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阐述了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信息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着重介绍了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的数值模拟、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等内容。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公路高边坡信息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公路高边坡信息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边坡工程信息化设计思路
一 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技术
二 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中的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
三 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中的GIS技术
第二节 边坡锚固工程智能设计系统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公路高边坡治理工程优化设计
第一节 最优坡度的确定
第二节 边坡锚固力计算
一 边坡安全系数取值
二 边坡计算参数经验值
三 边坡锚固力计算
第三节 最优锚固角的选取
第四节 锚固长度取值
一 锚固段长度规范取值
二 单根预应力锚索数值模拟
三 锚固体总长优化取值
第五节 锚固间距选取
一 群锚数值模拟
二 锚固间距动态规划
第三章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
第一节 Monte-Carlo随机模拟原理
一 随机变量与随机数
二 随机数生成方法
三 随机抽样
第二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方法
一 模拟的假设条件
二 模拟的步骤
三 结构面密度与中心点坐标模拟
四 结构面产状模拟
五 结构面直径与隙宽模拟
六 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检验
七 主要结构面模拟
八 绘制三维网络图
第三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切面图的生成
第四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技术的工程应用
一 岩体结构面连通性分析
二 岩体RQD值估算
三 结构面密度估算
四 岩体体积RQD值估算
五 岩体裂隙率的确定
第五节 隔离体的搜索
一 隔离体搜索的意义
二 空间块体的搜索
三 潜在滑移面的搜索
第六节 模拟仿真性研究
第七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程序简介
第四章 信息化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方法
第一节 大变形有限元与大变形有限差分
第二节 大、小变形对比分析
第三节 贵州关兴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实例
一 工程地质条件
二 治理工程优化设计
三 治理工程大变形动态仿真
第二篇 京珠高速公路湖北大悟段高边坡优化设计与施工研究
第五章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地层岩性
一 K32段
二 K34段
第三节 地质构造
第四节 工程动力地质现象
一 岩石风化
二 斜坡变形破坏现象
三 其他现象
第五节 水文地质
第六章 岩体结构与工程性质
第一节 岩体结构特性
一 岩体结构面概率模型的建立
二 结构面网络模拟成果
三 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对边坡加固设计的建议
第二节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一 岩块物理力学性质
二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三 岩体力学性质参数估算
四 岩体力学计算参数建议值
第七章 斜坡稳定性评价
第一节 模型与参数
一 最危险整体滑移体的确定
二 计算方案
三 计算剖面
四 计算参数
第二节 剩余推力法与Sarma法分析
一 剩余推力法与Sarma法基本原理
二 斜坡稳定性计算
三 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 边坡优化设计
第一节 边坡坡角优化设计
一 优化设计方法
二 大悟边坡最优坡角确定考虑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边坡开挖设计
一 边坡开挖参数的确定
二 开挖步骤
三 开挖设计
四 施工工艺
五 质量监控
六 爆破效果分析
第三节 边坡加固设计
一 边坡加固方案的比选
二 大悟边坡加固类型的选择与研究
三 K32段和K34段边坡锚喷加固设计
第九章 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信息化设计思路与工作程序
第三节 信息化施工原理与施工过程
一 信息化施工原理
二 信息化施工过程
第四节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与信息化施工
一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二 信息化施工技术
三 信息化施工技术内容
四 边坡信息化施工要点
第五节 监测与信息反馈
一 现场监测内容与方法
二 监测结果分析
三 信息反馈设计
第十章 大悟边坡设计施工信息反馈实录
第一节 信息反馈实例
一 K32+600~K33+000右侧边坡开挖问题分析及相应建议与对策
二 K32段Ⅰ号边坡开裂并修正设计应急处理
三 K32段Ⅲ号边坡开裂、滑移原因分析及处理
四 K34-Ⅳ剖面锚喷支护反馈设计
五 K34+140~K34+155段开裂、垮塌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六 K34+134~K34+158段第二次开裂、垮塌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第二节 爆破对边坡工程系统的影响与对策
第三节 特殊边坡问题处理
一 K34段采石场边坡锚喷支护修改设计图
二 K34+134~K34+158段采用高压注浆锚注法设计
第四节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 局部滑塌成因
二 处理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篇 公路高边坡信息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公路高边坡信息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边坡工程信息化设计思路
一 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技术
二 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中的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
三 工程地质信息化设计中的GIS技术
第二节 边坡锚固工程智能设计系统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公路高边坡治理工程优化设计
第一节 最优坡度的确定
第二节 边坡锚固力计算
一 边坡安全系数取值
二 边坡计算参数经验值
三 边坡锚固力计算
第三节 最优锚固角的选取
第四节 锚固长度取值
一 锚固段长度规范取值
二 单根预应力锚索数值模拟
三 锚固体总长优化取值
第五节 锚固间距选取
一 群锚数值模拟
二 锚固间距动态规划
第三章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
第一节 Monte-Carlo随机模拟原理
一 随机变量与随机数
二 随机数生成方法
三 随机抽样
第二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方法
一 模拟的假设条件
二 模拟的步骤
三 结构面密度与中心点坐标模拟
四 结构面产状模拟
五 结构面直径与隙宽模拟
六 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检验
七 主要结构面模拟
八 绘制三维网络图
第三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切面图的生成
第四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技术的工程应用
一 岩体结构面连通性分析
二 岩体RQD值估算
三 结构面密度估算
四 岩体体积RQD值估算
五 岩体裂隙率的确定
第五节 隔离体的搜索
一 隔离体搜索的意义
二 空间块体的搜索
三 潜在滑移面的搜索
第六节 模拟仿真性研究
第七节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程序简介
第四章 信息化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方法
第一节 大变形有限元与大变形有限差分
第二节 大、小变形对比分析
第三节 贵州关兴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实例
一 工程地质条件
二 治理工程优化设计
三 治理工程大变形动态仿真
第二篇 京珠高速公路湖北大悟段高边坡优化设计与施工研究
第五章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地层岩性
一 K32段
二 K34段
第三节 地质构造
第四节 工程动力地质现象
一 岩石风化
二 斜坡变形破坏现象
三 其他现象
第五节 水文地质
第六章 岩体结构与工程性质
第一节 岩体结构特性
一 岩体结构面概率模型的建立
二 结构面网络模拟成果
三 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对边坡加固设计的建议
第二节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一 岩块物理力学性质
二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三 岩体力学性质参数估算
四 岩体力学计算参数建议值
第七章 斜坡稳定性评价
第一节 模型与参数
一 最危险整体滑移体的确定
二 计算方案
三 计算剖面
四 计算参数
第二节 剩余推力法与Sarma法分析
一 剩余推力法与Sarma法基本原理
二 斜坡稳定性计算
三 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 边坡优化设计
第一节 边坡坡角优化设计
一 优化设计方法
二 大悟边坡最优坡角确定考虑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边坡开挖设计
一 边坡开挖参数的确定
二 开挖步骤
三 开挖设计
四 施工工艺
五 质量监控
六 爆破效果分析
第三节 边坡加固设计
一 边坡加固方案的比选
二 大悟边坡加固类型的选择与研究
三 K32段和K34段边坡锚喷加固设计
第九章 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信息化设计思路与工作程序
第三节 信息化施工原理与施工过程
一 信息化施工原理
二 信息化施工过程
第四节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与信息化施工
一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二 信息化施工技术
三 信息化施工技术内容
四 边坡信息化施工要点
第五节 监测与信息反馈
一 现场监测内容与方法
二 监测结果分析
三 信息反馈设计
第十章 大悟边坡设计施工信息反馈实录
第一节 信息反馈实例
一 K32+600~K33+000右侧边坡开挖问题分析及相应建议与对策
二 K32段Ⅰ号边坡开裂并修正设计应急处理
三 K32段Ⅲ号边坡开裂、滑移原因分析及处理
四 K34-Ⅳ剖面锚喷支护反馈设计
五 K34+140~K34+155段开裂、垮塌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六 K34+134~K34+158段第二次开裂、垮塌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第二节 爆破对边坡工程系统的影响与对策
第三节 特殊边坡问题处理
一 K34段采石场边坡锚喷支护修改设计图
二 K34+134~K34+158段采用高压注浆锚注法设计
第四节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 局部滑塌成因
二 处理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公路高边坡岩土工程信息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