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本心理学出身的专业作家写的心理随笔,涉及心理现象与行为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全书由100篇小文章组成,各篇文章相互独立。
目录
目录
简明目录
致敬之作——代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在科学的江湖中——学科概况论题
第二章 前辈遗产——心理学史论题
第三章 从“心外学”入手
第四章 走进“黑箱”话意志
第五章 走进“黑箱”话动力
第六章 从“心外”到“心里”——知行关系论题
第七章 人格——心理学家眼中的“人”
第八章 从个人到社会——社会心理学论题
第九章 用一生去成长——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题
第十章 从艺术到现实——文艺与心理学论题
第十一章 金钱和你——商业心理学论题
第十二章 我爱你,机器!——工业心理学论题
第十三章 “错”与“病”——变态心理学论题
第十四章 心理咨询“在路上”
第十五章 从“刷牙”和“洗头”开始——心理保健论题
致敬之作——代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在科学的江湖中——学科概况论题
1. 科学家庭里的“灰姑娘”
2. 从问题到机遇
3. 从哪学?到哪去?
4. 从外行到内行
5. 走进学科迷宫
6. 自古江湖门派多
7. 楚河与汉界
8. 以书生为模板
9. 别把我当病人!
10. 从“学科中心”到“问题中心”
11. 宗教——心理学的另一渊源
12. 生活,心理学的另一本教材
第二章 前辈遗产——心理学史论题
13. 祖先的智慧
14. 从弗洛伊德拐个弯
15. 行为主义——曾经的辉煌
16. 让我们彼此更理解
17. 默默无闻的“归因论”
18. 心理健康的群众运动——会心团体
第三章 从“心外学”入手
19. 欲知“心里学”,先懂“心外学”
20. 入门三概念
21. 人生是一条怎样的河
22. “脆弱基因”与错误归因
2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4. 成功、成长与快乐
25. 以不变应万变
26. 从大环境到小环境
27. 巢穴心理学
28. 社会——无穷的塑造力
29. 生活——许多盘没有下完的棋
30. 是谁让你不自由
31. “马太效应”人人面对
32. 我做故我在
第四章 走进“黑箱”话意志
33. 走进“黑箱”
34. 意志——曾经的科学禁区
35. “勇士之忍痛者”
36.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37. 人没压力轻飘飘
38. 永不熄灭的“精神探照灯”
39. 艺高人胆大
第五章 走进“黑箱”话动力
40. 内心深处寻动力
41. 从“需要层次论”到“需要制造论”
42. 寻找你人生的横竿
43. 生活目标——了解他人的钥匙
44. 带着信心去生活
45. 信仰是什么
第六章 从“心外”到“心里”——知行关系论题
46. 控制你自己
47. “心外”与“心里”
48. 技能——让我们“不知而行”
49. 想到与做到
第七章 人格——心理学家眼中的“人”
50. 心理学中的“人”
51. “被归类”与“被理解”
52. 我向思维——人格的生长素
53. 世上人人皆阿Q
54. 我看、我听、我品尝
第八章 从个人到社会——社会心理学论题
55. 非敌非友话“互动”
56. 君子之交、两肋插刀
57. 不仅是一粒食物丸
58. 李嘉诚定律
59. 孤独伴你一生
60. 真诚的“予”和“取”
61. 伸出你的手
62. 倾听与理解
63. 外冷心热话古今
64. “言不尽意”和“误读”
65. 个人魅力——从小伎俩到大智慧
66. 催眠与暗示
67. 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第九章 用一生去成长——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题
68. 用你一生去成长
69. “正常”与“优秀”
70. 我的老师叫行动!
71. 相对无知与绝对无知
72. “他学”和“我学”
73. 自古流氓出少年
74. 逃学威龙
75. 互动中教育
76. 家庭教育第一要务
77. 家长不仅是“教师”
78. 家庭的亲子共建
79. 为家长申辩
80. 严格管教不是错
81. “救救孩子”与“劝劝成人”
第十章 从艺术到现实——文艺与心理学论题
82. 文学艺术——心理学的好姐妹
83. 文艺作品中的心理学
84. “蒙太奇”、“长镜头”与现实生活
85. “上帝视角”与“凡人视角”
86. 写作与宣泄
第十一章 金钱和你——商业心理学论题
87. “购物狂”与非理性消费
88. “破家值万贯”与“积蓄型人格”
89. 不可忽视的职业等级
第十二章 我爱你,机器!——工业心理学论题
90. 对机器的憎与爱
91. 工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92.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93. 机器,我们的朋友!
94. 改善我们的职场
95. “家用”工业心理学
96. 从《手机》到“斯坦福综合征”
第十三章 “错”与“病”——变态心理学论题
97. 重新认识心理疾病
98. “负面情绪”正面解
99. 五种情况不是“病”
100. 做好准备,与心理疾病相伴一生
101. “恐惧”还是“恐惧症”?
102. 笑对抑郁
103. 打开视野话“强迫”
104. 自然而然看自杀
105. 整体考察成瘾行为
106. 灵丹妙药话行动
第十四章 心理咨询“在路上”
107. 心理咨询还在路上
108. 可疑的商业前景
109. 来吧,一起赚心理问题的钱
110. “短期出家”及其他
111. 心理咨询,医术还是教育法?
112. 心理咨询的“医学模式”
113. 低效的“心理教法”
114. 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
115. 心理教育的目标——元认知训练
116. 心理教育的目标——再社会化
117. 回归道德评价
118. 体育不仅“育”了体
119. 要语言,更要体验
120. 超觉静坐
121. 心理咨询的“社工模式”
122. 心理咨询,标准化还是个性化?
第十五章 从“刷牙”和“洗头”开始——心理保健论题
123. 让我们从“刷牙”和“洗头”做起
124. 吃出好心情
125. 心理保健——始自感官
126. 去睡吧,祝你健康!
参考文献
后记
简明目录
致敬之作——代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在科学的江湖中——学科概况论题
第二章 前辈遗产——心理学史论题
第三章 从“心外学”入手
第四章 走进“黑箱”话意志
第五章 走进“黑箱”话动力
第六章 从“心外”到“心里”——知行关系论题
第七章 人格——心理学家眼中的“人”
第八章 从个人到社会——社会心理学论题
第九章 用一生去成长——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题
第十章 从艺术到现实——文艺与心理学论题
第十一章 金钱和你——商业心理学论题
第十二章 我爱你,机器!——工业心理学论题
第十三章 “错”与“病”——变态心理学论题
第十四章 心理咨询“在路上”
第十五章 从“刷牙”和“洗头”开始——心理保健论题
致敬之作——代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在科学的江湖中——学科概况论题
1. 科学家庭里的“灰姑娘”
2. 从问题到机遇
3. 从哪学?到哪去?
4. 从外行到内行
5. 走进学科迷宫
6. 自古江湖门派多
7. 楚河与汉界
8. 以书生为模板
9. 别把我当病人!
10. 从“学科中心”到“问题中心”
11. 宗教——心理学的另一渊源
12. 生活,心理学的另一本教材
第二章 前辈遗产——心理学史论题
13. 祖先的智慧
14. 从弗洛伊德拐个弯
15. 行为主义——曾经的辉煌
16. 让我们彼此更理解
17. 默默无闻的“归因论”
18. 心理健康的群众运动——会心团体
第三章 从“心外学”入手
19. 欲知“心里学”,先懂“心外学”
20. 入门三概念
21. 人生是一条怎样的河
22. “脆弱基因”与错误归因
2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4. 成功、成长与快乐
25. 以不变应万变
26. 从大环境到小环境
27. 巢穴心理学
28. 社会——无穷的塑造力
29. 生活——许多盘没有下完的棋
30. 是谁让你不自由
31. “马太效应”人人面对
32. 我做故我在
第四章 走进“黑箱”话意志
33. 走进“黑箱”
34. 意志——曾经的科学禁区
35. “勇士之忍痛者”
36.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37. 人没压力轻飘飘
38. 永不熄灭的“精神探照灯”
39. 艺高人胆大
第五章 走进“黑箱”话动力
40. 内心深处寻动力
41. 从“需要层次论”到“需要制造论”
42. 寻找你人生的横竿
43. 生活目标——了解他人的钥匙
44. 带着信心去生活
45. 信仰是什么
第六章 从“心外”到“心里”——知行关系论题
46. 控制你自己
47. “心外”与“心里”
48. 技能——让我们“不知而行”
49. 想到与做到
第七章 人格——心理学家眼中的“人”
50. 心理学中的“人”
51. “被归类”与“被理解”
52. 我向思维——人格的生长素
53. 世上人人皆阿Q
54. 我看、我听、我品尝
第八章 从个人到社会——社会心理学论题
55. 非敌非友话“互动”
56. 君子之交、两肋插刀
57. 不仅是一粒食物丸
58. 李嘉诚定律
59. 孤独伴你一生
60. 真诚的“予”和“取”
61. 伸出你的手
62. 倾听与理解
63. 外冷心热话古今
64. “言不尽意”和“误读”
65. 个人魅力——从小伎俩到大智慧
66. 催眠与暗示
67. 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第九章 用一生去成长——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题
68. 用你一生去成长
69. “正常”与“优秀”
70. 我的老师叫行动!
71. 相对无知与绝对无知
72. “他学”和“我学”
73. 自古流氓出少年
74. 逃学威龙
75. 互动中教育
76. 家庭教育第一要务
77. 家长不仅是“教师”
78. 家庭的亲子共建
79. 为家长申辩
80. 严格管教不是错
81. “救救孩子”与“劝劝成人”
第十章 从艺术到现实——文艺与心理学论题
82. 文学艺术——心理学的好姐妹
83. 文艺作品中的心理学
84. “蒙太奇”、“长镜头”与现实生活
85. “上帝视角”与“凡人视角”
86. 写作与宣泄
第十一章 金钱和你——商业心理学论题
87. “购物狂”与非理性消费
88. “破家值万贯”与“积蓄型人格”
89. 不可忽视的职业等级
第十二章 我爱你,机器!——工业心理学论题
90. 对机器的憎与爱
91. 工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92.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93. 机器,我们的朋友!
94. 改善我们的职场
95. “家用”工业心理学
96. 从《手机》到“斯坦福综合征”
第十三章 “错”与“病”——变态心理学论题
97. 重新认识心理疾病
98. “负面情绪”正面解
99. 五种情况不是“病”
100. 做好准备,与心理疾病相伴一生
101. “恐惧”还是“恐惧症”?
102. 笑对抑郁
103. 打开视野话“强迫”
104. 自然而然看自杀
105. 整体考察成瘾行为
106. 灵丹妙药话行动
第十四章 心理咨询“在路上”
107. 心理咨询还在路上
108. 可疑的商业前景
109. 来吧,一起赚心理问题的钱
110. “短期出家”及其他
111. 心理咨询,医术还是教育法?
112. 心理咨询的“医学模式”
113. 低效的“心理教法”
114. 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
115. 心理教育的目标——元认知训练
116. 心理教育的目标——再社会化
117. 回归道德评价
118. 体育不仅“育”了体
119. 要语言,更要体验
120. 超觉静坐
121. 心理咨询的“社工模式”
122. 心理咨询,标准化还是个性化?
第十五章 从“刷牙”和“洗头”开始——心理保健论题
123. 让我们从“刷牙”和“洗头”做起
124. 吃出好心情
125. 心理保健——始自感官
126. 去睡吧,祝你健康!
参考文献
后记
心灵简札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