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主要内容:从构思这部学术专著的框架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六年。期间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起伏,也曾在死亡线上走过了一次。作者的夫人陈若莉教授一直说作者是一个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活,最后为学术献身的人,无疑这是对作者最为准确和恰当的描述。作者在自己的学术活动中,不仅仅是投入了时间、精力,而且也几乎是投入了全部生命。
其实,从作者出生开始,作者的父亲和母亲,从作者结婚生子开始,作者的妻子和儿子,就对作者投注了无限的希望。作者实际上一直就承载着这些厚望。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作者要做什么和作者能做什么,但是他们却从没有放弃过那种期待。
当作者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作者就一直在向往能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建树,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思想。作者一直在为此而不懈地努力。作者在吉林大学创建了心理学学科,创建了心理学专业,创建了心理学系。当作者迎来了第一届本科学生的时候,当毕业作者送走他们的时候,作者曾对他们说过,你们是作者“想”出来的。正是在作者英国留学的时候,在独居的学生宿舍中,构想了要回国建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系。现在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同样,作者曾经详尽地构想了自己要从事的学术研究。作者想要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去生长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作者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
——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演变
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
一、常识形态的心理学
二、哲学形态的心理学
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
四、类同形态的心理学
五、科学形态的心理学
六、各具价值的心理学
第三节 本土的心理学资源
一、不同的心理学术语
二、本土的心性心理学
三、不同资源的比较
第四节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
一、从模仿、复制和跟随中解脱出来
二、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
三、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主张
四、中国心理学的新世纪发展的道路
第五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设想
一、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二、心理文化论要:新心性心理学关于传统的解析
三、心理生活论纲:新心性心理学关于对象的阐释
四、心理环境论说:新心性心理学关于环境的探索
第二章 心理文化论要
——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传统心理学——文化历史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二、心理学的文化蕴涵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西方的心理学传统
一、西方心理学的内在冲突
二、主流心理学的两次革命
三、非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锋芒
第四节 本土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传统
一、本土心理学的存在水平
二、本土的常识心理学
三、本土的哲学心理学
第五节 新兴心理学——跨文化的沟通与促进
一、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
二、本土心理学的跨文化流传
三、心理学的新道路
第三章 心理生活论纲
——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视野
第一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症结
三、本土的传统
四、文化的思考
五、创新的道路
第二节 人的心理生活
一、人的心理的真实本性
二、心理生活的基本内涵
三、心理生活的生活地位
四、心理生活的科学地位
五、心理创造与心理生活
六、生态视角与心理生活
第三节 对心理生活的经典探索
一、宗教揭示的心理生活
二、文学描绘的心理生活
三、常识引导的心理生活
四、哲学思辨的心理生活
第四节 中国本土传统的心性心理学
一、本土的资源
二、心性的学说
三、体证的方法
第五节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努力
一、实证与人本的分歧
二、实验与内省的争执
三、西方心理学的局限
第六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方法论
一、关于对象的立场
二、关于方法的认识
三、关于技术的思考
四、科学观的新设定
第七节 心理生活的根据
一、人性的根据
二、内省的根据
三、意识的根据
四、意义的根据
五、文化的根据
第八节 心理生活的内涵
一、人所拥有的生活
二、自身与心理生活
三、体认与心理生活
四、心念与心理生活
五、觉解与心理生活
六、意向与心理生活
七、体验与心理生活
八、超越与心理生活
第九节 心理生活的拓展
一、基本的前提假设
二、心理健康与拓展
三、心理成长与拓展
四、生理心理与拓展
五、社会心理与拓展
六、文化心理与拓展
七、心理质量与拓展
第十节 心理生活的质量
一、科学地揭示心理生活
二、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
第四章 心理环境论说
——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
第一节 环境导论
一、一个历史上的典故
二、完形心理学的建树
三、对环境的重新思考
第二节 心理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
二、环境的意义
三、环境的类别
四、……
——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演变
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
一、常识形态的心理学
二、哲学形态的心理学
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
四、类同形态的心理学
五、科学形态的心理学
六、各具价值的心理学
第三节 本土的心理学资源
一、不同的心理学术语
二、本土的心性心理学
三、不同资源的比较
第四节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
一、从模仿、复制和跟随中解脱出来
二、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
三、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主张
四、中国心理学的新世纪发展的道路
第五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设想
一、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二、心理文化论要:新心性心理学关于传统的解析
三、心理生活论纲:新心性心理学关于对象的阐释
四、心理环境论说:新心性心理学关于环境的探索
第二章 心理文化论要
——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传统心理学——文化历史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二、心理学的文化蕴涵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西方的心理学传统
一、西方心理学的内在冲突
二、主流心理学的两次革命
三、非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锋芒
第四节 本土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传统
一、本土心理学的存在水平
二、本土的常识心理学
三、本土的哲学心理学
第五节 新兴心理学——跨文化的沟通与促进
一、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
二、本土心理学的跨文化流传
三、心理学的新道路
第三章 心理生活论纲
——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视野
第一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症结
三、本土的传统
四、文化的思考
五、创新的道路
第二节 人的心理生活
一、人的心理的真实本性
二、心理生活的基本内涵
三、心理生活的生活地位
四、心理生活的科学地位
五、心理创造与心理生活
六、生态视角与心理生活
第三节 对心理生活的经典探索
一、宗教揭示的心理生活
二、文学描绘的心理生活
三、常识引导的心理生活
四、哲学思辨的心理生活
第四节 中国本土传统的心性心理学
一、本土的资源
二、心性的学说
三、体证的方法
第五节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努力
一、实证与人本的分歧
二、实验与内省的争执
三、西方心理学的局限
第六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方法论
一、关于对象的立场
二、关于方法的认识
三、关于技术的思考
四、科学观的新设定
第七节 心理生活的根据
一、人性的根据
二、内省的根据
三、意识的根据
四、意义的根据
五、文化的根据
第八节 心理生活的内涵
一、人所拥有的生活
二、自身与心理生活
三、体认与心理生活
四、心念与心理生活
五、觉解与心理生活
六、意向与心理生活
七、体验与心理生活
八、超越与心理生活
第九节 心理生活的拓展
一、基本的前提假设
二、心理健康与拓展
三、心理成长与拓展
四、生理心理与拓展
五、社会心理与拓展
六、文化心理与拓展
七、心理质量与拓展
第十节 心理生活的质量
一、科学地揭示心理生活
二、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
第四章 心理环境论说
——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
第一节 环境导论
一、一个历史上的典故
二、完形心理学的建树
三、对环境的重新思考
第二节 心理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
二、环境的意义
三、环境的类别
四、……
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