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73/30/9787563531219.jpg)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通信原理与技术(第2版)》对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有关原理及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尽量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偏重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及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可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对象的需要。《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通信原理与技术(第2版)》叙述上力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通信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 通信的分类
1.2.2 通信的方式
1.3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3.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1.3.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4 信息及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6 通信系统中的噪声
1.7 通信发展概况
1.7.1 通信理论的发展
1.7.2 通信技术的发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信源和信道
2.1 引言
2.2 信源与信息熵
2.2.1 信源的数学模型和分类
2.2.2 离散信源的信息度量
2.2.3 离散信源的熵
2.2.4 连续信源的差熵
2.3 信道
2.3.1 信道的分类及描述
2.3.2 信道的数学模型
2.3.3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3.4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4 信道容量
2.4.1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2.4.2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信号与噪声分析
3.1 信号的分类
3.2 确定信号的分析
3.2.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2.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3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4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3.2.5 卷积
3.2.6 相关函数
3.3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3.3.1 随机变量
3.3.2 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
3.3.3 通信系统中几种典型的随机变量
3.3.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4 随机过程
3.4.1 随机过程的概念
3.4.2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
3.4.3 平稳随机过程
3.5 高斯随机过程
3.5.1 高斯过程的定义
3.5.2 高斯过程的性质
3.5.3 一维高斯分布
3.5.4 高斯白噪声
3.5.5 窄带高斯噪声
3.5.6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3.6 随机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
3.6.1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3.6.2 随机过程通过乘法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4.1 引言
4.1.1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4.1.2 调制的分类
4.2 线性调制的原理
4.2.1 幅度调制
4.2.2 双边带调制
4.2.3 单边带调制
4.2.4 残留边带调制
4.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3.1 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4.3.2 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3.3 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4 非线性调制的原理
4.4.1 非线性调制的基本概念
4.4.2 调频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4.4.3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5.1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4.5.2 解调器输出信噪比和信噪比增益
4.6 调频系统的加重技术
4.7 模拟调制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4.8 频分复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1 引言
5.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和传输码型
5.2.1 几种基本基带信号波形
5.2.2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分析
5.3.1 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描述
5.3.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5.4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与码间串扰
5.4.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
5.4.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分析
5.5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5.5.1 无码间串扰的理想低通滤波器
5.5.2 无码间串扰的滚降系统
5.6 部分响应系统
5.6.1 部分响应系统的特性
5.6.2 部分响应系统的实现
5.7 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5.8 眼图与时域均衡
5.8.1 眼图
5.8.2 时域均衡
5.9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5.9.1 匹配滤波器
5.9.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5.9.3 二元系统基于匹配滤波的最佳接收性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6.1 引言
6.2 二进制幅移键控
6.2.1 基本原理
6.2.2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6.2.3 抗噪声性能
6.3 二进制频移键控
6.3.1 基本原理
6.3.2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6.3.3 抗噪声性能
6.4 二进制相移键控
6.4.1 基本原理
6.4.2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6.4.3 抗噪声性能
6.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6.6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6.6.1 多进制幅移键控
6.6.2 多进制频移键控
6.6.3 多进制相移键控
6.7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6.7.1 正交幅度调制
6.7.2 偏移四相移相键控
6.7.3 π∕4四相移相键控
6.7.4 最小移频键控
6.7.5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
6.8 正交频分复用
6.8.1 多载波调制技术
6.8.2 OFDM原理
6.8.3 OFDM技术特点及应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第8章 信道编码
第9章 同步系统
第10章 扩频通信
附录A 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B 傅里叶变换
附录C 误差函数、互补误差函数表
附录D 贝塞尔函数表Jn(x)
附录E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1.1 引言
1.2 通信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 通信的分类
1.2.2 通信的方式
1.3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3.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1.3.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4 信息及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6 通信系统中的噪声
1.7 通信发展概况
1.7.1 通信理论的发展
1.7.2 通信技术的发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信源和信道
2.1 引言
2.2 信源与信息熵
2.2.1 信源的数学模型和分类
2.2.2 离散信源的信息度量
2.2.3 离散信源的熵
2.2.4 连续信源的差熵
2.3 信道
2.3.1 信道的分类及描述
2.3.2 信道的数学模型
2.3.3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3.4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4 信道容量
2.4.1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2.4.2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信号与噪声分析
3.1 信号的分类
3.2 确定信号的分析
3.2.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2.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3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4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3.2.5 卷积
3.2.6 相关函数
3.3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3.3.1 随机变量
3.3.2 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
3.3.3 通信系统中几种典型的随机变量
3.3.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4 随机过程
3.4.1 随机过程的概念
3.4.2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
3.4.3 平稳随机过程
3.5 高斯随机过程
3.5.1 高斯过程的定义
3.5.2 高斯过程的性质
3.5.3 一维高斯分布
3.5.4 高斯白噪声
3.5.5 窄带高斯噪声
3.5.6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3.6 随机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
3.6.1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3.6.2 随机过程通过乘法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4.1 引言
4.1.1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4.1.2 调制的分类
4.2 线性调制的原理
4.2.1 幅度调制
4.2.2 双边带调制
4.2.3 单边带调制
4.2.4 残留边带调制
4.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3.1 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4.3.2 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3.3 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4 非线性调制的原理
4.4.1 非线性调制的基本概念
4.4.2 调频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4.4.3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5.1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4.5.2 解调器输出信噪比和信噪比增益
4.6 调频系统的加重技术
4.7 模拟调制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4.8 频分复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1 引言
5.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和传输码型
5.2.1 几种基本基带信号波形
5.2.2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分析
5.3.1 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描述
5.3.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5.4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与码间串扰
5.4.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
5.4.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分析
5.5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5.5.1 无码间串扰的理想低通滤波器
5.5.2 无码间串扰的滚降系统
5.6 部分响应系统
5.6.1 部分响应系统的特性
5.6.2 部分响应系统的实现
5.7 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5.8 眼图与时域均衡
5.8.1 眼图
5.8.2 时域均衡
5.9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5.9.1 匹配滤波器
5.9.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5.9.3 二元系统基于匹配滤波的最佳接收性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6.1 引言
6.2 二进制幅移键控
6.2.1 基本原理
6.2.2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6.2.3 抗噪声性能
6.3 二进制频移键控
6.3.1 基本原理
6.3.2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6.3.3 抗噪声性能
6.4 二进制相移键控
6.4.1 基本原理
6.4.2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6.4.3 抗噪声性能
6.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6.6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6.6.1 多进制幅移键控
6.6.2 多进制频移键控
6.6.3 多进制相移键控
6.7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6.7.1 正交幅度调制
6.7.2 偏移四相移相键控
6.7.3 π∕4四相移相键控
6.7.4 最小移频键控
6.7.5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
6.8 正交频分复用
6.8.1 多载波调制技术
6.8.2 OFDM原理
6.8.3 OFDM技术特点及应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第8章 信道编码
第9章 同步系统
第10章 扩频通信
附录A 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B 傅里叶变换
附录C 误差函数、互补误差函数表
附录D 贝塞尔函数表Jn(x)
附录E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编著者还有:吕翊、周非、李文娟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