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概论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尚全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86795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汉传佛教概论》主要突出了知识性、资料性和学术性,作为著者研究佛教多年的经验总结。本次修订,主要是为了满足江苏省考试院委托扬州大学主考的“宗教学(佛教史学方向自学考试)自学考试自助特色专业”教材的需要,以提高佛教教职人员的学历为目的。因此,《汉传佛教概论》的修订版,具有为佛教教职人员提供系统知识的特征。汉传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还有广大的群众信仰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这说明,汉传佛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引起了著者的沉思。

目录

前言…………………………
导论:全面认识汉传佛教…………………………
第一节 “汉传佛教文化”释义…………………………
经典以汉字书写…………………………
形成的时间以汉朝为标志…………………………
信仰的民族以生活在汉文化圈内的为主…………………………
第二节 汉传佛教发展的时代特征…………………………
送来时代…………………………
拿来研究与实践时代…………………………
融会贯通时代…………………………
禅净合流时代…………………………
经忏香火时代…………………………
人间佛教时代…………………………
第三节 汉传佛教在东亚、东北亚的演变…………………………
汉传佛教在越南的演变…………………………
禅宗在越南的传播…………………………
佛教的平民化…………………………
佛教的复兴…………………………
汉传佛教的越南化…………………………
汉传佛教在韩国的演变…………………………
阐释教义的佛教…………………………
祈福佛教…………………………
高丽本《大藏经》…………………………
汉传佛教的韩国化…………………………
汉传佛教在日本的演变…………………………
汉传佛教初传日本…………………………
都市佛教…………………………
山岳佛教…………………………
平民佛教…………………………
学术佛教…………………………
社团佛教…………………………
简短的结论…………………………
第一章 佛教的北传与东渐…………………………
第一节 佛教的故乡…………………………
第二节 佛教的北传…………………………
老大天五事…………………………
部派准佛教的演化过程…………………………
钦定本《大毗婆沙论》…………………………………………………
佛教的创始人是马鸣论师…………………………
中观派…………………………
瑜伽行派…………………………
密教…………………………
第三节 佛教的东渐…………………………
安世高…………………………
支娄迦谶…………………………
竺法护…………………………
鸠摩罗什…………………………
真谛………………………………………………
玄奘…………………………
不空…………………………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汉传佛教经律论概要…………………………
第一节 汉传佛教的四大翻译…………………………
般若经论的翻译…………………………
《法华经》的翻译………………………………………
《涅槃经》的翻译…………………………
《华严经》的翻译…………………………
四大翻译与汉传佛教的关系…………………………
第二节 汉僧在南北朝时研修的经律论…………………………
涅槃师…………………………
成实师…………………………
毗昙师…………………………
地论师…………………………
南道地论师…………………………
北道地论师……………………………………………
楞伽师…………………………
净土师…………………………
南方十诵律师和北方四分律师…………………………
南方十诵律师…………………………
北方四分律师…………………………
摄论师…………………………
俱舍师…………………………
第三节 《成实论》内容简介…………………………
真俗二谛…………………………
人法二空…………………………
苦、集:构成俗谛的两大基本元素…………………………
苦谛义…………………………
集谛义…………………………
灭、道:构成真谛的两大基本元素…………………………
灭谛义…………………………
道谛义…………………………
《成实论》在汉传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俱舍论》内容简介…………………………
五位七十五法:我思故我在…………………………
色法……………………………………………
心法………………………………………………
心所法…………………………
心不相应行法:社会知识总汇…………………………
无为法…………………………
总结…………………………
三科:自我存在的三要素…………………………
五蕴:人的存在状态…………………………
十二处:人的认识结构…………………………
十八界:人的知识结构………………………
有漏因果:构成主客体的现象界(假相)…………………………
因、缘、果…………………………
惑、业、果…………………………
无漏因果:主体解脱的真相………………………………
无漏缘——禅定功夫…………………………
无漏因——智慧…………………………
无漏果…………………………
人无我…………………………
第五节 汉传佛教的判教理论…………………………
罗什的一圆音教…………………………
慧观的二教五时…………………………
南三北七的判教…………………………
隋唐六大宗的判教理论…………………………
三论宗的判教…………………………
唯识宗的判教…………………………
律宗的判教…………………………
禅宗的判教…………………………
净土宗的判教…………………………
密宗的判教…………………………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天台宗:典型的唯教思维方式…………………………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经论…………………………
师承与著述…………………………
西土二十四祖…………………………
汉传十四祖的传承与著述……………………………………………
五代两宋以来的天台宗传承…………………………
第二节 中国化了的判教理论…………………………
五时:佛陀演教的历史考察…………………………
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
法华涅槃时…………………………
八教:佛陀演说经教的形式与内容…………………………
化仪四教…………………………
化法四教…………………………
六即成佛和八种位次…………………………
六即成佛…………………………
八种位次……………………………………………
第三节 修观经验…………………………
佛陀经教里的四种观法…………………………
析空观…………………………
体空观…………………………
次第观…………………………
一心观…………………………………………
“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中国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一念三千:凸现出主体思维的能动性…………………………
三止三观…………………………
三止…………………………
三观…………………………
十法成乘:因人而异的修证方法…………………………
观不思议境…………………………
发菩提心…………………………
巧安止观…………………………
破法遍…………………………
识通塞…………………………
道品调适………………………………………
助道对治……………………
知位次…………………………
能安忍…………………………
无法爱…………………………
止观十境:思维的思维…………………………
阴界入境…………………………
烦恼境…………………………………
病患境…………………………
业境…………………………
魔境……………………………………………
禅定境…………………………
能见境…………………………………………
增上慢境…………………………
二乘境…………………………
菩萨境…………………………………………
第四节 理论特征…………………………
性善性恶论…………………………
无情有佛性论…………………………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华严宗:唯教思维方式的另类经验…………………………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经论…………………………
师承与著述…………………………
第二节 中国化了的另类判教理论…………………………
三时五教…………………………
三时…………………………………………………
五教………………………………………
十宗…………………………
小乘六宗…………………………
大乘四宗…………………………
第三节 凸显主体能动性的三大修观经验…………………………
四法界…………………………
如何修观事法界…………………………
如何修观理法界…………………………
如何修观理事无碍法界…………………………
如何修观事事无碍法界…………………………
十玄门…………………………
“同时具足相应门”…………………………
“因陀罗网境界门”…………………………
“秘密隐显俱成门”…………………………
“微细相容安立门”…………………………
“十世隔法异成门”…………………………
“诸藏纯杂具德门”…………………………
“一多相容不同门”…………………………
“诸法相即自在门”…………………………
“唯心回转善成门”…………………………
“托事显法生解门”…………………………
妄尽还源观…………………………
“显一体”…………………………
“起二用”…………………………
“示三遍”…………………………
“行四德”…………………………
“入五止”…………………………
“起六观”…………………………
第四节 理论特征:六相与五教断惑…………………………
六相圆融…………………………
五教断惑…………………………
小乘教修断98种惑…………………………
始教断128种惑…………………………
终教菩萨所断惑…………………………
顿教菩萨所断惑…………………………
圆教菩萨所断惑…………………………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三论宗:佛教信仰理论的中国化…………………………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四论…………………………
师承与著述……………………………………
第二节 佛教信仰理论的基本框架…………………………
真俗二谛……………………………………
四重二谛…………………………
第一重二谛………………………………………
第二重二谛…………………………
第三重二谛………………………………………
第四重二谛…………………………
三种二谛:嘉祥大师搭起的汉传佛教理论框架…………………………
第三节 修观经验…………………………
八不正观………………………………………
观世俗的见解是错误的…………………………
破除四种执著……………………………………
开示二谛中道…………………………
三重二智观…………………………
什么叫二智…………………………
三重二智观的具体内容…………………………
诸佛实相十喻观…………………………
诸法如幻喻观…………………………
诸法如阳炎(焰)喻观…………………………
诸法如水中月喻观…………………………
诸法如虚空喻观…………………………………
诸法如响喻观…………………………
诸法如犍达婆城喻观…………………………
诸法如梦喻观…………………………
诸法如影喻观…………………………
诸法如镜中相喻观…………………………
诸法如化喻观…………………………
第四节 理论特征…………………………
诸法实相…………………………
缘生无性…………………………
破显二门…………………………
十般若行…………………………
佛身佛土…………………………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唯识宗:佛教知识体系的中国化…………………………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经论…………………………………………
师承与著述…………………………
印度传承…………………………
汉僧传承…………………………
第二节 五位百法:关于人学的概念…………………………
心法…………………………
心所法…………………………
十种普通心理…………………………
十一种社会心理…………………………
二十六种犯罪心理…………………………
四种逻辑认知心理…………………………
色法…………………………
心不相应行法…………………………
无为法…………………………
第三节 三科:人之所以为人的三大结构…………………………
五蕴…………………………
色蕴…………………………
受、想、行、识四蕴…………………………
十二处…………………………
十八界…………………………
第四节 法相学:人的存在如何可能…………………………
五法…………………………
相…………………………
名…………………………
分别…………………………
正智…………………………
真如…………………………
三自性和三无性…………………………
遍计所执性与相无性…………………………
依他起性与生无性…………………………
圆成实性…………………………
中道…………………………
言论中道………………………………………
离言中道…………………………
第五节 唯识学:成佛如何可能…………………………
唯识相…………………………
第八识论…………………………
第七识论………………………………………
前六识论……………………………………
种子论…………………………
唯识性…………………………
什么叫唯识性…………………………
唯识性的种类…………………………
唯识位:成佛之路…………………………
资粮位…………………………
加行位…………………………
通达位…………………………
修习位…………………………
究竟位…………………………
第六节 修观经验…………………………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律宗:汉僧生活方式的规范化…………………………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律论…………………………………………
四律…………………………
五论…………………………
师承与著述…………………………
西土传承………………………………………
汉僧传承…………………………
第二节 成为佛教徒如何可能…………………………
佛教戒法概要…………………………
戒法…………………………
戒体…………………………
戒行…………………………
戒相…………………………
居士受持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
三皈依戒…………………………
五戒…………………………
八关斋戒…………………………
出家五众受持的戒法…………………………
沙弥及沙弥尼十戒…………………………
式叉摩尼的“六法戒”…………………………
比丘、比丘尼戒…………………………
菩萨戒…………………………
第三节 唐·道宣律师《净心诫观法》抄…………………………
五字释名观………………………………………………
断除财色观…………………………
修五停心观……………………………………………
禁止乱解滥讲经论观…………………………
得现世人身六难观…………………………
唾弃荣华富贵观…………………………………………
远离僧尼破戒观…………………………
返照内心邪命观…………………………
修不诳佛观…………………………
常修慎独观…………………………
厌离女人十大观…………………………
思檀越四事供养艰难观…………………………
出离六道流转观…………………………
八风吹不动观…………………………
认识身心相观…………………………
舍弃名利观…………………………
脱落生死依、正二报观…………………………
修禅断结使观…………………………
解十八界假缘生法观…………………………
修习安那般那假相观…………………………
修善恶相资观…………………………
六道众生造善恶因果观…………………………
持戒守心观…………………………
修二谛观…………………………
除屏晚出家人十种罪过观…………………………
发菩提心观…………………………
教化众生观…………………………
知众生同有佛性观…………………………
果是佛智观…………………………
内行密修观…………………………………………
第四节 汉僧生活方式…………………………
汉传佛教寺院的结构和组织…………………………
寺院结构…………………………
丛林制度…………………………
汉传佛教僧尼的生活方式…………………………
僧尼的组织生活…………………………
汉僧的日常生活…………………………
简短的结论…………………………
第八章 禅宗:明心见性如何可能…………………………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经论…………………………
印度祖师传承…………………………
汉僧传承与祖师著述………………………………………
楞伽师承…………………………
楞伽与般若分承…………………………
越祖分灯禅…………………………
临济、曹洞长明灯…………………………
民国以来禅宗概况…………………………
第二节 参禅方法与经验…………………………
参禅方法…………………………
调食…………………………
调睡眠…………………………
调身…………………………
调息…………………………
调心…………………………
参禅经验…………………………
相信业果无我…………………………
思念无常及诸苦…………………………
发求解脱心…………………………
发菩提心…………………………
坚持禁戒…………………………
参究…………………………
简短的结论…………………………
第九章 净土宗:往生弥陀净土如何可能…………………………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经论………………………………………
净土十三祖及其著述…………………………
第二节 念佛理论与方法…………………………
念佛理论(经验)…………………………
弥陀净土…………………………
往生外缘…………………………
往生品位…………………………
念佛方法(或称念佛经验)…………………………
培植净业三福…………………………
发菩提心…………………………
生起厌离心和欣求心…………………………
发心念佛…………………………
净修捷要…………………………
第三节 苏州灵岩山寺念佛堂日课及列祖上供仪抄录…………………………
灵岩山寺念佛堂日课抄录…………………………
净土宗十三祖寂日上供仪抄录…………………………
简短的结论…………………………
第十章 密宗:即身成佛如何可能…………………………
第一节 历史传承与祖师著述…………………………
所依经论…………………………
所依的三部经…………………………
所依的二部论…………………………
历史传承与著述…………………………
第二节 密宗基本原理…………………………
大日如来…………………………
除暗遍照义…………………………
众务成办义…………………………
光无生灭义…………………………
金胎两部…………………………
金刚界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
六大体大…………………………
法界体性智…………………………
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四曼相大…………………………
大曼荼罗…………………………
三昧耶曼荼罗……………………………………
法曼荼罗…………………………
羯摩曼荼罗…………………………
三密用大…………………………
法佛三密…………………………
众生三密…………………………
第三节 汉密行仪与修法…………………………
汉密行仪…………………………
发菩提心…………………………
投华得佛…………………………
上师灌顶…………………………
手结印契…………………………
口诵真言…………………………
意作观象…………………………
唐密修法举要…………………………
护摩法…………………………
祈祷法…………………………
十八道法…………………………
第四节 借鉴藏传佛教修观经验…………………………
观人身难得…………………………
思维八无暇…………………………
思维十暇满人身…………………………
思维喻义…………………………
思维数目差别…………………………
念死无常…………………………
念生存的器世间无常…………………………
念有情世间的生命无常…………………………
念圣贤大德无常…………………………
念天帝人王无常…………………………
念事物变幻无常…………………………
念死法无定…………………………
念死期肯定会到来…………………………
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地狱…………………………
饿鬼…………………………
畜生…………………………
人道…………………………
阿修罗道…………………………
天道…………………………
信业果报应…………………………
黑业与果报…………………………
白业与果报…………………………
明解脱道的次第…………………………
证得解脱道之因…………………………
证得解脱道之果…………………………
依止善知识…………………………
观察善知识的功德…………………………
依止方法……………………………………………
求示法要…………………………
皈依上师三宝…………………………
生信…………………………
皈依发心…………………………
皈依境…………………………
依止上师修学的内容…………………………
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
发菩提心…………………………
先发四无量心…………………………
正发菩提心…………………………
发愿行持…………………………
第五节 即身成佛的修法…………………………
五大与识大相辅相成…………………………
色身(五大)观修法…………………………
观地大是自性本体…………………………
观水大…………………………
观火大…………………………
观风大…………………………
观空大…………………………
意念(识大)观修法…………………………
观心意识法…………………………
觉菩提心…………………………
观成金刚心…………………………
观成金刚身…………………………
证无上菩提…………………………
现世亲证的四法身…………………………
自性法身…………………………
受用法身…………………………
变化法身…………………………
等流法身…………………………
现世亲证的五种智慧…………………………
法界体性智…………………………
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三品净土…………………………
简短的结论…………………………
代结论重塑当代僧尼的人天师表形象:一心二爱三种生活方式…………………………
附录1:师承书目…………………………
附录2:编写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汉传佛教概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