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文集是作者从事学术研究15年的成果,它们阐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体系本即作者所称的“生存(超越)美学”,而这个美学思想体系又是超越实践美学的结果。
本文集按哲学、美学原理以及文艺美学三部分分列,每一部分内则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
目录
自序——思想的跋涉
现代意义论哲学论纲
符号的意义世界
生存与超越
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
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
——论《第四提纲》质疑
论审美时空
审美系统的二重功能
论非自觉意识与审美意识
美在主客观范畴之外
审美范畴的原型
意义论美学论纲
美作为对象和意义
——兼论美学的哲学基点
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
走向“后实践美学”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
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米生产与艺术个性
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和超越性
艺术个性与艺术的超越性
古典主义传统与当代文艺思潮
作为审美评价的艺术批评
也谈文学主体性与反映论问题
艺术符号与解释
文学史论
文学的叙述方式
艺术文化模式与选择
传统文艺学四概念辨析
文学史与文学史悖论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
现代意义论哲学论纲
符号的意义世界
生存与超越
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
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
——论《第四提纲》质疑
论审美时空
审美系统的二重功能
论非自觉意识与审美意识
美在主客观范畴之外
审美范畴的原型
意义论美学论纲
美作为对象和意义
——兼论美学的哲学基点
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
走向“后实践美学”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
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米生产与艺术个性
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和超越性
艺术个性与艺术的超越性
古典主义传统与当代文艺思潮
作为审美评价的艺术批评
也谈文学主体性与反映论问题
艺术符号与解释
文学史论
文学的叙述方式
艺术文化模式与选择
传统文艺学四概念辨析
文学史与文学史悖论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
生存与超越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