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色彩艺术

副标题:无

作   者:刘源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6212110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画色彩艺术》内容简介:中国画艺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绘画古代亦称“丹青”,“丹”指丹砂(朱砂),“青”指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说明绘画古来无不着色,中国画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经过继承、发展创造,已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强烈鲜明的色彩艺术风格,堪称东方色彩美学的典型代表。 中国绘画的色彩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在画底、颜色的研制和使用上都有着丰富的完整的独特的功能和严谨的程序。然而历代的画论,记述的却很零散,学术界对传统绘画的色彩研究也普遍忽视,这要部分地归咎于南宋“文人画”兴起之后,国人对水墨画强烈的审美和哲学的兴趣。 在中国美术史上,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的发展,其升沉起伏既与功能有关,又离不开作者群的审美旨趣和艺术观念。当“文人画”独领风骚的那些朝代,民间绘画及民间的工艺美术在中华大地上仍是生生不息,显示色彩艺术的生命力,继续谱写着中国绘画色彩的篇章。试想,如果没有敦煌壁画、李贤墓室壁画、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及全国各地的庙堂壁画、年画、传神画等的存在,那么中国绘画的色彩发展将会是什么样子?虽说水墨画从元代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应该说民间绘画与文人画犹如鸟之两翼,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绘画的色彩体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对中国画色彩的精神性、表现性价值以及中国画颜色的性能、表现技法的全面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认识色彩世界,掌握中国画色彩的特点(规律),也包括中国画所运用的材料及其处理,应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使自己在探索的过程中,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这也是作者编写《中国画色彩艺术》的初衷。 不容讳言,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几百年来走的是下坡路。建国以后,虽有好转,可是至今一提到中国画的创新,人们仍认为色彩应是一个突破口。在中国画中怎样发挥色彩的更大潜力,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将涉及到对我国传统绘画色彩的再认识、再发现、再宏扬;包括对民间绘画色彩的再发掘和吸收。西方绘画对色彩的研究和表现,当然也应当借鉴。不论绘画如何发展,从画面效果看,色彩永远是首要的构成因素;色彩的探索只有热爱色彩的人才能深刻地领会其内容,感受其内在的实质。色彩可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然而它只向热心探索的人们显示其更深的奥秘。 当此世纪之交,对中国画问题的讨论进行过多次,见仁见智,变革是不可阻挡的必然。可是,世上不存在没有传统的创新。传统中有阻碍创新的东西,也有未被我们充分认识,体现着艺术规律的东西。要求我们正确意义上的继承和拓宽,在现代化和纵横借鉴中去拓宽。这种变革需要开放的、多元的文化环境,更需要当代艺术家在观察、思维、表现等艺术创造过程中,为自觉、自由的色彩感觉、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不断探求色彩的个性审美形式。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中国画色彩的创造历程
第一节 古代中国画的色彩
第二节 现代中国画的色彩

第二章 中国画的颜色
第一节 中国画颜色的品种
第二节 中国画颜色原料的选择与研制
第三节 中国画颜色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 中国画画底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 中国画色彩理论与表现形式
第一节 中国人的色彩观
第二节 中国画的色彩画论
第三节 中国画色彩的画理要求
第四节 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 中国民间绘画的色彩
第一节 中国民间绘画
第二节 壁画的色彩
第三节 木版年画的色彩
第四节 民间绘画颜色的使用和用色艺诀

第五章 中国画色彩赏析
后记
图版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画色彩艺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