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建筑设计入门教程》秉承现代建筑设计及教学研究的传统,以空间为主要线索,将其置入具体的场地环境,并以建筑的两个基本问题——人的使用和材料建造为基本要素,由浅入深地设置若干设计练习,包括空间限定、空间单元、空间联系及空间复合等,分别置入不同类型的城市及自然环境,并与具体使用功能和材料结构结合,使抽象的空间形式语言与具体的建筑问题之间相互促动,以此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范式,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观,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和操作方法。
《建筑设计入门教程》适用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
《建筑设计入门教程》适用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
【目录】
序言
绪言
课题Ⅰ空间与生活:院宅设计
一 课题背景:从“方盒子”练习到“院宅”设计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课题Ⅱ空间与结构:青年公寓设计
一 课题背景:结构与空间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课题Ⅲ空间与场地:游船码头设计
一 课题背景:场地与空间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课题Ⅳ综合空间:社区中心设计
一 课题背景:复杂城市环境视角下的社区中心设计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后记
目录
序言
绪言
课题Ⅰ空间与生活:院宅设计
一 课题背景:从“方盒子”练习到“院宅”设计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课题Ⅱ空间与结构:青年公寓设计
一 课题背景:结构与空间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课题Ⅲ空间与场地:游船码头设计
一 课题背景:场地与空间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课题Ⅳ综合空间:社区中心设计
一 课题背景:复杂城市环境视角下的社区中心设计
二 案例分析
三 基地条件
四 设计任务
五 操作过程
六 教学讨论
七 作业选例
后记
【作者简介】
朱雷,1972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空间设计理论及教学。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出版专著2部。
吴锦绣,1973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建筑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陈秋光,1962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师,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设计理论及教学。获各类设计竞赛及教学指导奖10余项,参与出版论著4部。
朱渊,1979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里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常设计理论,城市微更新、乡村设计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内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吴锦绣,1973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建筑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陈秋光,1962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师,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设计理论及教学。获各类设计竞赛及教学指导奖10余项,参与出版论著4部。
朱渊,1979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里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常设计理论,城市微更新、乡村设计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内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建筑设计入门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