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毒理与环境检测

副标题:无

作   者:金波,陈光荣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6221720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目录
1.1遗传毒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1.2遗传毒理学与人类基因库的保护
1.3遗传毒理学与环境检测研究的应用前景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2章 遗传毒理学基础知识
2.2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核型
2.3细胞分裂
2.4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5遗传物质的损伤
2.6遗传物质损伤的修复
3.1遗传毒物的概念
第3章 遗传毒物的类别及其遗传学效应
3.2遗传毒物的类别
3.3遗传毒物对人类基因库的影响
3.4人类遗传性疾病
3.5遗传物质损伤与先天性畸形、衰老、心血管病的关系
4.1癌的概念及癌细胞的特性
第4章 环境致癌物与人类癌症
4.2环境化学致癌物的发现
4.3常见的几类致癌物
4.4化学致癌的理论和学说
4.5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4.6其他致癌因素及学说
4.7抗突变剂、抗癌剂与癌症的预防
5.1遗传毒性短期检测的意义和目的
第5章 遗传毒性短期检测的种类和原理
5.2遗传毒性短期检测的基本类型
5.3几种常用短期检测法的原理与评价
5.4各种检测法联测的应用
5.5离体和活体检测中常用的对照
5.6遗传毒性检测试验中有关的几个问题
6.1环境遗传毒物致突变、致畸、致癌的关系
第6章 遗传毒性检测指标的评价
6.2对非致癌性诱变剂的解释和谨慎评价
6.3遗传负荷的基线植或本底值
6.4体细胞和性细胞受害指标评价的关系
6.5遗传毒性危害评价的表达方法
6.6遗传毒理学检测指标与其它毒理学指标的关系
6.7短期遗传毒性检测指标和人体效应的预测
7.1遗传毒理学检测(或监测)应用的意义
第7章 遗传毒理学在环境诱变剂检测及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7.2受试物剂量的选择和处理方式
7.3遗传毒理学在环境化学物“三致”效应检测方面的应用
7.4农副产品、畜产品等食品遗传毒性的检测
7.5遗传毒理学在环境(水、土、气)污染监测和评价方面的应用
7.6遗传毒理学对特定环境中人类健康的监测
7.7遗传毒性检测策略的进展
8.1Ames试验
第8章 遗传毒理学实验方法介绍
8.2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8.3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
8.4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8.5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8.6人体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分析
8.7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试验)
8.8紫露草微核试验
8.9蚕豆(Viciafaba)根尖细胞微核监测技术
8.10蚕豆(Viciafaba)叶尖细胞微核监测技术
8.11一种简便的实验数据统计方法——Wilcoxon秩和检验(rank-sumtest)方法介绍
var cpro_id = 'u317582';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遗传毒理与环境检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