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王国维评传
总 序 张岱年/00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钱宏(执笔)/004
英文提要/001
第1章 寻找新路/001
1.1 钱塘江边/001
1.2 不再走科举之路/005
1.3 “体素羸弱,性复忧郁”/008
1.4 忧患意识/009
1.5 编辑《教育世界》杂志/011
1.6 第一篇文章:《哲学辨惑》/013
1.7 独学的时代/014
1.8 从哲学转向文学/019
第2章 早期美学思想/021
2.1 美育思想/022
2.2 美的本质和文学的起源/030
2.3 天才和美的创造/034
2.4 古雅美/037
2.5 喜剧观/043
2.6 中国的天才作家/045
第3章 《红楼梦评论》/048
3.1 叔本华哲学与《红楼梦》的价值/049
3.2 《红楼梦》的美学价值/050
3.3 《红楼梦》的伦理学价值/053
3.4 批判旧“红学”,建设新红学/055
3.5 学术论文新文体的创造/057
3.6 《红楼梦评论》的不足之处/059
第4章 《静庵诗稿》与《人间词》/062
4.1 《静庵诗稿》/062
4.2 《人间词》/065
第5章 《人间词话》/074
5.1 《人间词话》的发表和版本/075
5.2 选自《人间词话》/079
5.3 《人间词话》的结构/081
5.4 “境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084
5.5 《人间词话》中“境界”的涵义/088
5.6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093
5.7 “隔”与“不隔”/096
5.8 “自然”与“理想”/100
5.9 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103
5.10 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创造的动力/110
5.11 以境界衡词/116
第6章 中国戏曲史研究/122
6.1 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拓荒者/122
6.2 中国戏曲史的发展线索/126
6.3 元杂剧的美学价值/128
第7章 从京都回到上海/130
7.1 京都生活/130
7.2 从提倡西方哲学到“学无中西”/132
7.3 《壬癸集》与《颐和园词》/135
7.4 《二牖轩随录》/139
7.5 《东山杂记》/140
7.6 《丙辰日记》/142
7.7 所谓“仓圣明智大学”/145
7.8 教子家书/150
7.9 北京大学通讯导师/156
第8章 所谓“南书房行走”/163
8.1 皇命与恩宠/163
8.2 勾心斗角/167
第9章 与国内外学者的交往/174
9.1 与吴昌绶的交往/174
9.2 与沈曾植的交往/176
9.3 与张尔田的交往/183
9.4 与马衡的交往/187
9.5 与蒋汝藻的交往/192
9.6 与藤田丰八的交往/197
9.7 与内藤虎次郎的交往/201
9.8 与铃木虎雄的交往/203
9.9 与狩野直喜的交往/204
9.10 与神田喜一郎的交往/206
第10章 清华园的教授生活/210
10.1 迁入清华园/210
10.2 研究院导师/213
10.3 生活情趣/217
10.4 教学风采/219
10.5 丧子之痛与挚友之绝/222
第11章 国学研究的历史性贡献/228
11.1 《流沙坠简》/228
11.2 甲骨文、金文研究/232
11.3 敦煌学研究/244
11.4 《魏石经考》/249
11.5 古器物研究/252
11.6 开创新史学/257
11.7 蒙古史、元史研究/268
第12章 学术研究的方法/275
12.1 学术上的微观研究与整体视野/275
12.2 重视发现新材料,由此研究新学问/277
12.3 “阙疑”的精神/279
12.4 积极参与国外汉学研究的学术交流/281
12.5 继承清代学术传统,开拓新的学科视野/285
12.6 以学术为性命/289
第13章 以身殉学术/292
13.1 诀别师生,从容自沉/292
13.2 遗书/294
13.3 所谓“殉清”的闹剧/295
13.4 学者的哀悼与思考/297
13.5 陈寅恪、吴宓受托处理后事/306
13.6 新发现的王国维的落花诗/310
13.7 “殉清”“尸谏”的新发展/313
13.8 抉择:以身殉学术/320
13.9 石碑与口碑/326
结束语:王国维—中国廿世纪的文化巨人/329
附录 王国维学术行年简表/335
后记/339
再版后记/344
附:人间词话手迹/346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