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for ecocrticism

副标题:无

作   者:鲁枢元著

分类号:

ISBN:97875617471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21世纪,生态学似乎已经成为一门“颠覆性的学科”,它将要“颠覆”的是300年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为所欲为的价值观,世界观。“ 颠覆”同时意味着一种知识体系和文明范式的转换与重建即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过渡,这无疑也是一场精神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从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看,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渐渐形成的又一批评派别。人类的文学艺术迄今为止所表现的,无外乎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因此全都可以运用一种生态学的眼光加以透视、加以评判,期待中的生态批评空间应该是更为广阔、更为恢弘的。本书作者鲁枢元是国内最早关注生态批评的学者之一,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并坚持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定的、持续的精神状态,从不惮于把自己的“心跳”和“同情”、“眷恋”和“沉溺”、“想象” 和“憧憬”挥洒到书写的字里行间《生态批评的空间》照例不是按照某种体制化的学术写作模式制作的;作者渴望的是,在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真诚地与人们沟通、交流。

目录

ⅰ·人类纪——生态时代
 1.1 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批评
 1.2 生态困境中的精神变量与“精神污染”
 1.3 地球“精神圈”与生态内源调节机制
 1.4 生态时代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走向
 1.5 人类纪:文学的使命与文艺学研究
 1.6 生态时代:中西学术流向的新格局
ⅱ·诗性灵——精神生态
 2.1 诗情的消解与西美尔的货币哲学
 2.2 精神的涵义与精神生态学
 2.3 开发精神生态资源
 2.4 文学艺术与“好的灵魂”
 2.5 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
 2.6 关于“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论争
 2.7 文学,一种恢弘的弱效应
 2.8 数字化风险与修辞空间的拓展
ⅲ·跨学科——生态视野
 3.1 怀特海的预见
 3.2 精神生态和生态精神
 3.3 生态学与文艺学
. 3.4 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
 3.5 生态批评的对象与尺度
 3.6 我的文艺学跨学科研究
ⅳ·文学史——生态演替
 4.1 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4.2 文学艺术“自然”主题的衰变
 4.3 文学艺术史:生态演替的启示
 4.4 自然之维——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阈
附录
 《绿化文学,绿化心灵》——中国首届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倡议书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Space for ecocrticism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