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革中的沈·陶家族

副标题:无

作   者:(美)沈宁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6664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出于对周文王的崇拜,中国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家族说成是文王后代。事出于对周文王的崇拜,中国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家族说成是文王后代。事实上,文王有十五个儿子,武王和成王连年大兴分封,把自己众多家人族亲封于中原各地为公为侯,现代中国各地许多姓氏,很可能都源自于周王室血统。如果天下百姓,都是文王子孙,大家同源一宗,亲为兄弟姐妹,血浓于水,那才更好。但是中国人都能够公认自己是黄帝子孙,却并不能都公认自己是文王子孙。毕竟分封的公侯之中,还有许多非周王室血统者,如齐侯姜太公,不是周王室成员,至少姜姓一族不能说是文王后代。这就是家谱或族谱的重要之所在,记录各家族的血统源流。但愿三千年兵荒马乱,秦始皇焚书坑儒,“文革”浩劫,都没有能彻底毁灭天下百姓之家谱。据我自己的粗略调查统计,古今中外,现在尚存于世的中国各地沈氏家族谱记,至少有一百零八种,多出于江苏和浙江两地族人。其中浙江慈溪师桥沈氏家谱,也至少有六种。许多沈氏家谱,中国国内已经寻找不到,只存于海外,最多是在美国。想是前辈避战乱而迁美,其家谱族谱也幸而得以保存。我得到的这册《沈氏家谱》,重修于公元一九一七年,其时虽已民国初年,但延续三千年的制度和观念,仍然主导着国民的意识和行为,特别是读书世家的遗老遗少。我想当时重编这本《沈氏家谱》的前辈,所抱持的虔诚和认真,一定与开始记录沈氏家谱的先人完全相同,如实记录沈氏家族繁衍,不会搀杂任何意识形态方面因素,乃至编造历史,或夸大事实,或歌功颂德,所以这本家谱值得信任。这本家谱,首页标明师桥沈氏本支世系图,从第一世聃季开始,记至第九十世文雄自浙江慈溪迁嘉兴止,只记各代长子长孙,单线直系。页末特别加注:本图以挂线直系为准,每世旁支除与各迁徒分支有关系者,仍行著录外,概从删略。自公元前一O四六年武王伐纣成功,建立周朝,其十弟受封沈国,在我的这本《沈氏家谱》上,挂线不断,代代承传。之后三百年,经历十世,没有任何特别记载,可见天下太平,社会繁荣,沈子之国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事件,至少是国泰民安,没有特别大的祸事,也没有什么家人迁移他处发生,沈氏一族,始终聚集于沈子之国。西周平平安安过了二百七十六年,到公元前七百七十年,周平王迁都洛阳而东周始,情况发生变化,各地诸侯渐渐坐大,不再那么绝对尊重周王室,也就是进入后人所说的春秋时代。春秋时期,于周天子治下,诸侯国间,势均力敌,难分强弱高下,所以相互合纵联横,争盟也争霸,历经二百九十四年之久。其后的战国时期,与春秋之不同,在于诸侯逐渐分出强弱,弱肉强食,不断吞并,最后只余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自致力于富国强兵,谋求取代周天子,一统天下,也经过漫长的二百五十五年。春秋末年,约于公元前五。六年,周敬王在位。中原诸侯在召陵聚会,商讨结盟伐楚。在春秋时代,楚国一直是中原诸侯的死敌,其因并不在其版图之巨,楚国的地盘也是后来慢慢打出来的。楚国之不得诸侯人心,根深蒂固,是因为楚国从一受封开始,就公开跟周王室闹翻。其因源于齐国、晋国、鲁国、卫国等诸侯分封,都有周王所授的宝器,以示隆重,而封楚国侯君时,独独没有授宝器,所以楚侯认为自己被周王冷落,便口出狂言,不尊周室,后又大不恭自称为王,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这就犯了众怒,群起而攻之。可是跟楚国友好相邻的沈国侯没有按时到会,并且拒绝参加诸侯伐楚的联合行动。于是北方强大的晋国,以沈侯对诸侯不恭敬为由,大兴问罪,指使并支援与沈国为邻的蔡国昭侯,发兵进攻沈国。纵观春秋近三百年间,虽诸侯交战,征伐频繁,但各国每次兴兵,总还是要找一条理由,向交战国问罪,宣言于天下,才能名正言顺地出兵。从来没有过哪个侯君,莫名其妙,一句话不说,就发动十万大军,去打邻国的。如果真有人不宣而战,可就犯了众怒,诸侯都要联合起来,剿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昏君了。问罪开战之理由,当然大可如楚之冒犯周王,或沈之不从盟约,小可如一个公主之婚嫁,或一块宝玉之借还,欲置其罪,何患无词。这也给后世中国历代君王定下规矩,可以打仗,但须师出有名,先宣而后战。中华民族之文明,就连打战的规矩,也远比西洋之纳粹德国不宣而战偷袭东欧,或者东洋日本倭贼无缘无故进犯中国,要先进得多了。周武王的弟弟聃季载,排行第十,虽然在帮助周成王平定武庚三监的叛乱中立功,但毕竟年龄较兄长们幼小,南征北战的经验也较兄长和周朝开国功臣们少得多,所以征战争霸从来不是沈氏的血统。经过十余代子孙弃武从文的演变,想必沈氏子弟的体格,也慢慢地不再像古公宣父那样高大粗壮,思想意识上也慢慢地没有了周文王那般强烈地称王于天下的欲望。P20-22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言
沈氏家族之父
远古沈国的兴亡
沈姓之由来
对秦始皇说不
拒受汉光武帝封侯
可怜南宋小王朝
师桥沈族之源起
抗日避倭走他乡
沈族分支定居嘉兴
百代门风五世功名
晚清最后一个大儒
光绪年的学台大人
唐臣恩怨遗恨千年
大韩总统的救命恩人
妇女革命先驱
名门之后岁月艰难
大清帝国县太爷的苦日子
辛亥小兵做省长
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
一状告倒北京市长
北伐军中校做教授
满清进士热心民主
弄石之人心本温存
经师人师宗师
缺后半句的不幸
海归海不归
附录
我的寻根之旅:浙江嘉兴
我的寻根之旅:湖北黄冈
师桥沈氏本支世系图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后记
特别感谢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历史变革中的沈·陶家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