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思想人工智能

副标题:无

作   者:顾骏

分类号:

ISBN:97875671320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人工智能是当下受关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趋势。从积极方面说,人类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和生活效率,这已成共识,可以讨论的只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点。从消极方面说,“第四次革命”“奇点”“颠覆性影响”等说法,形形色色,传递出人类对人工智能既爱又怕的复杂心态。为了利用人工智能,应对可能的冲击,前瞻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同样是必要的,只有把各种可能性都做了考虑,才能未雨绸缪,确保人工智能开发不至于走得过远,集聚失控风险。
  问题是,目前国内有关人工智能风险的研究大多未涉及人工智能本身的属性,即使有,多半也只是一些碎片化言论,缺乏完整论述,更未对所取立场、视角和方法作方法论反思。因此,此类研究虽则在具体问题上见仁见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看法,但基本上停留在形而下的层面,将人工智能等同于人类已有的创造,并以人类过往对科学技术的有效管控为参照,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采取简单乐观的态度,至多针对就业岗位减少等表层效应,提出预测和应对方案,而就人工智能开发整体上表示审慎态度和长远忧虑的论述极少。客观地说,如此态势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说,构成了相当友好的环境,但就正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充分评估潜在的负面效应,提前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而论,则是明显不够的。一旦出现未曾预料的新现象、新进展、新证据或新后果,现有的前瞻研究很可能被证伪,无法起到科学预测应有的作用。事实上,从“深蓝”到AlphaGo,遵循“摩尔定律”的人工智能,以其神速发展和已达到的智慧水平,一再令人大感意外。按照这样的轨迹和速率,在未来的日子里,人工智能震惊人类的频率和烈度,只会趋于密集和增高,盲目乐观将被证明是不明智甚至愚蠢的。作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中国的人工智能风险研究尤须走出表层思考,努力提升思维层次,形成与发达国家学者对等交流的态势。从确保前瞻研究的方法论严谨和预测可靠出发,保持适度超脱,站在哲学高度,严肃提出问题,破除遮蔽,擦亮思维,激发洞察,才能站上前瞻研究的制高点。

目录


前言 人工智能之“天问”
一、人工智能的形而上意义何在?
二、被颠覆者有能力前瞻颠覆者吗?
三、人工智能仅止于模拟人类智能吗?
四、“单项型”能战胜“全能型”吗?
五、不具有非理性成分是人工智能的劣势吗?
六、人工智能需要自我意识吗?
七、人工智能还是无机智能?
八、算法是“道成肉身”吗?
九、“零的增长”是可能的吗?

*章 图灵测试到底灵不灵?
一、人工智能为何言必称图灵?
二、图灵机与图灵测试有何共同之处?
三、图灵测试有没有破绽?
四、人类逻辑体系的起点在哪里?
五、预设前提:图灵测试的问题在哪里?
六、人类不该为自己的智能而骄傲吗?
七、走出人类中心观:平行智能是可能的吗?105i
八、如何为图灵测试“打补丁”?
九、为什么有破绽的图灵仍然很灵?
十、思想超越: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第二章 机器智能是如何生成的?
一、机器智能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二、ABC时代,机器智能会超过人类吗?
三、机器智能主要有哪些内涵模块?
四、机器如何获得智能?
五、人需要向智能机器入学习吗?
六、机器智能到底模拟人类什么?
……


第三章 赢了围棋,机器就能战胜人类吗?
第四章 “小冰”作品的诗意哪里来?
第五章 机器人坐堂会让医生失业吗?
第六章 机器人独霸股市会颠覆市场秩序吗?
第七章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如何结伴而行?
第八章 机器人之间也有伦理关系?
第九章 中国机器人何时成为机器中国人?

结语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人与机器——思想人工智能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