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关于秦直道考古发掘的权威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诸多秦直道考古简报、考古记录和多篇考古日志。各篇文章视角独特,资料可靠且权威,论述严密,逻辑性极强,有的观点在相关研究领域为首次提出。
目录
001 / *章 考古发掘、调查简报、论文
003 / 富县车路梁秦直道发掘简报
036 / 富县大麦秸沟梁秦直道调查简报
043 / 陕西富县秦直道考古取得突破性成果
064 / 2 2=4:秦直道发现道路四叠层与东西线之争
——2010年秦直道考古收获之一
077 / 秦长城与秦直道的意义及影响
079 / 黄陵秦直道五里墩南探沟发掘简报
090 / 旬邑县秦直道调查钻探简报
113 / 第二章 考古发掘探方、探沟记录和考古调查记录
115 / 2009年富县桦沟口探方记录
132 / 2010年黄陵探方记录
173 / 2010年甘泉探方记录
185 / 2010年黄陵、甘泉发掘调查记录要点
189 / 2011年安塞红花园遗址调查记录
197 / 2011年黄陵艾蒿店直道调查记录
207 / 第三章 考古日志
209 / 2006年富县考古日志
214 / 2007年富县考古日志
221 / 2008年黄陵考古日志
224 / 2009年富县、洛川考古日志
246 / 2010年黄陵、甘泉考古日志
271 / 2011年安塞、黄陵考古日志
274 / 2012年黄陵、旬邑考古日志
281 / 第四章 孤村夜语——考古日志选
283 / 直道吟
285 / 黑户
288 / 大麦秸沟梁探直道
291 / 兴隆关怀旧
292 / 岭上读《夹边沟》有感
293 / 马莲崾岘被狗咬
295 / 白胖子、黑胖子
297 / 找边
299 / 发现脚印
301 / 文保员老焦
303 / 围剿公鸡
304 / 入桃源
306 / 出土铜镞
307 / 祭奠亡灵
309 / 夜上子午岭
310 / 子午岭牛虻
313 / 行路难
315 / 垭口遇雨
317 / 车陷艾蒿店
319 / 蚰蜒岭上三片瓦
321 / 考古的沧海一粟
323 / 发见直道四叠层
326 / 逃离兔儿崾岘
329 / 野林中的印象派
330 / 方家河老白
332 / 小钟的饭香
333 / 桂花园出恭
335 / 正宁祭
——哭十九条小生命
340 / 认真干就有收获
342 / 赠子今病中
343 / 第五章 答延安电视台记者问
355 / 第六章 秦直道考古大事记
359 / 第七章 秦直道考古资料索引
365 / 附录
367 / 秦直道调查照片(118张)
427 / 秦直道考古工作照片(56张)
455 / 秦直道景色(14张)
463 / 后记
【书摘与插画】
2 2=4:秦直道发现道路四叠层与东西线之争
——2010年秦直道考古收获之一 ①
继2009年陕西富县秦直道考古发掘取得开创性成果,② 并获200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2010年,承担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又对陕西黄陵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小规模发掘,取得突破性成果。
今年的秦直道考古发掘始于7月21日,10月31日结束。调查、发掘地点选在陕甘交界子午岭上的兴隆关(也即沮源关)一带(陕西甘泉方家河的秦直道也有小规模调查、发掘,情况另述)。共调查秦直道等古道路约60公里,试掘探沟8条、解剖烽燧2个,发掘面积约250平方米。(见一4-1)
一、秦直道研究的分歧点:东西线之争
众所周知,自1974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实地考察,*次提出秦直道的线路以来,秦直道研究的*分歧点就是东西线之争。
简言之,对于秦直道的起点——陕西淳化秦林光宫(即汉甘泉宫)和终点——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以及秦直道的南段——起点至陕西黄陵兴隆关和北段——内蒙古自治区的伊金霍洛旗(或乌审旗)至包头,两种观点并没有异议。③
分歧在秦直道的中段。东线说认为,秦直道至兴隆关后,向东走蚰蜒岭(也即古道岭),再向北,经陕西延安、榆林各县,至终点包头。西线说认为,秦直道至兴隆关后,继续向北,沿子午岭主脉再转西北,经甘肃合水、华池、陕西定边,再折向东北,经内蒙古自治区的伊金霍洛旗或乌审旗,回归旧有的秦直道,至终点包头。东线说的秦直道基本南北笔直,是弓弦。西线说的秦直道向西转了一个大弯,是弓背。东线说的秦直道要过五六道较大的河流,其间,有五六次下山、上山。西线说的秦直道一直沿子午岭主脉行走,*后进入内蒙古草原,一路平坦,不过大的河流。
目前,大部分考古学者持东线说,相反,大部分历史和历史地理学者持东线说。调查、发掘地点选在兴隆关,就是要对这个三岔口的三个方向的古道路进行解剖,以解决争论已久的东西线之争。
二、兴隆关以南的秦直道
共发掘探沟4条。由于后代的破坏,其中2条探沟揭示的直道迹象有缺失,而其余2条揭示的秦直道存在较大的共性。以南桂花探沟2为例。
南桂花探沟2:位于子午岭主脉山脊缺断处的人工大型堙谷填方路段上,所在地势平坦。北距兴隆关约3公里。(见一4-2)
经2008年考古钻探、试掘,证实该段秦直道的路基为南北方向,略呈梯形堤坝,南北长214米,底宽50—60米,顶宽10—16米,高约30—35米。其东侧坡度较陡,约50度,西侧较缓,约30度。
钻探和探沟试掘显示:整个路基的上部、中部和东部均为夯土构筑,色呈褐黄,质地坚硬。上部夯层厚8—10厘米,下部厚12—16厘米。不少路基的夯土中还夹有直径20—30厘米的礓石,以加强路基的强度。
经初步测算,该段填方路基的土方量约为17万立方米,是秦直道上迄今发现工程量*的堙谷填方路段。
探沟2之所以选于此,是因为这里是秦直道由南向北的*必经之路。试想,这一带如果还有其它路径可选择,当时的人也不会耗费如此大的力量修筑这样一条填方路段了。探沟2的地理坐标:北纬35°43′20.09″,东经108°30′43.25″,海拔1588米。所布探沟与直道垂直,方向110度,即东偏南20度。探沟长8.2米,宽1.5米。地层关系较简单,可分为3层。*层为地表和现代路土层,厚8-15厘米。土色灰黄,含少量礓石及树木草根茎叶,其中地表层较疏松,现代路土层较坚硬,呈较大的薄片状千层饼。第二层为古代路土层,细分为4层,总厚46-64厘米。详述见后。第三层为夯土填方路基层,色呈褐黄,质地坚硬,路基夯土中夹有较大的礓石,探沟所在的夯土深度未探到底。(见一4-3)
经发掘,共发现四层道路路面,即秦直道的四叠层,各层路面间界分清楚。自上而下分述如下:(见一4-4)(见一4-5)(见一4-6)(见一4-7)(见一4-8)
上层路面:
路面基本平缓,中西部略高。使用路面宽3.4米,路肩西侧较陡,东侧较缓。路土色灰黄,质地十分坚硬。路土内夹有大量礓石,礓石大小比较匀称,直径在1.5—4厘米之间。路面暴露有5道与直道平行的礓石带,每道宽10—40厘米。从路面的坚硬度和礓石带判断,这些礓石是经过加工后掺入路土的,以增加路面的强度。路面上未见明显的车辙。路面上出有汉代的粗绳纹瓦片和明清瓷片,说明早期瓦夹在晚期遗物中。本层厚16—22厘米。
二层路面:
使用路面向东移约40厘米,使得二层路面比上层宽约80厘米。路土色灰黑,坚硬,路土中所含礓石少于上层,但仍在路面形成少量的礓石带。路面中部有两两对称的4道辙沟,辙沟宽10—15厘米,深5厘米。内邻两辙沟相距140厘米,外邻两辙沟相距190厘米。路面上还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坑窝,直径8—15厘米,深5—6厘米。本层厚18—23厘米。路面出土残铁锸1件,(见一4-9)时代约在东汉或稍晚。残碎灰陶瓦2片,分别为外粗绳内布纹、外细绳纹内素面的板瓦,时代约为西汉晚期至东汉。
三层路面:
使用路面再向东移160厘米,路面较其上层更宽,坡度也较其上层平缓。路面东部2.25米宽的部分为较纯的黄土,上有一对辙沟,沟宽15厘米,深6—8厘米,辙沟中心距110厘米。路面其余部分为碎礓石、小粗砂石块与黄土混合构筑,路土色较其上层更黑,质地较坚硬,可见斜向的千层饼状路土。路土中的礓石大部分直径为1—2厘米,*者3厘米。整个路面除过东部的一对辙沟外,还有4道较浅的辙沟,6道辙沟似有对应关系,即自东向西,*与第二、第二与第四、第四与第六道辙沟的中心距均为110厘米,与2009年富县桦沟口发掘的直道上层路面的*窄辙距相等。路面上还有大小不等的坑窝,直径6—15厘米,深5—10厘米。路面*西部的礓石面被破坏,以土补之,界线分明。本层厚12—15厘米。路面出土残碎灰陶瓦3片,其中外细绳纹内大麻点的板瓦1片,(见一4-10)时代约在秦至西汉早期;外粗绳纹内布纹的筒瓦2片,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
四层路面:
使用路面较其上层向西移80厘米,宽度与平缓度略同于第三层。路土色黑,质地坚硬,但路土中礓石少于其上三层,明显可见斜向的千层饼状路土。路面东部有一对辙沟,宽10—15厘米,深4—8厘米,辙沟中心距115厘米。路面西部似有一辙沟,但破坏严重。该层路面还有不少坑窝及与道路平行的条状坑。坑窝直径5—17厘米,深4—8厘米;条状坑*长50厘米,宽5厘米,深3—7厘米。(见一4-11)本层厚10—12厘米。路面出有灰陶瓦、灰陶器物残片等。其中外粗绳纹内大麻点的筒瓦1片,时代约在秦至西汉早期;外细绳纹内布纹的板瓦1片,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灰陶器物残片过于残碎,时代难以断定。经解剖,本层以下即为夯筑的填土路基。(见一4-12)(见一4-13)(见一4-14)(见一4-15)
三、兴隆关以东的秦直道
位于子午岭支脉的蚰蜒岭上,蚰蜒岭也是陕西黄陵县与富县的界岭。发掘探沟2条,揭示的秦直道有极大的共性。以蚰蜒岭探沟2为例。(见一4-16)(见一4-17)
蚰蜒岭探沟2:
位于单纯的山脊上,所在地势较平坦。西距兴隆关760米,这里也是兴隆关向东的秦直道必经之地。探沟地理坐标:北纬35°44′57″,东经108°32′11.16″,海拔1598米。直道略呈东西向,所布探沟与直道垂直。探沟方向25度,即北偏东25度。探沟长8米,宽1.5米。地层关系较简单,可分为3层。*层为表土和现代路土层,厚10—50厘米。此层中部为现代路面,土色浅黄,土质结构较硬,呈上下水平叠压的饼状路土。路面两侧为堆积土,土色浅褐,质松软,夹杂大量的植物根茎及1片清代的黑釉瓷片。第二层为古代路土层,细分为2层,总厚28—42厘米。详述见后。第三层即为生土,色灰黄,质地纯净、坚硬。
经发掘,共发现两层道路路面,分述如下:
上层路面:
路面中部和南部较高,北部较低。与表土及现代路土层界分清楚。路面土色灰褐,土质较硬,呈倾斜向的千层饼状,其中夹有粗绳纹瓦残片。此层中部较厚,两侧较薄。路土中南部有与道路平行的沟一道,宽约1.5米,深5—10厘米。路土表面还有大小、深浅不一的多个小坑,坑直径5—25厘米,深7—15厘米。
探沟2向东扩方后,发现了典型的早期车辙(与富县桦沟口直道的上层路面车辙极类似)。该车辙辙梁土色黑褐,质地坚硬,呈斜向的千层饼状。两道辙梁分别宽20—22、25—30厘米,高10厘米。辙梁间形成的辙沟宽约24—28厘米,深8厘米。辙沟内为浅黄色淤土。辙沟显示的直道与今路面并不平行,而是向西南方向延伸,与今路面形成约25度的夹角。本层路土厚15—20厘米。遗物:出土于该层路土中,仅2片,残碎。分别为外粗绳纹或细绳纹、内素面的板瓦,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
下层路面:
与上层路土界分清楚。土黑褐色,土质坚硬,为斜向叠压的千层饼状。路面北部有两道车辙,辙沟宽15—20厘米,深5厘米,两辙沟中心距110厘米。辙沟内有明显的碾压形成的千层饼状路土。车辙以南有小坑3个,直径10—15厘米,深2—3厘米。本层路土厚12—18厘米。
遗物:出土于该层路土中,仅1片,为外饰粗绳纹、内光面的板瓦残片,时代约为西汉中期。
四、兴隆关以北的古道路
位于兴隆关以北的子午岭主脉上,发掘探沟2条,揭示的古道路有极大的共性。以兔儿崾崄探沟为例。(见一4-18)(见一4-19)
兔儿崾崄探沟:
位于单纯山脊的中部,所在地势平坦。南距兴隆关11公里,这里也是兴隆关向北的古道路必经之地。
探沟地理坐标:北纬35°40′12.52″,东经108°31′20.03″,海拔1569米。古道路略呈南北向,所布探沟与直道垂直,方向105度,即东偏南15度。探沟长6米,宽1.5米。
地层关系较简单,可分为3层。*层为表土和现代路土层,厚20厘米。土色浅黄,夹有大量植物根系及少量近现代陶片、瓷片。第二层为古代路土层,细分为2层,总厚25-48厘米。详述见后。第三层即为生土,色灰黄,质地纯净、坚硬。经发掘,共发现两层道路路面,分述如下:
上层路面:
路面中部高两侧较低。使用路面宽4米,带路肩宽4.5米。与表土及现代路土层界分清楚。
路面中部色较黑,两侧较黄。路土较硬,其中夹有少量礓石,礓石*者7×3×2厘米,其余直径 1-2厘米。 路面有三梁四道车辙,较对称、规整。中部两辙沟相距60厘米,西部两辙沟相距110厘米,*外的两辙沟相距170厘米。辙沟宽26—40厘米,深9—13厘米,辙沟中有部分礓石。本层路土一般厚26厘米,*薄10厘米,*厚达48厘米,是历年发掘所见单层路土中*厚者。与早期(秦—西汉)车辙和路土相比,1、该辙沟显得宽且深。2、该路土色较淡,呈较水平向的千层饼状,而早期路土多呈深黑色的斜向千层饼状。考虑到该层特厚(*厚达48厘米),似为使用不频繁但沿用时间长所致。遗物:出土于该层表面,量少且残碎,有白釉冰裂纹瓷片、黑釉瓷片、灰陶瓦片等,时代在宋元至明代之间。
下层路面:
与上层路土界分清楚。颜色稍浅,硬度不及上层。路土中所含礓石较上层少,*者17×10×7厘米。
下层路面不及上层规整。路面中部有一条与道路平行的沟,沟宽35厘米,深8—10厘米。其东侧一辙沟宽20厘米,深4—5厘米.。其余部分未见明显车辙。经解剖,本层路土厚13—14厘米。
遗物:出土于该层表面或其中,仅3片,且残碎,为灰陶器物残片,时代约在东汉至南北朝之间。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