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y-level executive power and local social control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王春英著

分类号:

ISBN:978756146098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王春英编写的这本《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 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在掌握相当充足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以地方制度及其相应的历史情境变迁、县政府及其以下各级基层行政机构与地方势力的关系演变(即权力易位)等作为研究架构,并通过民国四川及西康省境内不同地域的县政运作个案详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使“微观”与“ 中观”到“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透过广泛的历史资料的洗练,为建构一个适于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基层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空间而发挥抛砖引玉作用。全文以民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过程为大背景,把县级政府及其以下各级行政组织的演变作为研究主线,按时间顺序分成专题,着重考察四川及西康两省县级政府、县以下区、乡(镇)、村社等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及其职能的充实、县政人员的甄选与训练、基层公务人员的配置及其待遇,以及各县乡镇保甲体系调整等地方行政,详细剖析国民政府县政整改之成败,同时探讨地方精英势力在民国后期的发展态势及其与地方行政权力的消长关系,进而透视民国时期地方权力结构的变迁历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是在历史唯物主主义指导下,对民国时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这一重要课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研究的成果,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和创新:(1)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大量研究文献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很好地确定了研究的起点,遵守了学术规范。(2)在发掘收集第一手的县政资料特别是县级档案资料上下了很大功夫,使书稿的立论建立在较为坚实的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3)在对学界既存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充分论证辨析,进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独立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国民政府通过县政整改基本上建立了以县政权为核心的权力结构,并控制县以下的基层政权,取代了传统的地方权力结构这一新见,对于地方社会权力架构课题研究的深入是有创获和启发的。(4)书稿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注意不同地方差异的比较研究,重视县以下基础社会的微观分析,采取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5)书稿的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资料丰富、论析确当、文笔流,是一项有较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填补了四川地方史相关领域空白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更深刻认识近代中国国情、省情,对于当今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和完善也不乏历史的借鉴意义。

目录

绪论
一、学术动态及研究趋势
(一)研究模式的创立
(二)地方精英阶层的研究现状
(三)地方行政权力结构的探讨
二、选题缘由与史料来源
(一)选题理由
(二)主要资料
三、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第一章 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初衷与背景
一、民国治下的“地方”及“地方政府”理念
(一)传统的“地方”概念
(二)民国时期“地方”理念的树立
二、地方改制目标及原则的确立
(一)地方建设目标
(二)实施原则的颁行
(三)考核制度的建立
三、县政改革背景
(一)“县政”涵义之衍变
(二)县政整改原因
(三)县政整改过程
第二章 防区行政下的四川“地方自治”
一、县级政权的改编
(一)改组机构基本承袭旧制
(二)地方政务的有限扩充
(三)县长任期短暂不定
(四)县政运作受到牵制
(五)政令推行的简略途径
二、地方建设的艰难推进
(一)市政整理
(二)整顿教育
(三)兴办实业
(四)发展文化事业
三、地方参与政治雏形
(一)地方自治区域的划定与撤并
(二)区长委派制与区公所的设立
(三)基层调解委员会的成立
(四)自治人员的短期培训
(五)袍哥团阀的发展势头
第三章 官僚化县政机构在川康地区的形成
一、裁局改科与县政府内部组织调整
(一)县政机构及行政经费的配置
(二)县政职员的文化特征
二、区署制的广泛推行
(一)区制沿革与发展特征
(二)区署职掌及辅政效用
(三)区署制度存废实验
三、保甲制度与乡村行政职权的强化
(一)四川“团练”与保甲制度的恢复
(二)保甲职权的扩展
(三)四川保甲的强化特征
四、四川基层行政机构的系统化
(一)县以下行政网络的形成
(二)地方行政势力崭露头角
(三)整顿社团与士绅势力的削弱
第四章 新县制与地方行政“一元化”
一、分层负责制度的推行
(一)县政府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
(二)县府分科及其职能的复杂化
(三)机构纷更与行政开支的增长
二、“三位一体”制与乡镇行政独立性
(一)乡镇行政机构的调整
(二)乡政保甲人员的甄审任用
(三)乡镇保甲职员的低微待遇
三、县政议事机关的设置
(一)县临时参议会及参议会的成立及其影响
(二)乡镇保民代表选举制的推行
(三)基层民意组织的行政化特征
第五章 基层管理与行政效率
一、县政人员训练事业的创办
(一)四川县政训练创办宗旨
(二)县政训练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县训方式及其作用
二、县政管理的“制度化”
(一)地方行政会议的多样性
(二)县政机关管理的复杂化
(三)县政人员甄审制度的推行
三、地方政务的实施成效
(一)民俗之“求速”革除
(二)烟毒查禁起伏跌宕
(三)政令的繁重与变形实施
四、地方行政弊端
(一)基层职员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二)地方官员更换频繁
(三)行政经费支绌牵制
(四)敷衍贪污弊政成风
第六章 地方社会控制中的权力较量
一、基层税课职能的“合理化”
(一)税种增辟及征派形式“合法化”
(二)税收增长与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三)征税矛盾尖锐化
二、地方教育阵地的争夺
(一)地方政权加大了教育投入
(二)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私立教育受到限制
(四)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渗入
三、精英阶层与行政“合作”关系的形成
(一)地方社会团体的行政化趋势
(二)贸易市场的权利角逐
(三)乡绅“告发”对基层官吏的制约
第七章 结语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ounty-level executive power and local social control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