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盗窃罪基本问题研究》讲述了:“明法”为篇,始出《管子》,日:“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虽齐国稷下诸君杂糅之,但其承接管仲之余绪,应大体不谬。此后,法家从商鞅至韩非,无一不以明法为经。秦用法家之法,履至尊而制六合,威震四海。然而,雄兵百万,金城千里,并没有换来帝位永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为天下所笑倒在其次,后世之君不敢明法为治,才是国之大害。
目录
第一章 盗窃罪的本质 第一节 国外关于盗窃罪的本质学说 一、德国学说 二、日本学说 三、英美学说 第二节 我国关于盗窃罪本质的学说及重构 一、所有权说的提出和缺陷 二、占有说的提出与修正第二章 盗窃罪的行为客体 第一节 有体物与无体物之争 一、学说演变 二、有体性说的证成 三、有体性说对我国刑事司法实务的审视 第二节 有价值之物与无价值之物之争 一、国外学说争议 二、我国的学说及评析 第三节 几种特殊“财物”的认定 一、无主物 二、不动产 三、人体器官第三章 财物的占有 第一节 占有概述 一、占有观念的形成和演变 二、占有的性质 第二节 占有的有无 一、占有事实 二、占有意思 三、短暂失控物的占有 四、占有有无判断标准的具体应用——以梁某案为切入点 第三节 占有的归属 一、处于上下、主从关系的人之间的占有 二、对等关系者之间的共同占有 三、包装物的占有归属 四、死者的占有第四章 盗窃行为 第一节 秘密性是否为窃取行为的必备要件 一、学说争议 二、否定窃取秘密性立场的提倡和证成 第二节 “数额较大、多次盗窃、人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界定 一、“数额较大”的认定 二、“多次盗窃”的认定 三、入户盗窃 四、携带凶器盗窃 五、扒窃第五章 盗窃罪的故意与目的 第一节 盗窃罪的故意 一、普通盗窃的主观故意 二、特殊盗窃的故意 三、几种特别的故意形式 第二节 盗窃罪的目的 一、是否需要目的 二、使用盗窃的可罚性边界第六章 盗窃罪的形态 第一节 盗窃罪的着手 一、普通盗窃罪的着手 二、特殊盗窃罪的着手 第二节 盗窃罪的既遂 一、盗窃罪既遂的标准争论 二、学说评析与控制说的证成 三、盗窃罪既遂的具体判断参考文献
盗窃罪基本问题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