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思的故事

副标题:无

作   者:(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Antonia Grunenberg)著;陈春文译

分类号:B516.59

ISBN:978710006743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1924年,一个学哲学的18岁的犹太女大学生在马堡遇到一位反叛的哲学   家,这位哲学家后来成为纳粹运动的思想先声。于是,在年轻的汉娜·阿伦   特(1906-1975)和已婚的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之间演绎出一段激情四   射的爱情故事。将近十年后,恰恰是海德格尔寄予民族“觉醒”厚望的纳粹   把阿伦特这位德国犹太女性置于流亡境地。她先是逃到法国,最终流亡美国   。而海德格尔在短暂出任弗赖堡大学校长一职后,又回到他的哲学中去。   1950年,两位主人公久别重逢,旧情复萌,继又开始了关于这个充满破坏的   世纪的论辩式对话。    作者在这部关于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双重传记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巨幅   全景。她发掘新材料,向当事人求证。政治巨变及其灾难、崭新的哲学、德   国的大学、阿伦特的博士导师卡尔·雅斯贝尔斯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家、美国   和欧洲——作者以此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最富争议的爱和思的故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世界土崩瓦解——哲学的革命是怎样开始的
   半路出家的哲学:卡尔·雅斯贝尔斯
   新哲学的破晓:马丁·海德格尔
   相遇: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
   两对夫妇
   走向哲学的途中:汉娜·阿伦特
   同化文化的破裂
  第二章:生命中具有事件性的事件——爱情从天而降
   大学生活
   首次遭遇
   《存在与时间》
   第一批读者的反应
   分手之后
   海德格尔和卡西尔在达沃斯
   汉娜·阿伦特和京特·施特恩
   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开始默声的友谊
  第三章:20年代背景下德意志人与犹太人共生的失败——朋友变成敌人
   民族同化与职业生涯的终结:汉娜·阿伦特
   犹太复国主义与存在哲学
   拉赫尔·瓦恩哈根的两难处境
   追捕与逃亡
   海德格尔:把哲学付诸实践
   柏拉图学园与国家社会主义的高校改革
   海德格尔与他的同事
   海德格尔校长
   开始撤退
   汉娜·阿伦特:被抛入政治洪流
  第四章:逆境中的海德格尔与阿伦特发现美国
   美国啊,美国
   在美国与欧洲之间
   在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陷阱
   有关帝国主义的写作计划
   战后时期的德国:罪责问题
   美国人眼中的海德格尔
   作为在美国生活的欧洲人
  第五章:传统断裂与重新开始——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的对位
   海德格尔:为荣誉而战
   海德格尔:艰难的岁月
   前后一贯的思考
   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友情结束之后
   雅斯贝尔斯、阿伦特和海德格尔
   汉娜与马丁的重逢
   汉娜与马丁:充满矛盾的感情
   海德格尔:身处时局争论的中心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传统的断裂及现代性
   《极权统治的元素与起源》
   面对老师的两难处境
  第六章:爱神蒙迪——思索浩劫之后的世界
   海德格尔的爱欲生活
   汉娜-阿伦特:处在时代的中心
   阿伦特重新开始思想
   一本“政治小册子”
   两种不同的自由概念?
   艾希曼审判
   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重归信任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爱和思的故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