实录)》编著者邓晓芒。 本书的最早来源是我与易中天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那本书的宗旨是由中西美学的历程中引出我们自己的“新实践美学”的体系,因此在这本书中仍然保留了强烈的作者视角,即在各种人物思想的评价中都显示了作者自己的美学标准,这种标准后面是作者所建立的具有自己个性的美学体系。当然作者并不想把自己的这种“先见”强加于人,而只是想用来与历史上的文本展开一种新的“视野融合”。按照现代解释学的原理,这也是学术思想在历史中前进的唯一方式。尤其是,我们通过中西美学比较而形成的美学思想试图打破中西文化的隔膜,为中国人用自己的期待视野去理解西方两干多年的美学而打开一扇窗口,因此在讲课和行文中,本书很多地方都引进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来进行中西比较。这种比较不是为了让西方思想适应于我们传统观念的框架,而是要找到中西思想沟通的渠道,最终使两种文化达到互相理解。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的客观美学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美学的文化土壤
第二节 客观美学的创立: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美在和谐
1 关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
2 美是对立面的和谐(赫拉克里特)
3 美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和谐(德谟克里特)
二、关是效用(苏格拉底)
三、美是理念(柏拉图)
第三节 客观美学的发展:对艺术本质的探讨(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特点
二、艺术本体论
三、艺术的功能
四、艺术家
第四节 客观美学的衰微
一、古典后期文化土壤的变质
二、普罗提诺的先驱者
三、普罗提诺
1 哲学现
2 美论
3 美与艺术的关系
4 艺术论
5 美和艺术的再次分裂
第二章 中世纪的神学美学
第一节 中世纪美学的文化土壤
第二节 美的忏悔:奥古斯丁
一、奥古斯丁的哲学和神学
二、奥古斯丁的美的忏悔
三、象征说
第三节 感性的求索:托马斯
一、哲学和神学思想
二、美的本质
三、艺术观
四、美感认识
第三章 近代人文美学
第一节 近代美学的文化土壤
第二节 认识论美学的崛起
一、英国经验派美学:作为感性认识的美感论
1 夏夫兹伯利和哈奇生
2 柏克
3 休谟
二、大陆理性派美学:作为理性认识的美的概念论
1 莱布尼茨和沃尔夫
2 狄德罗
3 鲍姆加登
第三节 人本主义美学的拓荒
一、康德:哲学人类学的美学
1 哲学人类学的前提
2 鉴赏的四个契机
3 美与崇高
4 艺术论
5 审美标准的二律背反
二、席勒:艺术社会学
1 人论和美论
2 艺术起源论:游戏说
3 艺术与社会
4 审美教育论
三、谢林:神秘主义的艺术哲学
1 “绝对同一”的哲学
2 艺术与美
四、黑格尔:理性主义的艺术哲学
1 哲学:“逻辑学”和“应用逻辑学”
2 美学的总体构架
3 美的理想
4 感性的显现
5 艺术家
6 艺术史
7 艺术分类
第四章 现代美学的深化
第一节 现代美学的文化土壤
第二节 现代科学美学
一、自然科学的形式主义
1 形式的心理一物理学基础
2 形式的测试
3 形式的意义
4 形式的语言结构
二、美感经验论
三、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
1 艺术形式的社会基础:形象思维和典型论
2 形式的价值
3 形式的社会结构
四、现代艺术社会学
1 现代艺术起源论
2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 现代表现美学
一、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1 意志的表现主义
2 直觉的表现主义
3 本体论的表现主义
二、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1 移情论的美学
2 精神分析学的美学
3 现象学的关学
4 解释学的美学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