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交流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冯骥才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6183526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心灵的桥梁:中俄文学交流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简介:在已经过去的一年,中俄两国的文学文化交流史上应书写下这样的一笔——“心灵的桥梁•中俄文学交流计划”,2009年11月18日19日,中国•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心灵”、“精神”、“灵魂”这样一些重音节,在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影响”、“接受”、“译介”这样一些关键词,这足以让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欣慰与感动。在市场经济与商业文化大潮席卷的今天,我们听到了久违的对于文学的呼唤,见证了百年来“为了精神”与“追求经典”的文学翻译传统,于是,我们信乎“文学是精神与心灵的桥梁,这桥是翻译家搭建起来的”。为了这个信念,高龄的中国翻译家,远道的俄罗斯汉学家,有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的几代作家、学者,云集这里,共同来建这“心灵的桥梁”。

目录

前记
一、讲话
 主持者的话
 用文学沟通心灵
 从文学的桥梁到桥梁的文学
 它们曾进入我们的血液与灵魂
 巩固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让我们的桥梁越来越宽
二、论文
 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
 如何评价苏联时代的文学
 果戈理《死魂灵》的中文译本
 俄罗斯现代的中国文学翻译和李福清院士的中国文学研究
 21世纪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者与译者的身份
 苏联文学在“联中”
 论文学的民族接受
 中俄民间文学的交流
 中国文学与俄罗斯读者
 《俄罗斯文艺》的命运和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命运
 文学翻译的至高境界——记翻译家草婴先生
 思念父亲汝龙先生
 巴金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张庆桐生平事迹新探
 中国:俄罗斯文学的“发明”和“发现”
 最有中国缘的俄罗斯现代诗人
《俄罗斯文艺》30年的历程
 俄苏文学研究在中国
 不同的“为人生”——以鲁迅和果戈理为例
 中国早期接受俄国文学过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转向
 巴赫金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旅行(1979-2009)
 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
 俄罗斯问题的中国表述
 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比较文学视角
 俄罗斯诗歌翻译在中国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俄中两国问的精神桥梁
 中国民间戏剧年画作为俄罗斯的中国古典文学资源
 异域风雅颂新声苦辛甘——《诗经》俄文翻译探析
 《孟列夫译(中国诗歌集)》序言
 破译东方诗学的文化密码
 《聊斋志异》俄译版本述略
三、展览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版本展
 短语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分期
 苏俄文学的翻译家
 现场情景
 珍贵版本展品
 中国木版年画在俄罗斯展
 展览前言
 现场情景
 历史图像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
四、资料
 会议标志
 展览标示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俄文学交流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