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技术

副标题:无

作   者:吕捷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6350521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从GSM升级到GPRS系统,运营商所需的硬件、软件升级投资相对较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系统。由于GPRS是分组数据业务,对用户接入互联网来说,省去了拨号接入的环节,可实现“随时在线,按流量计费”;对运营商而言,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可通过对GPRS系统中SGSN的软件升级,共用GGSN实现2GGSM网络部分向3G UMTS网络部分的平滑过渡。 本书对GPRS的发展背景、总体结构和协议栈、GPRS提供的业务、空中接口、传输、WAP应用以及向第三代过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是相关技术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GPRS技术的很好的入门指导。

目录

目录
1 概述
1.1 GPRS产生背景
1.1.1 IP技术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1.1.2 移动数据通信市场的形成
1.1.3 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迈进
1.2 GPRS技术简析
1.3 GPRS与其他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分析比较
1.3.1 GPRS与CDPD系统的比较
1.3.2 HSCSD与GPRS的比较
2 GPRS的一些预备知识
2.1 GSM系统简介
2.1.1 GSM系统结构
2.1.2 GSM的无线接口
2.1.3 GSM安全管理
2.2 TCP/IP协议模型
2.2.1 分层协议概念
2.2.2 TCP/IP参考模型
3 GPRS总体结构
3.1 传统GSM系统的缺点
3.2 问题的解决之道
3.2.1 Um空中接口瓶颈
3.2.2 向UMTS的演进
3.2.3 接入外部数据网络
3.2.4 QoS(服务质量)
3.3 GPRS网络结构
3.4 GPRS接口
3.5 GPRS骨干网络
3.6 GPRS系统的功能
3.6.1 网络接入控制功能
3.6.2 分组路由选择和传输功能
3.6.3 移动管理功能
3.6.4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
3.6.5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3.6.6 网络管理功能
3.7 各功能在GPRS系统中的实现
3.7.1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的功能
3.7.2 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的功能
3.7.3 扩展HLR的功能
3.7.4 分组控制单元(PCU)
3.7.5 信道编解码单元(CCU)
3.8 GPRS的特性
4 GPRS服务
4.1 GPRS用户描述
4.1.1 GPRS服务类别
4.1.2 GPRS服务质量(QoS)描述
4.2 GPRS安全保证
4.3 GPRS移动终端分类
4.4 GPRS业务发展进程
4.5 GPRS的计费
5 GPRS协议栈结构
5.1 传输平面
5.1.1 Um接口的传输平面协议
5.1.2 Gb接口(BSS-SGSN)的传输平面协议
5.1.3 Gn接口(GGSN-SGSN)的传输平面协议
5.1.4 Gi接口(GGSN-PDNs)的传输平面协议
5.2 信令平面
5.2.1 移动台和SGSN之间(Um接口)的信令平面
5.2.2 SGSN-HLR/EIR/SMS-GMS,GGSN-HLR之间的信令平面协议
5.2.3 SGSN和MSC/VLR之间(Gs接口)的信令平面协议
5.2.4 GSN之间的信令平面协议
6 GPRS传输
6.1 GPRS标识
6.2 GPRS移动性管理
6.2.1 GPRS中的路由区域
6.2.2 移动管理状态
6.2.3 GPRS连接(attach)和去连接(detach)
6.2.4 位置管理
6.2.5 SGSN和MSC/VLR的交互
6.3 GPRS会话管理
6.3.1 PDP上下文激活
6.3.2 透明接入和非透明接入
6.4 用户数据传输
7 GPRS空中接口
7.1 GPRS空中接口概述
7.1.1 GPRS空中接口的特点
7.1.2 GPRS空中接口的一般描述(GSM依赖部分)
7.2 分组数据逻辑信道
7.2.1 GSM逻辑信道
7.2.2 GPRS分组逻辑信道
7.3 GPRS物理信道定义
7.3.1 GSM物理资源定义
7.3.2 GPRS突发序列定义
7.3.3 GPRS无线块结构定义
7.3.4 GPRS复帧结构描述
7.4 GPRS分组逻辑信道至物理信道的映射
7.4.1 GPRS逻辑信道至物理信道的映射
7.4.2 GPRS无线物理资源管理准则
7.5 GPRS信道编码
7.5.1 信道编码概述
7.5.2 GPRS的编码方案和过程
7.5.3 EGPRS的信道编码方案和过程
7.6 GPRS媒体接入层和无线链路控制层(MAC/RLC)
7.7 GPRS用户数据通过空中接口的传输
7.7.1 移动台发起的分组传输过程
7.7.2 GPRS上行物理信道的映射过程
7.7.3 RLC/MAC确认模式的动态分配
8 基于GPRS的WAP应用
8.1 WAP简介
8.2 基于GPRS的WAP应用的协议栈模型
8.3 基于GPRS的WAP应用的网络结构
9 GPRS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9.1 GPRS的局限性
9.2 GPRS向3G的过渡——EDGE
9.2.1 EDGE的主要无线接口参数
9.2.2 EDGE分组交换传输模式(EGPRS)
9.2.3 EDGE电路交换传输方式(ECSD)
9.2.4 EDGE的承载服务
9.3 EDGE的部署问题
9.4 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过渡
索引
参考文献
Q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GPRS技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